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世民欽定的謀反大案,只有他持反對意見,結果他陞官了

李世民欽定的謀反大案,只有他持反對意見,結果他陞官了

自古以來,皇帝最擔心的莫過於謀反,而某人一旦被指控犯有謀反大罪,幾乎是死路一條。對於其他大臣來說,更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態度上必須和皇帝保持高度一致。

貞觀二十年,一個名叫常德言的人舉報刑部尚書張亮私自豢養了五百名義子,還曾對術士公孫常說:「我的名字正與圖讖應驗」,又問術士程公穎:「我的手臂上長有龍鱗,想要舉事造反,可以嗎?」

李世民讓馬周去調查此事,張亮卻堅決不服。李世民很惱火,道:「張亮養有義子五百人,養這麼多人幹什麼?不正是要謀反嗎?」

皇帝都如此說了,此案被徹底打成謀反鐵案,連長孫無忌、房玄齡都不敢多說話,唯獨將作少監李道裕反對道:「張亮謀反證據不足,不應當判死罪。」

聽聞此言,滿朝文武不禁倒抽一口涼氣,你小子是不要命了嗎?幸虧李世民並未予以追究,但張亮還是難逃一死。

臨刑前,李世民派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到獄中與張亮告別:「法令是天下公平之物,朕與你共同遵守,你自己不謹慎,與惡人往來,深陷於法,如今已毫無辦法挽回,你好好的去吧。」

張亮既已被殺,他的刑部尚書職位由刑部侍郎頂上,刑部侍郎也就出現了空缺。李世民讓宰相們推薦人選,結果很長時間過去了,推薦的人選李世民都不滿意。

忽然,李世民道:「朕有個合適的人選。前一段時間李道裕不是說張亮謀反證據不足嗎?這話說得很有道理,朕雖然沒有聽從,但至今仍在後悔。」於是,李道裕被任命為刑部侍郎。

李道裕的升遷不算大事,卻也能看出李世民對司法的重視,司法人員最重要的是嚴守法律底線,用證據說話,而不是阿從、逢迎領導,李道裕堪為千古楷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沉香藝文志 的精彩文章:

侯君集出征大肆貪財副將私通民女,李世民為何都不予追究?
史上共有六位皇帝泰山封禪,這六位比他們更有資格

TAG:沉香藝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