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央行亮出互金監管底牌!看業內大腕如何解讀?

央行亮出互金監管底牌!看業內大腕如何解讀?

金評媒JPM

ID:JPMMedia

關注

P2P整治大限延長至2019年6月,監管強調「平台無風險退出」。

近日,央行會同相關部門,聯合召開了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下一階段部署動員會。會後,中國人民銀行官方發布消息:按照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總體安排,將再用1到2年時間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化解存量風險,消除風險隱患,同時初步建立適應互聯網金融特點的監管制度體系。

這是在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關鍵會議。會後公報也是「6.30」備案延期以來監管層首次發聲。央行亮出了監管底牌,這無疑給網貸投資者吃了一顆定心丸。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濤表示,動員會傳遞出專項整治將持續進行的信息,一定程度上有穩定市場情緒的作用。

01

密集「暴雷」或將延續

業內呼籲監管層出手

據麻袋研究院統計,6月份至今,近百家平台清盤或跑路。僅7月9日一天,就有將近10家平台出事。

在接受金評媒(ID:JPMMedia)採訪時,麻袋研究院王詩強認為,

這與監管部門要求互聯網金融平台2018年6月底違規存量業務必須化解至零有很大關係。類似於善林金融、唐小僧、銀票網等就是因為無法在六月底清零,實際控制人失去信心,只能選擇自首或者跑路。

而一些存量較大的平台跑路造成市場恐慌,使得各大平台投資人失去信心,紛紛贖回本金,這又導致一些比較脆弱的平台因為期限錯配導致投資人贖回沒有接盤對象,從而出現提現困難,引起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大量平台紛紛倒閉。

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認為:

網貸行業正處於內外交困的危機時刻,當前的網貸行業,天時地利人和盡失。實體經濟去槓桿導致資金面緊張、債務人違約風險增大;網貸備案不定時延期,缺少一批得到合規認證——即備案的大平台引領,行業發展失去主心骨和方向;內外交困下,P2P平台密集爆雷,輿論廣泛質疑,投資者聞P2P色變,上市平台市值大幅縮水。

在捷越聯合創始人王曉婷看來,最近互聯網金融行業密集「爆雷」,是嚴監管背景下的一種趨勢,並且在一段時間內,這種趨勢還會繼續。

不可否認,P2P網貸行業正在經歷「過山車」般的起伏。面對行業嚴峻形勢,7月初,業內人士包括媒體聯合發起呼籲,要求監管出手,提振行業與投資人信心。

「曾幾何時風光無限的互聯網金融,如今已經被妖魔化,而其中最活躍、市場參與度最高的P2P更是被污名化了。」信而富創始人&CEO王征宇表示:

希望監管部門,不僅有監管措施,還要幫助行業形成一個健康的風險釋放機制。這樣,一些從業者可以知難而退,一些平台也不需要文過飾非。

新華社也發文表示:

互聯網金融機構常以「高收益」吸引投資者,要想提升投資者「免疫力」,識破這些機構吹的「牛皮」,需要監管規範、行業自律、投資者教育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02

互金整治時間表明確

行業軟著陸看到曙光

危機時刻,監管層應該是聽到了業界呼籲,此次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動員會,某種意義上也算是央行對行業平台呼籲的回應。

會議信息特別是央行副行長潘功勝的講話內容公布後,在金融科技界特別是那些戰鬥在一線的互金平台高管中引起強烈反響。

潘功勝指出,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是中央確定的三大攻堅戰之首,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尤其是金融風險是當前及今後一段時間的首要工作任務。

王詩強認為,

這表明,本次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會議主要中心思想就是化解存量風險。也說明目前網貸行業風險依然很大,遠遠沒有達到備案要求。

潘功勝強調,再用1到2年時間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這是央行此次表態中最引人關注的一點。

採訪中,多位在一線實操的平台CEO都對金評媒(ID:JPMMedia)表示,互金整治時間表明確,讓行業軟著陸看到了曙光。

惠人貸CEO李晨認為,

央行對互金整治給到了具體時間,這說明國家對互金行業並沒有放棄,不僅反映了國家對於互聯網金融行業安全係數的重視,也從側面給金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紫馬財行CEO唐應慶認為,

