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第十期「當代藝術學與美學論壇」綜述

第十期「當代藝術學與美學論壇」綜述

2018年6月28日,中國藝術研究院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所在院第五會議室舉辦了第十期「當代藝術學與美學論壇」。論壇議題為「人性論與文人藝術的三種呈現方式」,由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余開亮教授主講,北京師範大學哲學院劉成紀教授擔任評議人,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人類學研究所李修建研究員和科研管理處副處長楊明剛副研究員為對話者,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石中琪副研究員擔任主持。北京師範大學哲學院副教授朱會暉、《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編輯部何峰、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所長孫偉科、《藝術時空》編輯部趙倩、《藝術評論》編輯部雍文昴、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副所長魯太光及研究生院的部分同學參加了本期論壇。

主講人余開亮從人性論角度對中國古典文人藝術與生命體驗之間的內在關聯進行了探討,辨析各種藝術呈現方式背後不同的生命體驗類型。文人藝術以精神自娛為旨趣,從這一事實出發,余教授認為,首先,對自我生命價值的展現與追求是文人藝術的核心精神;其次,中國古代人性論包括三種類型:性善論、自然心性論、氣性論,它們作為對生命存在狀態的認識決定了各自的外在顯現方式。以此為基點,余教授從性善論到藝術的「大我」之境、從自然心性論到藝術的「無我」之境、從氣性論到藝術的「有我」之境,深入剖析了文人生命體驗與藝術呈現方式之間的關係,並在這種詩與哲學之間的、藝道合一的傳統美學精神中探索中國藝術理論的發展路徑。

評議人劉成紀對這一理論架構表示讚賞,他指出,受王國維影響,學界往往多強調藝術的「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余教授通過「大我」之境把儒家道德自然主義的藝術思想補充進來,無疑是對中國美學史研究的一個貢獻。但心性論強調以心傳心式的傳達,較難訴諸知識的對象,與現代知識體系有不兼容的一面,這是建構中國藝術理論體系時要著力解決的一個問題。借用張法教授提出的「美的虛體」概念,劉成紀教授強調,中國美學或藝術表達中有很多用現代邏輯和知識難以把握的內容,它們與心性論一樣佔據著傳統藝術和美學思想的主導地位,是其主幹,只是這些理論並不構成中國美學和藝術理論歷史的全部。同理,「文人藝術」這一概念也有其特定的歷史和空間指向,此處用「文人性藝術」可能更為準確。劉成紀還提出,對儒學而言,只以宋明理學重塑的思想特性逆向式地對歷史進行重塑,就容易帶來對儒家美學思想的狹隘化,例如對孔子詩論中認識論的忽視,對早期國家政治美學的貶抑等,這一點也值得我們注意。

李修建認為,藝術研究中存在著不同的進路,一種是形而上的哲學的思辨方式,另一種是從藝術史研究出發的實證性的、文獻的研究。余開亮通過哲學思辨在藝術理論中建立了很多的對話關係,這種高度概況的、凝練的,對於注重實證的經驗性研究是一種非常好的補益。同時他認為,儒家的這種超越道德評判的、上升到整體性的宇宙生命體驗的「大我」,與原始道家的虛靜、坐忘、天地氤氳、元氣浩蕩等之間似乎也有相通之處。通過分析思想史中存在的四重境界,李修建指出,真正的「大我」之境是超越「有我」和「無我」之境的,理解中國美學、中國藝術應該有更縱深的視角。

楊明剛認為,在貌似鬆散的、缺乏體系化的中華藝術理論中有一種貫穿性內容,那就是對主體精神的表現,余教授以「有我」、「無我」、「大我」三種藝術呈現方式呼應人性論,對自己所開展的「古典文藝理論中的中華美學精神」這一課題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他同時討論了中國哲學思想與傳統藝術之間的互動關係,提出在藝術自身中也有尋求自我突破或對影響自身的思想進行消解的可能。

