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美:不是取長補短,而是揚長避短

美:不是取長補短,而是揚長避短

7月12日,不見不散!

圖 | 網路

編輯 | lulu

印安說

斷臂維拉斯給人的啟示是:殘缺美,既是生命的本質,也是生活的實相。做任何事情,如果過於追求完美,煩惱就隨之而生了。

印竹說

美是一種反木桶理論,決定一件作品或一種器物美不美的核心是由它最長那塊板決定的,所以美永遠不是取長補短,而是揚長避短!

01

如是我說

微言語錄

追求美、彰顯美,絕不能取長補短,而是要揚長避短。只要我們將所有的生命都集中於對真善美的打造,那麼短處自然就沒有空間生髮和彰顯了。且聽印竹、印安如是我說~

長按掃碼,聽語音~

用心細品,看文字~

大家好,我是萃辰天心書院印竹老師。今天的《如是我說》,印安老師是這樣說的:「斷臂維拉斯給人的啟示是:殘缺美,既是生命的本質,也是生活的實相。做任何事情,如果過於追求完美,煩惱就隨之而生了。」我接著說:「美是一種反木桶理論,決定一件作品或一種器物美不美的核心是由它最長那塊板決定的,所以美永遠不是取長補短,而是揚長避短!

人人都追求美。我們都知道木桶理論,木桶理論是說決定一個木桶能盛多少水,是由最短的那塊板決定的,而對美的追求恰恰是反木桶理論,因為決定美的永遠是最長的那塊板。因為人生都是不圓滿的,如果我們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去彌補最短的那塊板時,我們就會變的隨大溜,就會缺少彰顯自己獨特美的機會。美之所以為美,是因為它獨一無二,只有我們能將自己的優勢、長處盡量的彰顯,這才是彌補短處最好的辦法。

所以,追求美、彰顯美,絕不能取長補短,而是要揚長避短。在我們揚長避短的過程中,因為我們的關注力都在我們的優勢、長項,都在我們的美處——這美處,即是善處,即是真處。只要我們將所有的生命都集中於對真善美的打造,那麼短處自然就沒有空間生髮和彰顯了。這是我們追求美、對待美的秘密,也是我們去除煩惱的秘密。

萃辰天心書院,願國學智慧走進千家萬戶……

02

經典誦讀

《曾國藩家書》

凡敬畏別人、不對人妄加評論的,都是恭謹謙和的人;凡譏笑評論他人短處的,都是驕傲的人。聽雷磊老師經典誦讀《曾國藩家書》,不背後議論他人~

長按掃碼,聽語音~

用心細品,看文字~

大家好!歡迎來到萃辰天心書院365家庭共修之經典誦讀欄目,我是雷磊老師。今天我們接著學習《曾國藩家書》。我們先將今天的內容誦讀一遍:

凡畏人,不敢妄議論者,謙謹者也;

凡好譏評人短者,驕傲者也。

今天《曾國藩家書》說的是凡敬畏別人、不對人妄加評論的,都是恭謹謙和的人;凡譏笑評論他人短處的,都是驕傲的人。

曾國藩十分擔心自己家裡的子侄因宦官子弟而養成驕傲懶惰的習氣。信中曾這樣表述:「天地間惟謙謹是載福之道。驕則滿,滿則傾矣。凡動口動筆,厭人之俗,嫌人之鄙,議人之短,發人之覆,皆驕也。無論所指未必果當,即使一一切當,已為天道所不許。吾家子弟,滿腔驕傲之氣,開口便道人短長,笑人鄙陋,均非好氣象。賢弟欲戒子弟之驕,先須將自己好議人短,好發人覆之習氣。痛改一番,然後令後輩事事警改。」

由此可見,曾國藩認為:討厭人家太俗氣,嫌棄人家鄙惡,議論人家的短處,指斥人家失敗,是驕傲。不是所指所議的未必正當,就是正當切中要害,也為天道所不許可。言外之意,不是說你議論人家的事對與不對,即使對也不允許。

