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老百姓吃不起醋,想吃酸的咋辦?

古代老百姓吃不起醋,想吃酸的咋辦?

醋一開始被發明的時候,可不是一般人能吃得起的,醋釀造需要大量的糧食,普通百姓溫飽都難得,哪有閑工夫和多餘的糧食去釀醋吃。

那時候醋可是奢侈品,是用來專門侍奉貴族飲食的。

周代就有專門負責釀醋的官員,稱作「醯[xī]人」。

春秋戰國時已出現專門釀醋作坊,但產量很低。

《論語》載:「或乞醯焉」,說的是有人向一個叫「微生高」的人討醋那普通百姓想吃酸怎麼辦?

答案是學遠古時候的人,用梅子等植物調味。

《尚書·說命》記載:「若作和羹,爾惟鹽梅」,釀醋也要看時間環境,四五月時候天氣濕度、濕度最適宜。

所以東漢《四民月會》記載:「四月四日可作酢,五月五日也可作酢。」

到了南北朝時期,醋的生產有了很大的發展,釀造工藝越來越進步,醋的產量也開始得到提高。雖然醋的生產有了很大發展,但醋仍然被人視為奢侈品。官員、名士之間食用的多。

直到唐宋之後,醋開始普遍使用,不再是有地位的人的專屬。

南宋《夢梁錄》中出現了現代人非常熟悉的那一句:

蓋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鹽醬醋茶。

PS:圖片來源於:unsplash

學國學網&ID:lexueguoxue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平台,關注我們,更多精彩知識早知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國學 的精彩文章:

《老殘遊記》:「清官」有時不如「貪官」
一個家庭的運勢福氣如何?關鍵在於這三點

TAG:學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