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國又用這招「坑」烏克蘭?出售「標槍」被曝不適合實戰

美國又用這招「坑」烏克蘭?出售「標槍」被曝不適合實戰

原標題:美國又用這招「坑」烏克蘭?出售「標槍」被曝不適合實戰


  參考消息網7月11日報道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近日烏克蘭媒體刊登了該國「光線」設計局局長的一份信件,信中稱,美國出售烏克蘭的「標槍」反坦克導彈「使用期」已過,在演示射擊中導彈未能啟動,如果在實戰中使用該武器系統的話可能會危及烏克蘭軍人安全。


俄羅斯專家猜測提供這些有著「明顯缺陷」的「標槍」導彈是美國故意為之,目的就是降低這些武器流入黑市甚至落入恐怖分子手中的風險。


2017年12月,美國公布向烏克蘭開放殺傷性武器出口的決定,從2018年3月開始,價值4700萬美元的「標槍」反坦克導彈陸續抵達烏克蘭。這筆交易引發俄羅斯的強烈不滿,曾被媒體解讀為「踩過了俄羅斯的紅線」。

圖為美國「標槍」反坦克導彈發射瞬間


但是後續美國媒體披露的消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俄羅斯的焦慮,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稱,美國為烏克蘭「標槍」反坦克導彈的部署和使用設定了極其「苛刻的限制」,這些武器被要求配備給遠離前線的烏克蘭政府軍,並且為烏軍提供培訓的美軍還會定期對這些裝備進行核查清點。媒體解讀稱,美國是不希望這些極具殺傷力的武器落入敵人之手。


美國在喬治亞就曾吃過「豬隊友」的虧。俄格戰爭中,大批的美國援助武器落入俄羅斯之手,還有很多流入黑市。美國《華爾街日報》曾披露,得益於喬治亞的軍火黑市,亞美尼亞得以為其一支特種部隊裝備「美械」(全套的美製軍靴、野戰夾克和短刀)。


不信任都是一系列事件積累而來的,烏克蘭在武器控制方面的「前科」之多相比喬治亞而言也不遑多讓。烏克蘭東部武裝此前就曾展示過一些「高端戰利品」——諸如美國援助烏克蘭的反炮兵雷達。不過後來烏克蘭政府軍也抱怨稱,美國援助的反炮兵雷達性能遭到「閹割」,堪稱是「耳聾眼瞎」,在戰場上一點作用都沒起。


而關於美國向烏克蘭援助「破爛」的新聞報道也一直沒有斷過,且幾乎覆蓋所有的軍售及軍援武器。例如美國援助烏克蘭的悍馬車,這些車生產於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部分車輛使用的還是塑料門窗,由於在倉庫里放得時間過長,一些車在行駛了一兩百公里後就直接爆胎。美國援助的防彈背心也是美軍在2005年就停止使用的型號。而美國援助的72架RQ-11B「大鴉」小型無人機(模擬信號款)在烏克蘭東部的戰場上經不起任何的干擾,烏克蘭軍隊目前被迫使用澳大利亞、中國、捷克等國公司的零部件自行組裝無人機,在戰場上要比美國的軍用無人機好用很多。


其實美國「坑烏克蘭」,將援助武器性能「閹割」,一方面是不想做「冤大頭」,成為俄羅斯的「運輸大隊長」,另外也擔憂這些武器最終可能落入恐怖分子手中。此前早有報道,在烏克蘭戰場上作戰的武裝派別成分非常複雜,一些極端分子在烏克蘭與中東之間流動,武器也隨著人員流動而轉移。


2018年初俄軍蘇-25在敘利亞被攜帶型防空系統擊落,當時俄媒猜測這些防空系統來源時就認為烏克蘭有著最大的嫌疑,另外在武裝分子用無人機編隊突襲駐敘俄軍基地事件中,俄軍也披露無人機上攜帶的炸藥上有「烏克蘭的指紋」。儘管兩次事件「受傷」的都是俄羅斯,但是極具殺傷力的武器落入恐怖武裝手裡,對美國來說始終都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對於烏克蘭政府對武器控制「薄弱」的指責,不僅來自「敵人」俄羅斯以及「友軍」美國,「自己人」對此也是心知肚明。烏克蘭首任總統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曾經就烏克蘭當年放棄核武器是否明智的問題發表看法時,就曾對烏克蘭對武器控制能力薄弱做出「自我批評」,還將烏克蘭手握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情景形容為「拿著手榴彈的猴子」——傷人但是更大可能是害己。


2017年9月26日,烏克蘭文尼察州一座存放有18.8萬噸彈藥的軍火庫爆炸,導致5萬餘噸彈藥被毀。烏克蘭軍事檢察院調查判定,軍火庫爆炸系人為破壞。當時就有傳言稱,軍火庫其實是遭遇搶劫後(大概率是內外勾結監守自盜)被引爆以湮滅證據,據稱軍火庫中被劫走的武器中就包括大量攜帶型防空導彈。而自2017年以來,媒體公開報道的烏克蘭大型軍火庫爆炸「事故」就有四起。