最後曾國藩還不忘告誡弟弟:你要想讓下一代去除驕傲,先要把自己喜歡議論別人的短處,譏諷別人的失敗的毛病痛加改正,然後才可叫子弟們事事處處警惕改正。

後來又在信中說:「弟言家中子弟,無不謙者,此卻未然。余觀弟近日心中即甚驕傲。凡畏人不敢妄議論者,謹慎者也;凡好譏評人短者,驕傲者也。諺云:「富家子弟多驕,貴家子弟多傲。」非必錦衣玉食,動手打人,而後謂之驕傲也;但使志得意滿,毫無畏忌,開口議人短長,即是極驕傲耳。余正月初四日信中言戒驕字,以不輕非笑人為第一義,戒惰字,以不晏起為第一義,望弟弟常猛省,並戒子弟也。」

信中直接指出弟弟待人的態度,在營中沒有多長時間卻對同仁品頭論足,以及在家裡沒給子侄做出好榜樣的問題。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按照曾國藩的標準驕惰二字也會有所表現,即使背後不搬弄是非,議論人總還會有吧;雖然自己不高雅,討厭別人的俗氣總還是有吧。我們也應該時刻警醒自己,不要居高自傲。其實高也是自以為是,在別人面前總要謙卑一些才受人尊敬。

最後,讓我們再誦讀一遍,回顧一下今天所學:

凡畏人,不敢妄議論者,謙謹者也;

凡好譏評人短者,驕傲者也。

今天的經典誦讀就到這裡,萃辰天心書院,讓國學智慧走入千家萬戶,我們明天見!

03

詩歌賞讀

《寓意》

相思是人所共有的一種泛著淡淡憂愁,卻美好的情緒。詩人妙筆生花,描寫得是那麼唯美。聽雷磊老師詩歌賞讀北宋大詞人晏殊的《寓意》,感受詩人深沉的相思之苦。

長按掃碼,聽語音~

用心細品,看文字~

大家好!歡迎來到萃辰天心書院365家庭共修之詩歌賞讀欄目,我是雷磊老師。

相思是人所共有的一種泛著淡淡憂愁,卻美好的情緒。詩人妙筆生花,描寫得是那麼唯美。今天我們要賞讀的是北宋大詞人晏殊的《寓意》。首先,讓我們一起來誦讀這首詩:

油壁香車不再逢,峽雲無跡任西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幾日寂寥傷酒後,一番蕭瑟禁煙中。

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

我再也見不到你所乘坐的油壁香車,沒想到,我們是這麼無緣,像那巫峽的彩雲倏忽飄散,我在西,你向東。你是否記得,盛開著梨花的小院里,似水的月光照著我們相逢;柳絮飛揚的池塘邊,我們曾相偎著,在微風裡傾吐著情衷。唉,往事如煙,我喝著酒打發走一天又一天,是那麼的傷懷寂寞;眼前凄涼的寒食節,怎不令我加倍地思念你的芳蹤。我的心,你知道么?想寄封信兒告訴你,這層層的山,道道的水,又怎能到得了你的手中?

油壁香車不再逢,峽雲無跡任西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幾日寂寥傷酒後,一番蕭瑟禁煙中。

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

這是一首情詩。詩人與情人由於某種原因被迫分離,留下了無窮無盡的相思。面對寒食春景,他思緒起伏,寫了這首勾心攝魄的感懷詩。

晏殊,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晏殊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子晏幾道,被稱為「大晏」和「小晏」,又與歐陽修並稱「晏歐」;亦工詩善文。

此詩首聯飄忽傳神。一開始出現的便是兩個瞬息變幻的恃寫鏡頭:「油壁香車」賓士而來,又驟然消逝;一片彩雲剛剛出現而又倏忽散去。寫的都是物像,卻半隱半露,寄寓了一段愛情周折,揭示主旨。車是這樣的精美,則車中人的雍容妍麗,可以想見。然而這樣一位美人卻如巫山之雲,來去無蹤,重逢難再,怎不令作者悵惘。「映雲」暗用楚襄王和巫山神女夢中相會的美麗傳說,渲染濃密的愛情氣氛。但「雲雨巫山枉斷腸」,畢竟是一場虛妄。前句寫人間,寫現實;後句寫天上,寫夢幻。首聯寫得興象玲瓏,清新流麗。

