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奏摺請安不是爾想請,想請就能請

奏摺請安不是爾想請,想請就能請

近來,你們的四爺雍正和他的皇阿瑪康熙又火了。台灣網友整理了一批官員奏摺,有要送芒果的、有彙報天氣的、還有一門心思專註請安的。

假如以為這些奏摺都是垃圾奏摺、這些官員都是顢頇智障、皇帝都是在傲嬌賣萌,那實在是圖樣圖森破。那些權傾一時的封疆大吏,智商怎可能比幾個寫自媒體的還低?你看康熙拒絕了閩浙總督滿保要送上的芒果之後,一轉身就給他加了尚書銜位極人臣。

況且奏摺這種東西,唐宋元明都是沒有的。就算清朝剛剛入關坐定皇位,沿襲的也還是明朝的制度:有話要跟皇上交心?公事的話稱為題本,要蓋官印;私事的話稱為奏本,不用蓋印。不管題本奏本,統統先上交通政司,通政司再上交嚴嵩張居正們把持的內閣,內閣「票擬」(給皇帝提供初步建議)後皇帝過目,皇帝本人用紅筆「硃批」後下發實行。

到了康熙時有了密摺奏事制度,就是沒有中間商先過目,奏事者本人的書信直接由皇帝本人拆開。現存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最早奏摺是康熙三十二年蘇州織造李煦的奏摺,當時還只有少數親信像韋小寶韋爵爺這樣的紅人有專摺奏事權。所以不要以為你是芒果經銷商,就有資格寫信問皇上要不要嘗嘗。直到雍正上位之後,才把密摺奏事權下放到了參將等中下級官員。

奏摺分為請安折、奏事折、賀折和謝恩折。清代的請安折不僅是一種等級待遇的表現,還是皇帝駕馭臣下、臣下逢迎上級的主要社交媒體。有資格上請安折的不是全國各地的將軍、督撫,就是皇帝派出京城辦事的欽差大臣,或是皇帝外出之後留守京師的皇二代。再不然,就是像普陀山主持這樣的大人物。官員等級不夠,隨便上請安折是要挨批的。給皇帝請安不是你想請,想請就能請。

把握上交請安折的時間間隔,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間隔太短、示愛頻頻,皇上會不耐煩,甚至會批評你形式主義、按部就班;間距太長、如隔三秋,皇上會覺得你不夠忠君愛主,覺得你的心裡沒有他。

拿捏上請安折的時間分寸,最重要的是認清你自己的位置:你跟皇帝究竟有多深厚的交情?一般而言,深受皇帝倚重和寵幸的官員,請安頻繁一點也不會引起皇帝的反感,反而覺得你眷戀他親近他。比如杭州織造孫文成——就是反覆向雍正問好的這個,至少每隔一二個月就要上請安折,有時一月多達兩三次。

如果皇帝生了病,就更是需要用請安折密集轟炸的時候。皇帝不需要你是葯神,需要看到的是你一聽說領導生病就茶飯不思焦急不已的這種態度。康熙四十七年皇帝偶感不適,直隸巡撫趙弘燮在一個月時間內連發六篇請安折,直到皇帝硃批下去「朕已大安了」才感動落淚地收工。

請安折的快遞也有學問。這上請安折的制度本就是皇帝發明頒布的,但他又明令禁止不可使用國家公費快遞系統(驛遞),官員只能派遣親信心腹和家奴自費送到首都北京,理由當然是不能耗費國家資源,比如乾隆自己就語重心長地提醒官員「未知朕心以天下為重?」在可能的情況下,更是鼓勵多份請安折打包集體派送。後來終於隨著時代進步,可以發電報了,帝國的官員和駐外公使們就紛紛利用電報請安,表達對皇帝的即時關注。

請安折是清代規格最高的奏摺之一,裝幀十分精緻。尋常請安折面版同底版均用雲龍黃綾裱褙,折身表裡用黃粉箋,封套外用雲龍黃綾、內用黃粉箋。給太上皇和皇太后要寫「太上皇聖躬萬萬安」「皇太后萬萬安」,給皇帝就寫「皇上聖躬萬安」,給皇后寫「皇后金安」就夠了。雖然都是皇帝一家,但級別是一定要有所體現的。

許多請安折除了寫「恭請皇上聖安」之外,還附帶或講述自己的生活、工作狀況,或彙報當地雨水、糧價、民情,或奏報案件,或傳遞小道消息,或評論參劾他人,可謂包羅萬象——這也是皇帝特意要求的。請安折不僅是必不可免的官樣文章,更是皇帝的情報來源。雍正時代許多本來沒有資格請安的臣下都可以請安了,就是看重了這一點。

