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術研究者,不可缺乏體育精神

學術研究者,不可缺乏體育精神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論語》

孔子強調的是內外兼修,身心和諧,身與心的發展不可偏廢。孔子所說的「質」,就是人本身的樸素本質,包括人的體格,而「文」就是一個人各方面積累起來的知識素養由內而外的表現。一個人如果質多文少,就好像野蠻人一樣,顯得粗鄙;反過來說,一個人如果文多質少,就顯得虛弱酸腐了。一個既有內在的文化修養又有健康的外在風貌的人,才是孔子心目中完美的君子。

歡呼(朱穎弢)

本插圖原畫為油畫《歡呼》,作者朱穎弢。該畫於2015年11月入選「2015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美術作品展覽」,後被江蘇省發展體育基金會收藏。

在日復一日的體育運動中養成的自律精神,對於在繁瑣的學術研究中保持高效的工作節奏,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學者要對案枯坐、集中心力,這需要的是求勝心、無懼失敗、專註力和對潛在競爭者的尊重等品質。那麼學者該如何保證對案枯坐時的心力呢?最簡單的做法是養足基礎體力,讓身體站在自己這邊,成為「友軍」。村上春樹在日復一日的寫作過程中,為了保持持久的寫作能力,三十年如一日地堅持每日跑步,跑步中產生的極其細微又稍縱即逝的想法都被他一一捕獲,毫不含糊地寫在了紙上。為此,他還寫了一本書—《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村上春樹,2015)。

完全人格,首在體育

一個人只有身心協調發展,方有更大的可能實現抱負,而這一切的基礎便是健康的身體。有些人認為,學者的工作無非是坐在書桌面前寫字、備課,大概跟體力活動沒有什麼關係,只要有那麼點敲擊電腦鍵盤的指力,不就綽綽有餘了嗎?實際上,學者要每天六七個小時枯坐在書桌面前,孑然一身面對電腦顯示屏,集中心力、搭建研究框架,這需要非同尋常的體力。李建斌教授給筆者分享他的學術團隊建設的經驗之一是,每周四雷打不動地組織羽毛球運動,希望學生胖的變瘦,瘦的變壯,從而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繁重的學術活動中。

孔子具有極佳的體力,他周遊列國時已經55歲,天天坐在木輪馬車上,一直顛簸到68歲才回家,若身體不好,恐怕早就無法承受了。無獨有偶,很多頗有成就的學術大家也是健身達人。體操運動員出身的沈樂群老師提及,剛工作時,打球時總會遇到一位年約六旬的教授,在一起打球,難免會有碰擦,有一日身手矯健的他將這位教授重重地碰倒在地,這時熟知他與這位教授的同事連忙走過來,向他解釋道:「這位教授是學校的校長,因年齡緣故,請你多承讓。」多年後,當筆者向沈樂群老師請教有哪些身心協調發展的榜樣時,他便首先提到了這位教授——曾任南京大學校長的蔣樹聲。

健康的身體主要通過體育獲得,但是體育卻不僅僅提供身體方面的鍛煉,還能提供心理方面的鍛煉。體育的核心是挑戰自我、超越自我。一個人在體育中,學會贏,也學會輸;學會領導,也學會被領導;學會發揚自我,也學會做團隊的一員;學會何時去奮爭,也學會何時去承認失敗。

完全人格,首在體育,知易行難。周而復始,堅持鍛煉的理由只有一個,但是不去鍛煉的理由卻有千萬個。筆者曾參加丁和根教授負責組織的一次大型學術會議,在多天煩瑣的會務和高強度的學術活動後,他依然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筆者事後方了解到,在丁和根教授心中,學術和體育的重要性各佔50%,這並非是指兩者在時間分配上的佔比,而是指兩者在個人發展中的戰略性意義。唯有如此,才能勝任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吧!