頷聯景中有情。「梨花院落」、「柳絮池塘」,描寫了一個華麗精緻的庭院。「此自然有富貴氣。」反映出詩人的高貴身份。「溶溶月」、「淡淡風」,是詩人著意渲染的自然景象。這兩句互文見義:院子里、池塘邊,梨花和柳絮都沐浴在如水的月光之中。陣陣微風吹來,梨花搖曳,柳條輕拂,飛絮縈迴,是一個意境清幽、情致纏綿的境界。大概是詩人相思入骨,一腔幽怨無處抒寫,又適值春暮,感時傷別,借景寄情;或是詩人觸景生情,面對春宵花月,情思悠悠,過去一段幽情再現。這裡展現的似乎是實景,又彷彿是一個幻覺、詩人以神取景,神余象外。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頸聯「幾日寂寥傷酒後,一番蕭索禁煙中」,寫眼前苦況,欲遣不能。多少日子以來只憑杯酒解悶,由於飲得過醉,形容憔悴,心境凄涼。「傷酒」兩字,詩人頹唐、沮喪的形象可見。眼前又是寒食禁煙之際,更添蕭索之感。

末聯宕開一筆,由設問自答作結,深化了主題。詩人似乎想從悱惻的感傷中掙脫出來,探索寄書的途徑,去尋覓失去了的愛情。但問得深切,答得無情。「水遠山長處處同」一句,乃斬釘截鐵之語,如瓶落井,一去不回。原來擺在詩人面前的不是一般險阻,而是永遠沖不破的障礙。這兩句看似尋常平直,卻是全詩中決絕語,最為沉痛哀怨。「知何處」,一切尚在不解之中,使人感到悵惘;「處處同」則已無疑可置,只有絕望之情。這種情緒在首聯已暗暗流露,然後曲折道出,由結句點破,情長怨深。「處處同」三字弦外有音,尋繹其意,乃人事阻隔,才處處有礙,無路可通。此聯「妙在能使人思」。

此詩通篇運用含蓄手法,「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怨別」乃全詩主旨。字面上不著一「怨」字,怨在語言最深處。「不再逢」、「任西東」,怨也;「溶溶月」、「淡淡風」,怨也;「寂寥」、「蕭瑟」、「水遠山長」,無一不怨。「處處同」則是怨的高潮。章節之間起承轉合,首尾呼應也都以「怨」貫串,此其一。其二,含蓄又通過比擬手法表現出來。「油壁香車」、「峽雲無跡」、「水遠山長」,托物寓意,言近旨遙,「婉轉附物,怊悵情切」。其三,寫景寄興,「梨花」、「柳絮」二句出之以景語,卻滲透、融匯了詩人的主觀情緒,蘊藉傳神。

晏殊這首詩一名《無題》,在風格上學李商隱的無題詩,運用含蓄的手法,表現自己傷別的哀思。詩在表現上,則將思想藏在詩的深處,通過景語來表達,然後在景語中注入強烈的主觀色彩,這樣,詩便顯得幽迷怨曠。與李商隱詩風不同的是,晏殊這首詩清而不麗,也沒有堆砌典故,所以呈現出一派淡雅與疏宕。

最後讓我們再誦讀一遍,感受詩人深沉的相思之苦:

油壁香車不再逢,峽雲無跡任西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幾日寂寥傷酒後,一番蕭瑟禁煙中。

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

今天的詩歌賞讀就到這裡,萃辰天心書院,讓國學智慧走入千家萬戶,我們明天見!

講 師 簡 介

天 心 365

一個家庭的文化,

是家庭的基石,

是家庭溝通的重要媒介,

是家庭和樂美滿的關鍵因素。

國學是中國人的智慧結晶,

學習聖賢經典,

增長智慧能量。

和家人一起快樂的親近國學,

進而促進每一個家庭的幸福提升。

這就是我們做《天心365》的初衷,

讓國學智慧走近千家萬戶。

書 院 地 址

武漢總院

武漢市江岸區解放大道1153號解放公園內

海南分院

海口市美蘭區和平大道66-58號

重慶分院

重慶市涪陵區興華西路40號

上海分院

浦東新區楊高中路2108號天物空間541室喜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萃辰天心書院 的精彩文章:

詩詞聯賦?七絕雅韻
嫉妒別人的時候,正是你提升生命維度的時候

TAG:萃辰天心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