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二年級的孩子,晚上十一點了還在做作業?
可以先問問老師,布置作業的量是不是過大了?當然,個人認為這種可能性不大,那麼比較大的可能就是,小朋友的時間管理出了問題,當然,對於二年級的孩子,家長也應該幫助他一起來做好這件事情。
首先,家長要幫助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安排,特別是放學之後,吃零食、玩耍、休息、做作業這些事情,究竟應該各自佔多長時間?先做哪件事情,後做哪件事情?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由他來做出決定,並且由家長幫助監督執行。
另外,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家長不要不停地打斷他,比如說這個做的不對,那個做的不好,這樣很容易破壞孩子的注意力,而且會讓孩子對學習喪失興趣,效率自然也就低下了。
二年級的小朋友,專註力時間不會很長,所以家長可以每隔15分鐘,讓孩子休息5分鐘,勞逸結合,也有利於注意力的集中
當然,也有可能是孩子在學習中遇到了困難,出現了畏難情緒,自然會磨磨蹭蹭到深夜,家長此時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並且及時提供幫助。
孩子專註力不夠,導致上課不聽下課不會。
相對於以前的孩子,現在的孩子普遍專註力不夠。另外一個在現行的教育體制安排上也有一些問題,不適合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通常能夠連續保持二十分鐘的專註力就不錯了,好一點的能達到半小時,習慣沒養成的可能十分鐘就做不到。在這種情況下,老師上課他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課後自然不會做。一個班上幾十個孩子,老師也不可能時時刻刻去關注和提醒每一個孩子,那樣的話課不要上了。
懶惰思想作怪導致的拖延症。
有些孩子明明是會做的,心裡也是懂的,可是,當他看到作業的數量超過了他的預期,他就本能的有抵觸情緒,他不想做,寫一個半天落不了筆,一會兒望望呆,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要上廁所,都是他想逃避做作業的方法。
從小養成的嬌慣因素揮之不去。
碰到這樣的情況多了,我時常也會反思,為什麼以前我們讀書的時候沒有這樣的情況呢?從來沒有聽說過啊。是的,我們從小就被父母要求著去做各種事,那些事相對於寫作業來說要累很多苦很多,所以,寫作業在我看來非但不覺得苦,還是件樂事。至少我寫作業的時候爸媽不叫我去做事了。但是,現在的孩子不需要做別的事,他的寫作業是和玩來比較的。相對於玩而言,寫作業當然是一件比較痛苦的事。所以他從內心抵觸抗拒。
培養好習慣最為重要。
既然這樣,怎麼辦?就是要下狠心在最短的時間內培養他的良好習慣。針對自己孩子的情況,嘗試去改掉他的那些毛病,徹底解決寫作業慢的根源。因為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在這裡就不一一細述,聰明的父母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找到孩子的癥結。然後「對症下藥」。
PS: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圖片來源網路)


※胎兒沒入盆也會有假性宮縮現象嗎?要如何應對假性宮縮呢?
※胎兒比預期的偏大,會不會不好,會影響順產嗎?
TAG:易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