求勝

在體育鍛煉過程中,需獲得的最重要的精神之一是求勝。求勝的本質是將每一件事都要做到儘可能地完美。

體育精神要求人們具有堅忍不拔的進取精神和克服一切困難的英雄氣概。休斯敦火箭隊主帥魯迪·湯姆賈諾維奇率領球隊成功反敗為勝,淘汰太陽隊進入分區決賽,便體現了這種精神。隨後,他說道:永遠不要低估一顆爭奪冠軍的心。這就體現了體育精神的核心——求勝精神。在籃球運動中,正是因為這種精神,運動員方能以全面持久的日常訓練為基礎,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始終保持精力集中的狀態,也正是因為這種精神,運動員才更有集體榮譽感,才會堅決服從命令,才明白如何將有限的資源通過分配達到效率的最大化。

當遇見不可抗力時,一個人儘管擁有求勝心態,也可能達不到最初設定的目標,儘管如此,筆者認為還是要設定一個遠大的目標,萬一達不到,起碼還可以退一步。在做研究的過程中,學者可能會同時做多個研究選題,若關於這些研究選題的論文都打算在頂級期刊上發表,那麼自己的目標就是要做達到頂級期刊要求的研究。

學者生活中總會有預想不到的事情發生,比如,身體不好了,家裡發生變故等,這樣就會導致無法兼顧論文的研究品質,很可能論文最後會落到稍差些的期刊上去了。然而,若自己的目標一開始就設定在稍差些的期刊上,那麼論文最後會落到哪裡去呢?不可想像。恰如《易經》所云:「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 並且,論文投稿到頂級期刊上後,即便被拒稿,也可以獲得一些有價值的反饋意見,將論文修改後再投到稍差些的期刊上,也能提高論文的質量和被接受率。校讀書稿到此的唐謳教授點評道:「格局可以再大一些,學者應該先有一個生活目標,再確定一個學術事業目標。」

再退一步講,求勝心只是表現為不放棄。對行進在學術研究道路上的學者而言,智商也許很重要,勤奮也許也很重要,但是中途發覺自己「不合適」,退出學術界的更多。在這樣一個淘汰慘烈的環境里,不放棄的求勝心反而可能是最重要的品質。

無懼失敗

劉樂行同學曾觀看一部電影《一念無明》,該電影描繪了一位因頻繁遭受來自生活的失敗而患上抑鬱症患者的內心世界。觀影后,運動員出身的劉樂行同學說,看這部電影時,連爆米花都吃不下去,無法與影片中人物的情感產生共鳴。一些運動員會參加很多大型賽事,成功與失敗參半,也就習慣了失敗。況且,多數時候,獎牌只有三塊,而參賽人眾多,只有少數人會有成功的感受,而多數人只有失敗的經歷。

失敗不起的運動員,不僅會採取攻擊對手的行為,還有可能將現階段的失敗帶入到下一階段的競技運動中,將自己打倒。

失敗得起的運動員可以通過自我對抗,釋放失敗的負面情緒。譬如,剛剛經歷失敗的羽毛球運動員,對自己的競技狀態比較懊惱,他在球場通過摔拍子的方式釋放對自我的懊惱,從而保持高水平的競技狀態。不過,唐謳教授認為,這種摔拍子的行為並不好,一些優秀運動員在遭受失敗的時候依然舉止優雅,表面上是所謂的文質彬彬,實質上應該是對體育精神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吧!

學者若失敗得起,那也就無懼失敗;若無懼失敗,便會敢於創新,釋放自己的好奇心,嘗試一些新的研究選題。筆者對一些每科都拿第一名的傳統好學生,最放心不下。總拿第一的好學生,可能沒有放膽去做更重要、更有價值的事情,因為只有通過犯錯與創新,才有可能去做更重要、更有價值的事情。

在學術研究過程中,難免會遭遇各類失敗,學者可以通過適當地閑著,如看電影、閱讀小說、參加體育運動等,從而釋放失敗帶來的挫敗感。

能堅持

體育運動比較枯燥,如跑步,不過就是同樣動作的不斷重複,運動員常常會感受到肌肉的酸痛、呼吸的困難及身體的疲憊。但是,體育運動也不是什麼三天打魚兩天晒網、閑閑散散的事情,運動員是非常自律的,在日復一日且枯燥、單調的訓練過程中,不斷地觸及自己身體的極限並突破,漸漸地,就能夠於簡單的、重複的、煩瑣的日常中發現樂趣,感受自身的成長,自然而然地形成強大的自我控制能力。

