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廣東話知多少

廣東話知多少

廣東話知多少

廣東各地的粵語方言和土語,你說的是哪種?

廣東話知多少

廣東語言地圖

廣東話知多少

★廣州方言

中國南方地區的重要方言之一。廣義的廣州方言又稱「廣府話」、「白話」,屬粵方言廣府片,是粵語的代表方言,通行於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粵中,粵西及粵北部分地區,以及廣西東南部。狹義的廣州方言指廣州話,專指廣州市區通行的粵語。廣州方言由古代漢語演變而來,它的形成與發展經歷了一個長期的過程。

1949年前的廣州話用詞比較古雅,受北方話的影響也較少。但在最近的數十年,在「推廣普通話」運動的影響下,近20年來廣州人的北方話水平在大大提高的同時,許多地道的廣州話詞語在日常使用中消失。例如今天的廣州人已經很少像20年前那樣,用「金魚黃」來形容「橙色」;黃犬、塘尾、蠄蟧、田雞這些動物是什麼已經無人知曉;甚至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廣州話廣播詞也生硬地用粵語來讀出北方話的詞語,例如會使用:「站」而非「企」;電視上也通常說「逛街」,而非「行街」。

在受粵語普通話化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如「落班」、「落課」等粵語與北方話的混合詞,但這並不是生硬的照搬普通話的發音。因為粵語本身就有官話發音和白話發音兩套系統。官話發音用於讀文章。因此,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廣播,並不是生硬的,照搬普通話的發音,而是廣東話的官話讀法。如果不按照官話讀法的話,聽眾聽了會感覺非常怪,而且不正式。

廣州人在交談中也常常出現外來語,如「巴士」、「的士」、「摩托」,說「拜拜」多過「再見」。受到香港粵語的影響,年輕人也會常混合簡單英文,如「得啦」說成「OK」。

廣州話特點:廣州方言一方面繼承、保留了古漢語的特點,另一方面也吸收了一些南方非漢語的成分,與普通話和其他方言有較大的差異,具有自己特有的語音特點。

廣東話知多少

★港澳粵語

粵語於香港與澳門的官方、媒體以及社會廣泛使用,語音為廣州音,部分專有名稱的辭彙則與廣州方言有一定差別,但不影響雙方溝通,在生活上也不易察覺。澳門粵語長期受香港粵語影響,因此完全一致,外來語更多使用英文外來語,而葡文外來語並不多見。香港於1997年前仍有相當人數稱之為廣州話、白話;1997年後基本以粵語、廣東話作為香港粵語的正式名稱。

廣東話知多少

香港新界的本地粵語以莞寶片圍頭話為主。

1949年前的香港,由於粵、客混居,所以香港方言帶有很濃的粵客混雜的口音(即香港客家話和香港廣府話在音調和辭彙相互影響)。

1949年後,香港口音呈現多種粵語口音並存的情況,即有上述廣東粵語口音交雜使用的情況,如「事」讀「樹」、「處」讀「恕」。

1980年代,香港口音開始出現大量懶音,當中以鼻音消失 (即n/l不分) 及w拗音的消失最為顯著。

不過,1980年代之前的大眾媒體依然儘力避免在電台電視節目上出現懶音,直到今天,部分香港文語言學家亦對懶音屢加抨擊,並提出粵語正音運動,但懶音似乎已經為香港粵語的特色,在大多數大眾媒體、歌手表演中,懶音更屢屢出現在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一輩口中。但總體上,香港方言與廣州方言仍然非常接近。

英語在香港比較普及,加上從前香港通常比內地較先接觸外來的新事物,過去不諳英語的低下階層會用廣州話拼讀日常的英語辭彙,所以香港粵語的英語外來詞十分普遍。例如:「地盤管工」叫「科文」(foreman)、「煞車」叫「逼力」(brake)、「軸承」叫「啤令」(bearing)、「草莓」叫「士多啤梨」(strawberry)等等。不少老人家仍把「郵票」稱作「士擔」(stamp)、「保險」叫「燕梳」(insurance)等。另外,香港人對男老師及男警察稱作「阿Sir」、女老師稱作「Miss」。這些地道的用語可能會使外地粵語使用者不知所云。

有種觀點認為,以現在香港流行的「懶音」作為香港標準粵語與廣州話之區別標準較為合理。以有無使用「英文之廣州話拼讀」來區分香港標準粵語與廣州話,如廣州叫「地盤管工」,香港叫「科文」,而佛山譯成「課文」,就會存在一個佛山標準粵語。這種劃分方法從語言的角度上看是不成立的,因其發音完全相同,且用詞並不排斥。其實早於香港開埠之前,廣州已經有使用外來語,現今之外來語未必全是香港所創。

由於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大量香港人移民到海外,使海外的粵語亦受到香港方言的影響,亦確立世界上出現標準粵語,取音與語法標準亦仍為廣州話。在日常用語及新聞中亦出現諸如「勁爆」(急速地超越)、「碌卡」(刷卡)等港式用語。此外,在粵港(中港)兩地的生活用語上,也時常存在用詞的差別。

廣東話知多少

★南番順方言

因為今天的廣州、番禺及南海無論從地理還是歷史上看來都聯結得非常緊密——廣州、番禺、南海三個地名在歷史上甚至代表的都是同一個地方,所以今天廣州、番禺和南海的方言比較接近,但順德有不少字的發音跟其他地方不同,單是佛山市地區下面也有很多不同的方言,如石灣話、九江話、西樵話,主要是一些語音和用語的不同。順德話(大良音)與廣州話聲調上的差異主要是粵語第四聲的不同,順德話的第四聲調值是32(廣州話的是21),較廣州話為高。

