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棱刺究竟可怕在哪裡?挨上一刀基本沒救,解放軍一用就是40年

三棱刺究竟可怕在哪裡?挨上一刀基本沒救,解放軍一用就是40年

刺刀都今天都是步槍的固定配件,仍然發揮著作用。不過要提到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步槍刺刀,或是威力最大的步槍刺刀,非三棱刺莫屬。在戰場慘烈的白刃戰中,步槍上明晃晃的三棱刺刀成為了最可怕的存在。那麼,三棱刺到底厲害在哪?為何會成為白刃戰利器。

裝備三棱刺的俄國士兵

實際上,三棱形狀的軍刀在古代戰爭中就出現。但在近現代戰爭中,三棱刺卻被俄國軍隊發揚光大。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插上三棱刺的體型修長的莫辛納干步槍就成為了俄國士兵們的代表。俄國人之所以如此鍾愛這種刺刀,最大的原因就是三棱刺的穿透能力極強。在俄國的寒冬中,士兵們都身穿厚實的衣物,穿透力差的刺刀在威力上就會受到影響,而三棱刺不存在這個問題。

三棱刺刀成為了俄國軍隊歷史的象徵之一

而另一方面,裝備相對落後的俄國士兵也更為強調白刃戰的威力。一戰和二戰中,下面的場景反覆上演著:端著插上三棱刺的步槍的俄國兵,在雪地中蹣跚而行,身穿大衣棉衣,喘著粗氣。在哨聲中,俄軍隊列爆發出「烏拉」的吶喊聲,排山倒海般地湧向敵陣……

50年代的解放軍

其實,三棱刺刀的威力還不僅僅體現在穿透力上。因為其特殊的設計,在白刃戰中給敵人造成的創口特別大,而且難以癒合,要是在戰場上挨上一刀,那都不是喪失戰鬥力那麼簡單了,而是基本沒救了。完成突刺後,因為獨特的外形,容易拔刀再戰。另一方面,這種大威力步槍刺刀製造上卻十分方面,完全適應大規模戰爭。

70年代的解放軍

50年代初期,我國購入了大批俄制莫辛納甘1944年式步騎槍,後來仿製完畢後即為53式步槍。這些步槍成為開始正規化建設後解放軍第一種制式步槍。而俄制步槍配套的三棱刺也大規模出現在了解放軍的裝備訓練中。當時,在重裝備較為缺乏的情況下,解放軍作戰仍強調輕步兵作戰。而步兵作戰中尤其強調近戰,威力巨大的三棱刺自然受到了巨大歡迎。後來的56式半自動步槍和56式衝鋒槍(突擊步槍),三棱刺刀都成為了標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三棱刺刀成為了解放軍敢於刺刀見紅的英勇戰鬥力的最好見證,是一種精神的象徵。

長期的戰爭中,敢於和敵人刺刀見紅是我軍的英勇傳統

三棱刺在解放軍當中服役了40年。但到80年代末,這種大威力刺刀退出了解放軍的一線序列。這又是為何呢?實際上,這是軍事技術進步的必然結果,伴隨著裝備現代化和諸兵種協同能力的加強,解放軍完成了由輕步兵為主到合成化軍隊的轉變。

解放軍已經更換新式刺刀

而現代戰爭的一個特點就是強調火力,步兵之間白刃戰的可能性已經越來越低。而三棱刺雖然威力巨大,特別適合突刺,但性能極其單一:換而言之,屬於三棱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代步槍刺刀並不單純要求拼刺威力,而是要求多用途。換而言之,現代戰爭中的刺刀,其實更加傾向是一種工具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事家 的精彩文章:

什麼坦克如此厲害?50多發日本炮彈都沒能把它打穿 碾平60名日軍
70億造價的航母 剛剛完工7天就出現300條裂縫進水 發動機全部故障

TAG:軍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