朱會暉認為,「有我」之境突出的是個人的生命力與性情,「越名教任自然」要求回歸到世界天地本人,與「大我」之境也有相通之處。博士研究生陳志偉認為,中國藝術精神強調「小我」通過不斷的修為實現「大我」,但「有我」、「無我」最終匯通到「有我」,「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也是一種心性和感情表達的「有我」。張新科從主客二分的角度區分了「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有我」之境是有我有物;「無我」之境則有主客融合的無我有物、主客分離的無我有物以及主客分離的無我無物三種類型。

對上述的觀點與問題,余開亮指出,理解中國美學並不能以心性論來籠蓋所有,但哲學中的心性論概念已相對清晰,它是進入中國藝術與美學理論的重要路徑。余開亮對「文人藝術」與「文人性藝術」之區別表示贊同,並指出此處的「文人藝術」並不只指向在南宗意義上的文人繪畫,而是側重詩歌、書法、繪畫等注入個人生命體驗的、在精神層面傾向文人化的藝術。對於三種境界的關係,他認為三者既彼此聯通,又互有區別,關聯處在於對人性天道的理解,區別在於道禪的境界是宇宙生命體驗的,儒家則是有道德意識貫徹的。

針對楊明剛提出的應該如何從哲學的視角思考當代的藝術原理寫作,如何形成通行的理論範式等問題,在場學者展開了熱烈討論。余開亮首先強調,歷史研究不同於藝術原理研究;過去,藝術原理集中在藝術本質、分類、藝術與宗教等基礎理論的分析歸納,而今天的藝術哲學更加註重通過概念的辨析來回應藝術的本質等問題,難點在於如何將藝術原理的研究與傳統藝術理論、當代藝術思維等結合在一起。孫偉科指出,中國哲學及美學思想博大精深,極為豐富,問題是如何統籌。通過例舉周汝昌、毛澤東及馬克思等思想中的人性論與藝術之關係,他認為不同理論系統對藝術的理解會有差異,要從多個側面進入,才能做到對藝術更趨完整的把握。魯太光強調,應加強對藝術哲學問題產生的歷史、政治、社會等方面的研究。劉成紀指出,美學與藝術理論的研究不能離開哲學,要以「哲學的深度、史料的硬度、精神的高度」為藝術史研究補上哲學維度,讓藝術進入哲學,從哲學解釋藝術,在藝術與哲學的交互地帶尋找藝術的精神性問題。此外,多位學者都提到了宗白華對意境問題的梳理和研究,認為其明了細緻兼具有知識系統的完整性,是中國藝術原理研究的經典範本之一。

從中國美學的當代架構出發,劉成紀還提出,受近代西學東漸的影響形成的學科範式有其合理性,當前的中國藝術和美學體系建構,並不能全盤丟棄西方的知識體系或藝術觀念。客觀地看,未來或需要在中西的知識體系之間進行一定程度的妥協,在積累了一定的西方理論之後向中國問題回歸,確保中國藝術理論的主導性地位。主持人石中琪則強調,受西方美學思想影響而形成自身理論體系的王國維強調的,恰恰是不必執著於學術的中西新舊之別,重要的是思考具有永恆的、普遍性價值的問題,余開亮所提出的論題引發深入思考和廣泛爭議,正說明此問題不僅非常重要,而且有很大的探討與研究空間。最後,石中琪指出,正如陳寅恪在《贈蔣秉南序》開篇所稱明清嬗蛻之際魏丘諸子之事迹一般,「當代藝術學與美學論壇」聚合諸學者探討學術、求索真知,十分難得,期待以後能就此問題繼續交流。

作者單位:中國藝術研究院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所

原標題:人性論與文人藝術的三種呈現方式 ——第十期「當代藝術學與美學論壇」綜述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劉星 排版編輯:黃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第六屆中韓公共外交研究論壇在吉林大學舉辦
羅堃:漢語標題特點的再認識——遠距單向、韻律親和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