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悍將率20萬精兵叛逃,臨走時流淚說:天國要亡了,結果應驗

一悍將率20萬精兵叛逃,臨走時流淚說:天國要亡了,結果應驗

眾所周知,在中國清末,爆發了一場反帝反封建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首領洪秀全在廣西創立拜上帝教,秘密進行反清活動。1851年1月,洪秀全召集2萬餘人在廣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與楊秀清、馮雲山、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等組成領導核心。

12月,太平軍攻克永安,天王洪秀全封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雲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所封各王,俱受東王楊秀清節制,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永安建制」。1853年,天平天國定都天京(今南京),並頒發了《天朝田畝制度》。太平天國初期均分田地的主張獲得了廣大農民的支持,太平軍一呼百應,勢如破竹,動搖了腐朽的清王朝根基。

太平軍在當時是盛極一時,清軍一戰即潰,咸豐帝是急得焦頭爛額,卻束手無策,連帝國主義都開始心慌,想聯合清政府共同鎮壓。但是到了1956年,太平軍內部發生了一場內訌,從此由盛轉衰。這就要提到太平軍內部的一位重要首領,楊秀清,他可謂是這場內訌的罪魁禍首。楊秀清是農民起義領袖中有眼光的,不論是指揮戰爭,還是組織政府,他都有許多建樹,為太平天國立下了不朽功勛。但是建都南京後,楊秀清的封建特權惡性膨脹。

一到南京,他就建起了高大的王府,三年多的時間,從不出南京城一步,但在城裡則為統治一切的全權主宰。所有軍國大事僅與東殿尚書侯謙芳、李壽春等一二人計議,嚴重脫離群眾,加之作風極度張揚,每次出門都盛陳儀仗,不知自忌,甚至用代「天父下凡」來懲罰洪秀全,最後更是發展到逼洪秀全封自己為「萬歲」。

天京事變後,在江西前線對抗清軍的翼王石達開聞言後,立刻返回天京,受到天京軍民的熱烈歡迎,滿朝文武同舉石達開主持政務。可洪秀全卻對石達開大生疑忌,重用自己的兄弟安福二王,以牽制「翼王」,並有「陰圖戕害之意」。在這種情況下,石達開心裡明白要是再不走,即使不被天王坑害,也會死於這場內鬥,於是被迫率20萬精兵遠離天京。石達開臨走時望著遠去的天京城,流淚說道:「天國這是要敗亡了,但憑一己之力,卻無力回天!

經過天京事變、石達開出走,太平天國處於十分困難的境地。雖經陳玉成、李秀成等後期太平天國名將的努力,軍事上稍有起色,但終究缺乏回天之力,最後一步一步走向了失敗。太平天國運動畢竟是一場農民起義,起義首領們的眼光都太過於短淺,談不上遠大的政治理想,當初起兵造反無非就是為了求口飯吃,起義成功後就圖個逍遙快活,根本不會考慮如何去治理國家,楊秀清就是鮮活的例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歷史頭條 的精彩文章:

美國黑老大控制監獄,女獄警成「玩物」,4個女獄警生下5個孩子

TAG:大歷史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