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台媒:美軍艦來台海從不敢越過"中線" 島內抱大腿想法又落空

台媒:美軍艦來台海從不敢越過"中線" 島內抱大腿想法又落空

原標題:台媒:美軍艦來台海從不敢越過"中線" 島內抱大腿想法又落空



2016年,美軍本福德號驅逐艦訪問青島

美國兩艘伯克級驅逐艦7月7日與8日穿越台海,吹動陸美台三方一池春水。中國台灣地區《中國時報》報道稱,此次美艦穿越台海兵力選擇可謂精心設置,既向大陸表明「我來了」,又試圖避免過度刺激大陸。大陸軍事專家提醒,未來美國海軍有可能增加穿越台灣海峽的頻率和兵力。


美國海軍「本福德」號及「馬斯廷」號日前穿越台海,是自2017年7月以來美軍艦艇首次穿越台海。從島內的反應,以及大陸的態度來看,陸美台三方似乎都不願刻意渲染此事。


此次執行穿越台海任務的2艘軍艦,都隸屬美國第7艦隊。軍事專家強調,美軍在派遣艦艇穿越台海時並非毫無顧慮,2艘驅逐艦的選擇,是深思熟慮的結果,這樣兵力不多,既可以表達出「我來了,我敢來」,又試圖避免過度刺激大陸。


從目前美國政策來看,未來一段時間美軍可能增加艦艇穿越台海頻率和單次穿越的兵力,解放軍需要嚴密監控。解放軍或可以考慮以此為契機改變海峽現狀,當美艦在「海峽中線」以東(台灣島一側)航行時,派艦越過中線進行伴隨航行。

軍事專家宋忠平直言,在未來穿越台海行動中,不能完全排除美國派出航母和兩棲攻擊艦的可能性;美軍如果後續再派出軍艦通行台海,不管是什麼類型的艦艇,都是一種挑釁行為。「伯克」級驅逐艦本身續航能力和戰鬥力都比較強,尤其是防空和反導能力較強。但「伯克」級對一些小國會造成影響,對解放軍而言,卻不具備還手能力。


宋忠平還警告,按照美國最新的國防授權法案很有可能會增強到台海巡航的力度。此外,美國也有可能會加強和島內的軍事交流,甚至會讓美國軍艦進駐包括高雄在內的軍事基地。



1996年,美軍獨立號航空母艦駛向台海


此外,有學者指出,中國當前首要目標是在貿易摩擦背景下,保證經濟增長和金融穩定。除非美國或台灣地區做出重大挑釁行動,中國不會主動在台海問題上發力。該學者表示,過去幾年,中國的快速發展和過多展示戰略雄心,引起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猜忌,這也是中國外部形勢緊張的原因之一。因此,中國有必要適當降低調門、收縮戰線。

需要指出的是,台灣海峽「中線」歷史淵源和現實狀況隨著台海兩岸實力對比轉變也發生了很大變化,而美國海軍歷來奉行「擺姿態、不動真格」的策略。


在20世紀70年代之前,美軍承諾所謂「協防」台灣島,但數十年間所有艦機活動,基本上都在海峽的東半部。只有少數例外,如1958年金門炮戰期間,美國緊急向台灣提供重型榴彈抱,由美軍的船塢登陸艦運送,但只在解放軍火力打擊範圍之外行使,打擊範圍內改由島內的登陸艇來運送。


所謂的「台海中線」概念,最早是規範美軍的活動。在20世紀90年代前,由於解放軍海空軍實力弱於台灣,因此台灣戰機頻頻越線,活動範圍經常遍及整個台海。隨著解放軍現代化建設取得進展,海空軍第三代武器大量服役,在1996年和1999年兩次危機事件後,兩岸形成默契,除了島內飛往金門馬祖航班之外,彼此活動不超過海峽中線。


自此,海峽西部空域,正式成為島內的禁區。

7月9日,針對美軍艦艇穿越台灣海峽,中國外交部表示,中方密切關注並全程掌握美國軍艦過航台灣海峽的情況,已經就此向美方表達了關切。必須指出,台灣問題事關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和最敏感的問題。我們敦促美方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慎重妥善處理涉台問題,以免損害中美關係和台海和平穩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評天下 的精彩文章:

重演利比亞模式?中國在委內瑞拉投入巨資,美國卻考慮動手!

TAG:易評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