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偉大的發明,換親

一個偉大的發明,換親

哪裡有陰影,哪裡就有光

今天突然想到一個既近又遠的名詞,換親。

當然如果你比我年輕或者沒我老或許沒有聽說過,然而這是一段確確存在的歷史。這是我們先輩在生活的無奈過程中作出的無奈而又智慧的選擇。

知道排列組合吧,粗俗的講一個蘿蔔一個坑。假若有三戶人家,人家1、人家2、人家3。每戶人家都有成年男女到了婚配年齡,可是由於種種原因,找不到合適對象(常常是男娃找不到,怎麼感覺男士一直才是弱勢群體有木有)。

父母整天輾轉反側,夜不能寐,在延續香火思想更盛的年代可是熬煞人也!每每老哥幾個推杯換盞酒過三巡不免感嘆。忽然席間一老者一拍大腿,說道:「張三家李四家不也各有一雙兒女沒有著落么?加上咱王五家的,正好這樣咱家的閨女給張三兒子,張三閨女給李四兒子,李四閨女給咱老王家做媳婦,這不結了?!」

「唉,對啊,還是大哥高明,我怎麼沒想到呢!行,就這麼辦了!"

這樣一個婚姻界的世界貿易、偉大發明」換親「就這麼誕生了。

據我所知,現在這種狀況應該極其稀少了,可是在三十幾年前還比較普遍。

不過現在比較常見的是什麼呢?自然是父母及親朋對子女婚姻的態度問題,這個問題用尖銳來形容也不為過。從每到節假日都會呈現許多的」租男友「」租女友「業務,並且生意還異常火爆可以看出。

那麼問題的根源在哪裡呢?方方面面,如經濟、工作、文化等等,歸根結底還是思想以及對生活的態度問題。父母期望子女早點結婚的內心深處常常是這樣的:一是真正無私的關懷,不包含自我目的,他們認為結婚之後就有個伴兒了,可以共同面對生活,然後有了子女,老有所依;二些許有點傳統孔孟等什麼續香火思想的存留;三可能還有點生活中的比較思想,誰誰年紀和你一樣,孩子都這麼高了;四或者是一種本能.......

誠然,中國家庭等道德觀念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因為這種親情關係,從內心深處可以約束一個人的行為,對社會穩定起到重大的作用,可以說是一種粗蠻思想統治細膩無聲地延續。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固化親情的作用,但至少有個體和集體的矛盾。

而現在,我們應該尋求更好的解決辦法。我們都應該既憧憬未來又享受當下;既要為集體做些什麼,又可坦蕩蕩的說我有自私的一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繁花語物 的精彩文章:

TAG:繁花語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