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玉劍飾的演變

玉劍飾的演變

從現有的考古出土資料來看,玉、劍結合物早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出現了。

西周始見的玉劍飾,只有玉劍柄。

春秋戰國晚期,玉劍首、玉劍格、玉璏(音zhì)、玉珌(音bì)四樣俱全的玉具劍逐漸形成;

至漢代達到極盛,魏晉南北朝逐漸衰落,唐宋時期的墓葬中幾乎沒有出土記錄;

但在明清時期,由於好古之風盛行,古玩商們為了牟取暴利,仿製了一大批偽品,有的製作之精,幾乎亂真,不過在製作工藝紋飾琢磨等方面,仍有不少破綻。

劍的構造

春秋戰國玉劍具

1、劍首

湖南長沙 秦時期

形狀圓而薄,似小璧而無「好」。

與漢相比,較小亦薄,有紋飾的一面較大且外緣外撇內略凹,邊棱鋒利,裡面正中有圓圈一道,深且生硬,垂直工整,正面紋飾分內外,多渦紋,陰刻線條,細小而工整,細視有緊密的毛道,外緣有蠶紋和勾雲紋兩種,蠶紋為多。

戰國 清宮舊藏 外徑5.3cm 厚0.7cm

此劍首玉質青白色,呈薄片狀,中心有圓孔,一面花紋較複雜,環孔有一周6瓣柿蒂紋,其外又有兩周陰線勾雲紋。

另一面以雙陰線分為內外兩區,內區素而無紋,有3個隧孔,外區飾「丁」形勾雲紋。玉劍首中以圓形劍首最為常見,但像這種兩面飾花紋的作品並不多見。

2、劍格

玉質劍格數量較少,多為銅質。

其特點為較窄,邊棱鋒利,地子平,光澤強,凡寬者大都皆是後人仿製而作佩件者,多元、明之作。(後仿特點:其穿孔處一般皆在市寸一分五左右,還沒有見到孔有二分之大者)

戰國時代劍格中空,由劍莖套入扁圓的洞約市寸之分強。因此認為近於三角的劍格多是元明時代仿製而作的裝佩戴飾品,絕非戰國、漢代之物。

玉獸面紋劍格 戰國 清宮舊藏 高2.2cm 寬5.5cm 厚1.7cm

劍格為新疆和田玉質,青白色,截面為菱形,兩端薄,中間厚,兩面均飾獸面紋。獸面為粗眉、凸眼,鼻以下不明顯,獸面兩側飾勾雲紋。作品中部有通孔,用以置劍柄。全器邊棱鋒利,光亮度強。

3、劍璏

湖南長沙 秦

形狀一般較小皆在二市寸以內,越過此尺寸者實不多見,長方孔較高於漢代。孔底面也較薄。

整體皆有弧度,但不大,兩端勾度很小,長方形孔是以鑽形工具開成,拉磨的痕迹很明顯。紋飾多是勾雲紋和獸面紋。玉質以白中微黃,和近於青色者為多。

4、玉珌

在玉具劍的四件飾品中,玉珌出現較晚,目前所知最早的一件出自戰國中山國王墓,器型簡單光素無紋

湖北荊州 秦

上寬下窄,常見有大小兩種。多見以小尺寸者居多。其制是短、寬、薄,兩側鋒利;大者較長,仍是通身及兩側以較薄,為其時代特徵。

下部正中有一圓孔,還有一種圓孔兩側另有兩個斜穿小孔,但這種小孔有原鑽的和後鑽的。後鑽的其用意無非是備繫繩以佩戴。紋飾以勾雲紋為主。

特點:稜角方硬,勾雲中細視其時有獸面紋狀。戰國、兩漢皆有無紋飾的素。

漢代玉劍具

1、劍首

廣州南越王 西漢

多為圓餅形,背面多光素或陰刻裝飾紋,並有穿孔和溝槽。正面則突破了戰國時僅有的幾何形圖紋,而常以高浮雕的蟠螭紋取勝。

因用鐵盛行,鐵劍比銅劍大,則劍首比戰國的略大一些,玉具劍的劍首亦比戰國時的大;通身稜角較柔圓,正面外緣邊弧度很小,背面的圓圈寬而淺,不是戰國時那樣垂直,亦缺乏鋒利之感。