聲母與廣州話基本一致。韻母上與廣州話不同的地方比較零散:如「事」,順德話[sü6],廣州話[si6];「咸」順德話[hem4],廣州話[ham4](註:這兩個第四聲音調實際上也不同)。但近年隨著大眾傳媒的發展,順德話有向廣州話靠攏的趨勢,尤其韻母上更是如此,如「事」發成廣州話的[si6],「咸」發成[ham4](聲調仍為順德話的第四聲)。(以下資料出處:作者在本地出生和生活超過50年,所述均為生活經驗)其實,順德話的使用地區也超出順德地域,最典型的順德話以順德大良鎮為代表,順德境內的各個城鎮均有一定的區別,其中,倫教鎮以南地區至容桂鎮一帶語調語境與大良話差不多,北滘鎮以北地域語調稍低。中山小欖,東鳳,南頭,黃埔,三角,民眾等鎮所操口音與順德話區別不大,番禺大部分地區的口音也與順德話差不多。順德北滘與番禺鍾村所操口音一模一樣。順德龍江與佛山禪城區祖廟街,石灣、欄石、南海平洲的口音也非常相似。另外,珠三角一帶的水上人家所操疍家話語調語音也同順德話相似。中山的「鹹水歌」,順德的「喊四句」和「龍舟小調"均用順德口音演唱。歷史上,順德出過不少粵劇名伶。

廣東話知多少

★香山方言

石岐話主要流行於廣東中山市城區石岐以南地區,與廣州話相近,但又不盡相同。對一些事物的名稱或一般用語的叫法與廣州話相比有其獨特的一面。中山石岐人完全懂得聽和講廣州話,但廣州人或香港人不完全聽得懂石岐話。

廣東話知多少

★東莞方言

東莞方言分布在廣東省東莞市。東莞話以莞城話為代表。莞城話與廣州話口音差別很大。未受過訓練的廣州人不經過適應比較難以聽懂莞城話;反之很少接觸廣州話的莞城老人也很跟廣州人溝通也存在一定的困難。

廣東話知多少

廣東話知多少

★羅廣粵語

羅廣粵語,分布於羅定、封開、德慶、肇慶、鬱南、廣寧、懷集、陽山、連山等縣市。

肇慶市主要流行粵方言。粵方言,又稱廣州方言、廣府話(俗稱白話),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廣府片,分布端州區、鼎湖區、高要市;

第二部分是羅廣片,分布四會市、廣寧縣、德慶縣、封開縣、懷集縣和肇慶高新區。

全市總人口90%以上使用粵方言,但各地又有地方色彩,在語意、辭彙等方面存在差異,如懷集縣就有「上坊話」與「下坊話」之分。

廣東話知多少

★四邑方言

指新會、恩平、開平、台山等地的方言,當中以台山話為代表。珠海有一半人講四邑方言(特別是斗門一帶),而其他地區則使用香山片粵語,但兩者現時已慢慢融合,是四邑方言中最接近廣州方言的一種,但四邑方言是粵語系統中跟廣州方言差異最大的方言之一。

基本內容

四邑話,即華語粵方言四邑片。傳統上以新會話為代表;近代以來由於新寧話(即台山話)向國際上嘅影響力,新寧話逐漸成為四邑話嘅代表。四邑話通行於廣東省江門市、台山市、開平市、恩平市、鶴山市、中山市古鎮鎮、珠海市斗門區等地。可分為新會話、新寧話、開平話和恩平話。

新會話:以會城音為代表。通行於廣東省江門市、鶴山市東部、中山市古鎮鎮、珠海市斗門區等地。

新寧話:以寧城(即今台城)音為代表。通行於廣東省台山市和開平市三埠鎮新昌、荻海等地,可分為北片同南片。北片以舌尖中邊擦清輔音為主要標誌以區分於南片。

開平話:傳統上以開城(即今蒼城)音為代表;近代以來由於縣城遷往赤坎,開平話逐漸以赤坎音為代表;後來縣城又遷往長沙,該時又流行以長沙話作為開平話嘅代表。通行於廣東省開平市絕大部分地區和鶴山市西部。以舌尖中邊擦清輔音、入聲變調加舌面前半開母音為主要標誌。

恩平話:以恩城音為代表。通行於廣東省恩平市廣大地區。

廣東話知多少

★高陽粵語

主要分布於粵西的陽江、茂名、湛江及其所管轄的部分縣市,以高州話為代表。另,粵西地區各縣市之間的民眾交流一般用帶當地口音的廣州話。此外,粵西地區還通行客家話(涯話)及閩語(雷州話、電白黎話、海話等)。

廣東話知多少

★吳化粵語

吳川話吳川話分布於廣東省吳川市、湛江市。

吳化粵語是粵方言最小的一個次方言,這個次方言地處偏遠的粵西地區,在南北朝時期就其本定型。一千多年來,中心城市方言已經發生了多次劇變,吳化粵語卻保留了上古漢語的很多語音辭彙材料。其次,此地又是古百越民族原居之地和中古以來漢民移居之所,吳化粵語中夾雜了多種民族語言和多種漢語方言的成分,因此吳化粵語很有歷史研究和多語言共存研究的價值。

廣東話知多少

以上九種類型,你說的又是哪種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