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宋江的招安之路,一條最明智的道路,還願一個被誤解的及時雨宋江

宋江的招安之路,一條最明智的道路,還願一個被誤解的及時雨宋江

如果梁山拒絕招安,頑固反抗會有怎樣?其實答案很簡單,如果堅持決絕招安的話,那麼下場只能是被剿滅,這一點毋庸置疑。

梁山被剿滅是肯定的,只不過是個時間而已。方臘的勢力範圍和手下人馬相對梁山來說,是梁山的數十倍,但最終不過一年的時間,就被童貫大軍一舉剿滅。當然我說的是正史記載,文學作品《水滸傳》中,描寫方臘是被宋江一夥剿滅的,正史上剿滅方臘者是童貫。如果按照真實的歷史來說,梁山確實有,宋江也確實有,但一百單八將卻是實實在在沒有的,史料記載梁山匪寇以宋江為首,下轄三十五個頭目,也就是梁山三十六友,手下人馬不過萬餘。這麼點人在大宋朝廷眼中,不過是群草寇流民罷了,打個縣衙州府還勉強湊合,你跟大宋正規軍碰碰試試,滅你宋江賊眾分分秒秒的事兒。

不說正史,單說文學作品中的梁山泊來說,宋江主張的招安路線無疑是最正確的一步棋。他在官衙擔任過職務,知道大宋朝的實力,更知道自己一夥的所作所為朝廷是絕對不會允許的,如今邊關吃緊,大軍要抵禦外夷,還沒有閑暇力量來討伐自己。再者自己一夥雖然有點名氣,但大宋朝廷並不放在眼中,如果繼續造次,朝廷必定派大軍前來討伐,到時候自己這片水窪之地,無論如何也抵擋不住。不要說什麼大敗高俅,那只是險勝,高俅本就不是個帶兵打仗的人物,失敗也在情理之中。但大宋朝能征慣戰的將領不在少數,真若惹得趙官家龍顏大怒,派遣有能之士率天兵一到,梁山水窪頃刻之間便可灰飛煙滅。

再說梁山上的眾位頭領,其實也是面和心不和,其中哪些有能力,武功高,威望高的大都是朝廷降將。這些人的初衷就是儘快受招安回歸朝廷懷抱之中,繼續擔任曾經的公務員職務,誰稀罕你梁山水窪之地,什麼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那都是底層憤青的願望,而這些人朝思暮想的就是宋江快些與朝廷穿針引線,讓自己快些回去。「哥哥」這一稱呼,只不過是一種慣稱罷了,你以為他們真想在山上做賊呢?

如果宋江的招安路線最終被打破的話,這些原朝廷降將絕對不會坐以待斃,到時候招安派和反招安派一場火併,不用朝廷討伐,自己先滅了元氣。其實反招安派也就那麼有限的幾個,例如阮氏三雄、武松、魯智深等,其餘的都是烏合之眾,要能耐沒多大能耐,要本事沒多大本事,不過都是些牆頭草罷了,大哥往哪邊走,自己就跟著往哪邊走,大哥讓幹啥就幹啥。當時這夥人上山的初衷就是為了抱大腿,如今大哥要招安,自己正好弄個小官兒噹噹。

宋江是個審時度勢之人,早已看清了梁山的未來,晁蓋一味的抵抗思想完全是錯誤的,招安才是最佳方案。梁山這些人馬,吃喝用度全部靠搶,糧食總有吃完的那一天,到時候還往哪兒去搶?曾經打下幾個莊子和高唐州等幾個地方,已經犯了朝廷忌諱,如果再去搶,那麼自己真就成了強盜成了反賊。梁山眾兄弟的私心他也能明白,早晚一場火併避免不了。若是帶眾兄弟歸降朝廷,建功立業、封妻蔭子,洗脫賊寇的名聲,落個保家衛國、忠君仁孝的忠臣之名,讓兄弟的子孫後代提起祖宗名號也臉上有光。縱觀這些,你還會覺得宋江的招安之路是錯誤的嗎?「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正是描述的那些保家衛國、戰士沙場的將士嗎?在山上永遠是賊,死了也是個死賊,下了山你就是忠臣良將,死了享受朝廷封號,子孫後代也感覺榮光,這一點也就明白人懂得,低素質的噴子們是不會理解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獅 的精彩文章:

古代巨人不是傳說,他們或許真的存在過
洪門水長流,青幫映日月!古代黑社會的起源與發展

TAG:大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