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宗北宗?禪宗派別

南宗北宗?禪宗派別

.

禪宗有許多派別,主要是南宗北宗。當年慧能和神秀在黃梅時偈論對立。後來神秀受了武后的尊重,進入宮中,其佛學在北方影響很大,稱為北宗。慧能離卻黃梅後,在廣東宣揚佛學,影響亦大,稱為南宗。慧能之名漸至北方,唐中宗邀慧能進京。慧能辭絕,並云:「京城禪德皆雲,欲得會道,必須坐禪習定。若不因禪定而得解脫者,未之有也。」有人請慧能「指示心要」,慧能曰:「道無明暗,明暗是代謝義。明暗無盡亦有盡,相待立名。《諍名經》云:法無有比,無相待故。」

慧能的「明」,就是「心如明鏡台」那個「明」。明鏡是「明」,塵埃就是「暗」。慧能指出,明暗是「代謝之義」,「相待立名」。意思就是說,明暗不是兩個對立的東西,而是心的兩種情況。明是明,暗是無明。無明就是沒有明,並不是和明相對立的另一個東西。有了明就沒有無明,有了無明就沒有明,這就是所謂代謝。代謝無盡,亦為有盡。慧能引經說:「法無有比,無相待故。」無相待就是沒有相對,沒有相對就是絕對,此之謂也。

有人問過:「如何是大乘見解?」慧能回答說:「明與無明,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減,在賢聖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在慧能的時代,哲學的用語很不完備,慧能沒有說清楚他的意思。慧能所說的「本自無生,今亦無滅」,不是時間中的生滅相續,而是永恆。永恆不是長時間,而是無時間。

禪宗的南北兩宗,修行方法不同。北宗主張「漸修」,南宗主張「頓悟」。它們在哲學上有根本的不同。中國佛教發展過程中,有幾個根本問題。關於「神滅」和「神不滅」的大辯論,是佛教內和佛教外的人的辯論。另一個根本問題是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之間的不同認識問題,這或是佛教和佛學內部的問題。

人的形體死亡之後,精神消失還是繼續存在,即「神滅」還是「神不滅」,本是先秦以來討論關於形體與精神關係問題的一個主要論題。佛教傳入中國以後,它與佛教的三世輪迴、因果報應以及法身、佛性等義有一定的關聯。范曄在《後漢書·西域傳論》謂佛教「精靈起滅,因報相尋」的說法,「通人多惑」,僧的《弘明集》也說,世人「疑人死神滅,無有三世」。為此,信佛者與無神論者對此曾進行了長期的爭論。在這場爭論中,南北朝時期名士范縝正確地解決了形神關係問題,批駁了佛教神學的理論基礎神不滅論。同時也克服了先秦以來唯物主義者用精氣說明精神活動和以「燭火喻形神」等理論上的缺陷,把唯物主義無神論推向新的階段。關於形神關係的論述,在中國長期的封建社會中,沒有人超越。

范縝的論點,主要有形神相即。他說:「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也。」認為精神不能脫離形體而存在,駁斥了神不滅論形神相異的觀點。形質神用。范縝認為,形是神賴以存在的實體,神是形體的作用,二者不得相異。范縝把形與神的關係比作刃與利的關係,認為「舍利無刃,舍刃無利」,對形神關係作了形象、深刻的論述。人之質有知,木之質無知。佛教徒無法駁倒刃利之喻,把木之質與人之質、活人之質與死人之質混同,說同質的東西不可能有有知與無知的差異,從而認為死人有知,靈魂不滅。范縝認為,木之質不同於人之質,「人之質,質有知也,木之質,質無知也」,精神是人之質所具有的特定作用,木之質不能產生精神作用。人死之後,形體如木之質一樣,也不會產生精神現象。心為慮本。范縝認為,精神分知、慮兩部分,「淺則為知,深則為慮」,二者「雖復有異,亦總為一神」,駁斥了佛教徒把知、慮絕對分離的觀點。

一切諸法唯心所現,這是佛教和佛學的各派都公認的。但這個心是個體的心或宇宙的心,各派的見解則有不同,主張個體的心的是主觀唯心主義,主張宇宙的心的是客觀唯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貫穿中國佛教和佛學的整個發展過程中。禪宗也是圍繞這個問題而發生爭論,因而分列各派。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