葉勛壘同學曾經做過職業游泳運動員,他回憶了自己在體校訓練的一天:每天7點起床,8點下水訓練,一直到11點半;中午稍事休息後,要從下午2點一直訓練到下午6點左右,晚上修讀一些文化課程。這樣的生活方式,他堅持了多年,憑藉過硬的身體素質成為國家一級運動員,又憑藉過硬的文化課成績進入南京大學繼續深造。

身心協調發展的張峻棟博士分享道:「無論做什麼事情,每天堅持做一點,就會比前一天多積累一點,多進步一點,哪怕再小,成年累月也很可觀了。比如,每天閱讀文獻、非專業類書籍、媒體報告,或是運動鍛煉,就是一個人內外提升的過程,而非結果。拿健身減脂來說,我很反對動不動幾十天瘦身塑形之類的宣傳,乍一看很勵志,但一旦短期內看不到多大成果,人就會沮喪放棄。所以,我更願意把它培養成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一個漫長的、可以一點點享受進步的過程。」

葉勛壘同學和張峻棟博士能夠在體育訓練中堅持,持續改善自我身體素質,當他們將這樣的體育精神移植到學習領域時,也能夠實現自我激勵,不斷提高研究的質量。筆者未曾有過類似的專業體育訓練經歷,不過日常中盡量規律性地用打羽毛球的方式鍛煉,不過若要出去調研、參加學術會議,是沒有辦法打羽毛球的。筆者曾被稱讚身體素質強,能夠堅持鍛煉。其實,並非筆者的身體素質有多強,只是盡量堅持而已。源於內心的自我堅持,或許會對筆者的研究工作有所幫助吧!當筆者與尹淑婭教授談及這樣的體會時,令她回憶起攻讀博士學位的那段歲月,在研究遇到挑戰之時,是中國女排的拼搏精神鼓勵、陪伴著她。

在學術之路上遇到困難,是否總要堅持下去呢?唐謳教授言:「人們通常鼓勵堅持,然而,有時候放棄也是一種選擇,更需要智慧。」這讓筆者想到劉邦,被項羽打敗無數次,每次都選擇逃亡,謀求東山再起。反觀項羽,面對戰敗,他慘笑曰:「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最終項羽在烏江邊自刎身亡。

可專註

學術研究雖然不如看美劇、逛街等休閑娛樂活動有趣,但比起每天揮汗如雨的體育活動來說可能還是有趣一點的。不過,雖然有那麼一些趣味,倘若學者缺乏專註力,不懂得約束自己,也很容易隨波逐流,迷失自己。也就是說,缺乏專註力的學者可能無法在學術界長久生存下去,畢竟外界的各類誘惑太多。陳劍教授頗為感嘆地言及,學者本應堅守在清凈的書桌前,而要拒絕一些當下的及時享受與誘惑;然而,在漫漫的學術道路中,尋找全局最優解,知易行難,局部最優解卻能帶來當下的快樂,也就是說,即便一些學者知道全局最優解,也可能無法抗拒局部最優解的誘惑;那些在學術擂台上十幾年如一日堅守的學者必有一種專註力,方可守得住一方安靜的書桌。

在學術界的擂台上堅守30餘年的宋京生教授回憶起自己的早期學術生涯,與筆者分享到,在做飯和照顧年幼的孩子時,她都在思考著正在進行的研究選題。雖然從表面上看來一天的時間被分割成了學術型和非學術型的多個片段,但是從本質上而言,她在這一天內都是處在不間斷的思考過程中。依筆者理解,宋京生教授之所以能夠如此專註,或源於她對所研究選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

除了源於內心的強烈好奇心,還有何種外在方式能幫助學者提高自己的專註力呢?參加體育運動或可以培養專註力。張峻棟博士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過著一種簡單的生活:練好身體、做好研究和照顧好家人。他說自己在練習每一個運動動作時,都是心無旁騖地思考動作要領,力求做到持續改善;半小時專註地鍛煉比兩個小時心不在焉地鍛煉效果強很多,更不用提還可以省出時間做其他事。唯有專註力強的學者,才能理清楚研究生活中的細枝末節,讓其各安其位,穩當妥帖,串聯起井然有序又自在輕盈的學術人生。