美國凱托學會曾發布評估報告,美國多年來毫無節制的向「高風險」客戶售武,給自己的安全埋下了禍根。毫無疑問烏克蘭就是這類「高風險」客戶。但是烏克蘭作為歐亞大陸棋盤上的重要「棋子」,在美國的「抗俄大業」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了政治宣傳美國也必須不時地向烏克蘭「送溫暖」——這個月俄烏要舉行海上聯合演習,而美國負責歐洲和歐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韋斯·米切爾近日也表示要擴大對烏克蘭的武器供應。鑒於烏克蘭不良的武器保管紀錄,俄羅斯專家猜測頻頻爆出的援助武器缺陷,或許是美國最大限度保障自身利益的「套路」。(文/董磊)

圖中可見「堡壘-T」配備的KAB-3型125毫米滑膛炮。

尚未安裝主炮及感測器的炮塔。

圖為剛完工的底盤主體,還未安裝裝甲、負重輪及履帶。

記者登上「堡壘-T」坦克底盤查看。

正在坦克生產線上工作的專業焊工。

工廠駕駛員在廠內測試剛下線的新型「堡壘-T」坦克,可見側面的爆反裝甲只安裝了一半。

記者搭乘「堡壘-T」坦克體驗之一。

記者搭乘「堡壘-T」坦克體驗之二。

圖為「堡壘-T」坦克的原型,T-84M「堡壘-M」宣傳圖之一。

圖為「堡壘-T」坦克的原型,T-84M「堡壘-M」宣傳圖之二。

(2017-06-01 08:44:36)

烏克蘭政府對軍隊非常不放心,其實也根本沒有能力掌握全部軍隊。所以在可控制軍隊的基礎上組建國民警衛隊,其目的就是為了取代之前的部隊。圖為烏克蘭國民警衛隊女兵。

但是整個國民警衛隊的建軍過程相當倉促。徵兵標準寬鬆,只要應徵者身體健康,無犯罪記錄,年齡在18至40歲(實際放寬到55歲)之間,均可申請入伍,服役時間3至5年。圖為烏克蘭國民警衛隊女兵。

根據計劃,應徵者入伍後要接受為期2至6周的集訓,課目包括射擊、格鬥、閱讀地圖和使用通信器材。圖為烏克蘭國民警衛隊女兵。

雖然兵員素質差強人意,但國民警衛隊吸納了大批心狠手辣的烏極端民族主義者,整體戰力不可小覷。烏克蘭總計組建了約80個志願者營。

據外媒報道,面對親俄武裝時,烏當地軍警普遍士氣低落、踟躕不前,真正肯賣命的只有國民警衛隊。作戰中,國民警衛隊表現兇悍,扮演了「衝鋒隊+憲兵」的角色。圖為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參觀國民警衛隊培訓中心。

但是雖然國民警衛隊解決了烏克蘭政府的燃眉之急,但是同時巨大的隱患也不容小覷,烏克蘭各地的寡頭乘機大肆擴張自己的私人武裝,漸有「軍閥割據」的態勢。圖為烏克蘭石油大亨的私人武裝。

圖為描繪最近曝光率很高的烏克蘭寡頭之一、前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長、億萬富翁伊戈爾·科洛莫伊斯基的漫畫。

這些部隊名義上由烏克蘭國防部和內政部統屬,但其軍餉卻由寡頭們發放。圖為烏克蘭國民警衛隊女兵。

為打擊東部民兵武裝,時任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長的科洛莫伊斯基,出資組建了志願反恐營。

長期來看,這些私人武裝可能造成烏克蘭軍閥混戰——因為這些武裝有自己的地盤,其靠山則是那些無法無天的寡頭們,比如科洛莫伊斯基之流。

但是對於這個難纏的「地頭蛇+大佬」,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左)除了解除科洛莫伊斯基(右)的州長職務外,居然拿後者(包括其私人武裝)一點辦法都沒有。圖為兩人在會談中。

未來的烏克蘭將往何處去,很大程度上仍將取決於這些似乎無所不能,同時也無法無天的「一方諸侯」。

而身處漩渦中的烏克蘭國民警衛隊是挽狂瀾於既倒的英雄,還是國家分裂及之後更大危機的罪人,只有等歷史做出評判了。圖為烏克蘭國民警衛隊女兵。

烏克蘭國民警衛隊女兵。

烏克蘭國民警衛隊女兵。

(2016-04-08 10:04:4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日媒:日本抗議俄羅斯在爭議領土搞導彈訓練
特朗普是如何「跑偏」的?美多數民眾認為貿易戰是壞事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