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文讀懂 | 西日本地區此次為何受暴雨重創,外媒列五大原因

一文讀懂 | 西日本地區此次為何受暴雨重創,外媒列五大原因

原標題:一文讀懂 | 西日本地區此次為何受暴雨重創,外媒列五大原因



【環球網綜合報道】由於地震、海嘯與颱風等自然災害發生頻繁,日本平常就會為天災做好準備,但這次西日本暴雨卻災情慘重,目前已經有至少148人死亡,並且死亡和失蹤人數可能會繼續上升。

據台灣「聯合新聞網」7月9日報道,為何此次西日本暴雨災情會如此慘重,法新社總結了以下五大原因。



颱風季


這次大雨主要是颱風的滯留鋒面所造成。日本平均每年受到6個颱風侵襲,儘管有水壩、堤防等防洪措施,但這次雨勢前所未見。截至8日為止,118個觀測站測得的72小時雨量創下紀錄,雨勢太急太大,固有的防洪設施難以應對。

多樣化地質


日本約有70%土地由山脈和丘陵組成,房屋經常建在陡峭山坡上,或山坡下方的平原上。一旦發生洪水或泥石流,這些房屋很容易受災。日本政府正在推行長期計劃,鼓勵容易受災地區的居民搬遷,地質脆弱地帶禁止建立新建築,但該計劃仍在進行,許多人仍身陷危險。



木造房屋


日本許多房屋均用木材建造,尤其在鄉間,傳統木造房屋很受歡迎。這類房屋的木造地基較有彈性,是防震的理想選擇,但遇上洪水或泥石流的巨大壓力就無法承受。

疏散命令無強制力


日本政府在雨勢最嚴重時,向大約500萬人發出疏散命令,但這些命令只是建議而無強制力,許多民眾因而忽視這些命令。日本災害管理專家廣瀨弘忠說:「人類有一種所謂的正常化偏見,這意味著人們試圖不撤離,忽視負面信息。這些不願意撤離的人遇上突發的泥石流和洪水,難以立即做出應對。」另外,日本將發布疏散命令的部分許可權,交給沒有災害管理經驗的地方官員,也是一大問題。


氣候變遷

科學家曾警告,全球變暖可能造成暴雨等災難性極端氣候發生頻率增加。許多日本災區居民說,這次的雨勢他們畢生從未見過。這顯示過去多年來對氣候和天災的經驗,可能已不再適用。(實習編輯:馬娜 審核:譚利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的親密政治盟友:我想殺了它們
200具美軍遺骸到底還沒還?「大嘴」特朗普的話令盟友很為難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