監管層在這個時間點給出1-2年對互聯網金融的專項整治期,明確了時間表,給了行業剩餘公司充足的自我規範時間窗口以及良性退出空間。

可溯金融副總裁王倩男談到,央行明確提出用1-2年時間進一步推進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整治工作與建立良性退出機制,在可預見的未來,行業的發展必定是一個「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過程,實現軟著陸、良性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

03

清理存量不會手軟

無風險退出引熱議

會議明確要求,要穩妥有序加速存量違法違規機構和業務活動退出。這也是高層對今年以來問題平台不斷暴雷的行業現狀的明確態度。

6月份以來,網貸平台的退出多以惡性方式為主,多數出現提現困難,一波波「雷潮」讓參與者應接不暇,回不過神來。

李晨認為,

近期有一些平台暴雷或退市,在一定程度上對行業發展造成了極大的負面作用,這也使得"引導機構無風險退出"顯得尤為重要,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是一場馬拉松,不要想著一蹴而就。

薛洪言表示,

監管此次表態,間接表明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風險隱患依舊突出,當前整改期的一系列政策組合拳非但不會退出,未來還有可能進一步強化。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濤表示,

化解存量風險」意味著一部分平台更規範,一部分平台要合理退出而不是跑路。「下一步如何合理、合法地減少風險地退出至關重要。」但現有監管框架和各項規定中,還沒有退出的相關細則。「應通過刑事打擊,提高行業的違法違規成本。

截至2018年6月底,國內還在運營的P2P平台共2835家。今年上半年新增P2P平台36家,消亡721家。6月上海地區停業及問題平台數量位居榜首,共計21家,北京和廣東停業及問題平台各有10家。

特別是6月以來的這場行業雷暴,業內外多數人都沒有料到。一年多來的專項整治經驗表明,對於互聯網金融這樣的新生事物,以往的監管制度缺乏針對性,更缺乏有效的預警機制。

在未來的監管體系上,公告中兩次強調了要建立適應互聯網金融特點的監管體系,這表明監管方會更加深入的研究互聯網金融的特點,進行監管上的創新。

「互聯網金融手段和風險比較隱蔽,即便投資者報案較難取證,這就需要監測預警風險,通過技術手段發現互聯網金融風險點是一個趨勢。」尹振濤強調。

04

備案合規平台有望持牌

良幣驅逐劣幣有希望

央行發布有關信息後,接受金評媒(ID:JPMMedia)採訪的網貸平台負責人,均積極表示擁抱監管合規,"良幣驅逐劣幣",凈化經營環境,讓市場會提供給優質的P2P平台以更大的生存空間。

麥子金服有關負責人認為,

6月份互金行業發生了不少事情,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小組及時召開了下階段部署動員會,像是給當前的互金行業吃了一顆定心丸,讓更多的優秀的平台能夠堅持下去,從而達到去偽存真。

招財貓理財總經理魯宗麒表示,

招財貓將一如既往的支持互聯網金融合規備案工作,時刻關注最新動向並貫徹執行監管政策,踐行普惠金融理念,為促進行業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面對強勢監管,平台和專家學者也希望監管方在繼續加強管制的同時,儘早明確監管細則,盡最大可能保護好投資者的利益,縮短行業陣痛期,實現行業平穩過渡。

優投金服CEO許凱量認為,

這次會議後,今後網貸的管理思路可能是牌照制,地方差異終結,網貸監管將全國統一。這將更加有利於行業健康發展。未來,互聯網金融4大牌照將被第三方支付、網貸、徵信、互聯網小貸所包攬。

博金貸COO鄔磊也指出,目前監管主張是備案制,未來可能在行業風險出清後轉化為牌照制。

對於網貸平台以後發展方向,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與互聯網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楊東建議,P2P平台應繼續聚焦於合規整改、不良處置、科技賦能、轉型整改,經營業績穩住了,人心也就穩住了,在行業分化大潮中方可立於不敗之地。

他說,優勝劣汰是所有行業發展必然要遵循的規律,不能因為短時間內出現問題就一味地否認它。P2P行業能夠覆蓋銀行等金融機構無法提供資金支持的領域,也是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數字普惠金融的縮影。接下來要努力恢復行業信心,應該充分肯定P2P的價值,投資者要有理由去堅持市場自信,網貸行業也要有行業自信和制度自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雷潮來襲,千萬遠離這125家預警平台!
沒弄清這四個問題,勸你還是別理財了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