奴才們的請安折格式雖然千篇一律,但皇帝們的硃批回復卻基本不拘一格。雖然一般而言,只是簡單地回復「安」、「朕安」、「朕躬甚安」、「知道了」。但康熙和雍正都有寫長回復的習慣,康熙就給陝西肅州總兵路振生的請安折「無能躬親犬馬,一片愚衷莫可如何」句旁打上了一連串的叉叉,罵他你寫的什麼作文,連文理都不通。

雍正更是青出於藍言無不盡,他在位13年,光回復奏摺就寫了1000多萬字,相當於10套《平凡的世界》疊在一起。比如在他跟年羹堯的蜜月期,就情話綿綿不絕:

「西寧兵捷奏悉。壯業偉功,承賴聖祖在天之靈,自爾以下以至兵將,凡實心用命效力者,皆朕之恩人也。朕實在不知怎麼疼你,才能夠上對天地神明。爾用心愛我之處,朕皆都體會得到。我二人堪稱古往今來君臣遇合之榜樣,也足可令後世欽慕流涎矣!」

雍正的兒子乾隆就懶得多了,大多數時候只寫「朕安」了事,把節約下來的時間都用去荼毒珍貴書畫,比如在《富春山居圖》的空白處蓋滿了章寫滿了字。乾隆的孫子道光要保持母語傳統,喜歡用滿語批示,但也就一兩個字而已。

雖然帝國一把手日理萬機,越回復越敷衍,但請安折其實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它承載著重要的儀式感的作用:君臣上下高低尊卑。

對於君上而言,接受請安折是權力和身份的象徵,所謂的一折在手江山我有。比如慈禧搞辛酉政變上位之前,兵部侍郎勝保給她上請安折,就遭到了慈禧政敵肅順的強烈抗議。接個無關緊要的請安折事小,藉此名正言順地鞏固權力事大。

對於臣下而言,對皇帝的愛戴不能光放在心裡或嘴上說說,必須要能讓領導看見。而且也要混到一定的身份等級,才有上請安折的資格。請安折同時還是臣下的一種義務。比如欽差辦完事回京,按慣例應該馬上立即迅速遞上請安折,向皇帝彙報:奴才到家啦,接下來幹啥?

請安折是君臣溝通人際關係的重要工具。臣下表示對皇帝的衷心擁護和誓死捍衛,自然是亘古不變的主題;而皇帝或是出於真心想增進君臣關係、或是出於假意想利用籠絡人心,都免不了噓寒問暖呵護備至。不僅問候臣下本人,還會問候「你妹好不?」「你媽貴姓?」——也就是問候臣下的全家。臣下自然只能再一次表示對皇帝厚愛的感恩涕零,「跪捧卒讀,感痛失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請安折更是皇帝體察民情、監視群臣的輔助手段。不要覺得趙弘燮奏報下雨是陳芝麻爛穀子,不奏報是會讓皇帝不開心的。比如康熙就給浙江巡撫黃秉中的請安折批示道:「給你這個上摺子的特權,本來就是要讓寡人知道地方上什麼情況的,比如大米多少錢一斤、入室盜竊發案率這些大數據。總之關係民生的消息都不上報,你請個毛線的安。」

請安折還是外來統治者維護本族舊俗的重要方式。例如清朝規定駐防各地的滿洲軍隊,上奏的請安折一律以滿文書寫,而且鼓勵本人親自手寫、不要師爺捉刀。但乾隆以後,滿人的滿語水平就急劇下降。到了道光年間,廣州五千滿洲官兵沒一人能寫滿文請安折。

有鑒於此,皇帝特別提出要求:滿洲官員上請安折時應該自稱「奴才」,不要像公事奏摺一樣自稱「臣」。皇帝的意思很清楚:他需要的是親密無間的奴才,而不是吃著我的狗糧卻不過來蹭我的大臣——還好世上沒有特立獨行的狗。

在皇權體制下,一切大臣的終極目標都是能在皇帝本人面前跪得靠近些。皇帝規定請安折制度的出發點,絕不是為了讓後人把他視作親和可愛的表情包。透過請安折,如果只看到芒果、下雨、賣萌,看不到專權、人治、奴性,那頭腦就仍然還活在天朝上國的康雍乾盛世,跟如今的二十一世紀還隔著三百年距離。

參考:強光美、陳鵬《清代請安折初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資有營養 的精彩文章:

巴拿馬不出現,可能連人類都沒有
全世界都看到了:法國隊有多「黑」

TAG:談資有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