在圓圈內時有二個斜穿孔,此是後人為了佩戴而作,且有將正中凸起的渦紋全部去掉,只留外緣的蠶紋或勾雲紋,更易於佩戴,而改變為璧;劍首兩面的面積,有大有小,凡一面有紋飾之小璧者,為後人改制。

紋飾仍以蠶紋和勾雲紋為主,其形制卧蠶紋較大,亦較稀,且稍遜於戰國時代之鋒利。陰刻線條有毛口,並有跳刀之痕迹。跳刀並不是在此種器物上之新發現,而是這一時期的時代之特性。

2、劍格

廣州南越王 西漢

漢代的玉劍格,裝飾趣味極其濃重。為了構圖的需要,在劍格中部逐漸凸起一脊如鼻樑,俯視如菱形狀,這可能是為了突出常用的獸面紋裝飾的立體效果。

中間穿孔有長方、橢圓、菱形狀等。還有的劍格造型,上端中部琢一缺口,下端中間略微出尖。

在裝飾方面,手法亦多種多樣,有的一面飾獸面紋,一面飾捲雲紋,有的一面浮雕一螭,另一面飾幾何紋,有的兩面均飾相同的紋飾,或整體光素無紋等。

漢代劍格:形狀與戰國基本相同,一般總是比戰國的體積大,劍格中部也較厚,此時的玉質以白色為多,稜角圓滑,紋飾以勾雲紋為多,純素者亦有之。扁圓洞孔佔全部面積的三分之一強。

3.劍璏

廣州南越王 西漢

玉璏是裝飾在劍鞘一側並與革帶發生關係的一件器物。造型一般為長條形,與戰國基本相同,但在器體上逐漸加寬增長,裝飾手法也日益豐富多彩。

不但在平面上常琢滿各類規整細緻的谷紋、雲紋、蒲紋等幾何形圖案,而且還在的一端裝飾一象形獸面紋,甚至在整個平面上,陰刻、浮雕或透雕一隻或兩隻生動活潑的蟠螭紋。

漢代玉璏:面積逐漸加大,上面較平,長方孔上下的厚度,呈下略薄,上而微寬,有的快接近於相等。兩端的勾度較大,面上邊沿有起邊和陰刻線條兩種。

兩種中以起邊者為多。長方孔仍是以鑽形工具開成,有明顯的拉絲痕迹存在。兩邊均寬於底邊,東漢的方框就長了。

4、劍珌

廣州南越王 西漢

在漢代的玉劍飾中,玉的琢制最為精彩,不僅造型變化無常,而且裝飾紋樣生動優美。

漢代的玉珌:形狀比戰國時代一般常見的都較大一些,亦有長短兩種形式,器身略厚於戰國,但失去稜角生硬之感,上頂有平形和弧形兩種,以弧形居多。紋飾仍以勾雲紋為主。

雲頭角有方有圓。前期雲角方,後期始漸圓。且越晚的其稜角和紋飾更失去硬鋒利之感,此時亦有素出現,還有少數凸雕螭蟠出廓者。

總體觀之,玉珌的造型,俯視兩端均呈橄欖形,在與劍鞘末接觸的一端多有穿孔;有的只有一個圓穿;有的並列在一條直線上有三個小孔,中間一孔略大,而且垂直,兩側的小孔斜透使之三孔相通。

玉珌正視呈梯形,中腰略收,面上飾有形式不同的圖案花紋,早期多為獸面紋和捲雲紋,漢中晚期還經常採用浮雕和透雕蟠螭及龍和鳳鳥等精巧的裝飾手法和製作工藝。有的玉珌還根據玉料或構圖設計的需要,使玉呈現出不規則的長方形、梯形等狀,隨物而琢,更富有變化。

通過對漢代玉劍飾的觀察梳理,我們不難發現,漢代所見的玉劍飾,大多以裝飾高浮雕的蟠螭紋為主要特色。雖然這些螭紋有時也出現在玉璧及其他玉器上,但是,玉劍飾上的螭紋更加生動活潑。

註:本文圖片均來自館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懂點收藏 的精彩文章:

2018嘉德拍賣,什麼椅子拍出2700萬?
這些古玉超乎想像的美!

TAG:懂點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