尊敬對手

常言道:「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在賽場上,運動員是針鋒相對的競爭對手,但在賽場之下則是惺惺相惜的好朋友。在泳壇,傅園慧在參加完奧運會游泳比賽後,說道:鬼才知道我這幾個月經歷了什麼,訓練簡直生不如死!筆者想,只有她的競爭對手才真正知道她能做到現在這一步到底付出了多少。在羽毛球的賽場上,林丹與李宗偉既是惺惺相惜的對手,也是最懂彼此的朋友。

在競技性質的體育比賽中,有些運動員過於看重位次和名譽,甚至為此而不擇手段。不尊重他人行為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服用興奮劑。袁偉民在《袁偉民與體壇風雲》一書中披露(遠山,2009),2000年,悉尼奧運會開幕前1個月,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對各運動員進行葯檢,其中某田徑隊獲奧運參賽資格的7名運動員中,2人尿檢呈陽性、4人血檢超標,證實共6人服用了興奮劑或有強烈的服用禁藥嫌疑,遂即解除該隊伍奧運會參賽資格。

將尊敬對手的精神具象化,就是尊敬勞動成果的精神。2014年彭帥殺進大滿貫美國網球公開賽半決賽,當時彭帥因為傷病,在場上抽筋,淚流滿面,最終被輪椅推出場外。她的對手前世界第一的選手卡洛琳·沃茲尼亞奇具有豐富的參賽經驗,對於對手受傷的情況司空見慣,但在看到彭帥掩面哭泣時,她也哭了。

在學術界同樣如此,真正的學者對他人的遭遇能感同身受,對他人的成功也會發自內心地鼓掌。在電影《美麗心靈》中,主人公約翰·納什獲得諾貝爾獎之後,一群數學家在會議廳里紛紛向他獻上鋼筆,作為一種致敬的方式。這個場景雖然是電影導演虛構出來的,但也不失為一種向學術圈中同行的研究成果表達尊敬和認同的方式。

在學術界,筆者經常能看到一些學術不端行為,以及借鑒了他人文章卻並未將其列入參考文獻等一系列不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行為。葛冬冬教授看著修課學生交來的課程大作業,不由地嘆息,按照他當年在斯坦福大學讀書時老師的教導,若引用他人文獻中六個連續單詞就要進行文獻標註的要求看,那麼這些課程大作業多數都可以被判為抄襲之作了。

在體育運動領域,運動員希望每天訓練所付出的汗水都有圓滿的收穫,但是不可能所有運動員都在國際性賽事中斬獲獎牌。如同在學術研究領域一樣,在頂級學術期刊發表自己的研究文章,是對自己曾經付出的最大褒獎,但是頂級學術期刊的發表空間有限,並非學者的每一項研究成果都能夠被發表。若不是為了功名利祿,而是真正地熱愛研究項目,那麼學者在學術研究的過程中,會尊敬同樣熱愛這個項目的同行。

真正的體育精神是通過運動加深對學術的理解和熱愛。現實中,有些學者會喜歡體育運動,有些學者可能還不知道自己喜歡體育運動。若學者能夠主動開發自身的體育運動精神,那麼在一項項艱苦的、清凈的、孤獨的學術工作中,會將一個個階段的小目標當作自己可以擊敗的對手,從而竭盡全力、不受外部環境干擾地去實現它。

本文摘編自李娟《學術的階梯:師生相處之道與學術研究入門》一書,有刪改。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學術的階梯:師生相處之道與學術研究入門

李娟 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8.2

ISBN 978-7-03-055928-9

責任編輯:朱麗娜 高麗麗

《學術的階梯:師生相處之道與學術研究入門》以誠樸的筆觸勾勒出學者創造研究成果的漫長艱辛卻又沉迷其中自得其樂的過程。本書適合管理學、社會學等領域的在讀學生、高校教學科研人員,以及對相關問題感興趣且善於思考的人士閱讀。

(本期編輯:王芳)

一起閱讀科學!

科學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專業品質 學術價值

原創好讀 科學品味

更多好素材,期待您的來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確認過眼神,我是最懂你的機器人

TAG:科學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