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德國一家四口在南京慘遭滅門的後續,我們國人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理解?

德國一家四口在南京慘遭滅門的後續,我們國人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理解?

有思想、有態度、有品位,更有情懷

最近,有篇舊聞再次引發很多人關注、熱議。

這也許說明,這篇舊聞並非完全舊聞,而是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值得我們一再品味。

這箇舊聞就是十八年前,德國一家四口在南京慘遭滅門的事情。

1

2000年4月1日的一個深夜,四名蘇北沭陽縣失業青年來到南京一棟別墅行竊。

被發現後,這四個人持刀殺害了房主德國人普方(時任中德合資揚州亞星——賓士公司外方副總經理)及其妻子、兒子和女兒。

這四個兇手很快被逮捕歸案,被判處死刑,但故事才剛剛開始。

普方先生家人在了解案情後,沒有反對兇手代理律師建議的不執行死刑,「我們覺得,他們的死不能改變現實。」

更令人吃驚的是,在四名兇手被槍斃的11月,在南京居住的一些德國人及其他外國僑民設立了紀念普方一家的協會,並募集捐款資助蘇北貧困家庭孩子上學。

慈善會成員與受資助的孩子合影

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做呢?因為他們發現那四名兇手都沒受過良好教育,都沒有正式工作。

「如果你自己有個比較好的教育背景,就有了自己的未來和機會。」普方協會執行主席萬多明如此解釋,「有機會的話,人就不會想去做壞事,他會做好事,這對自己,對別人都有好處。」

最令人吃驚的是,他們將資助活動堅持至今,在中國逐步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後,又把資助對象延伸到高中,地域也擴大到了皖南。

高中生每年資助2000元,初中生每年資助1200元,還會向某些被資助地區提供沼氣和熱水器等設備。

截至2013年,普方基金會累計幫助了江蘇、安徽兩省19所學校的600多名貧困家庭學生。

普方基金會2017年前往江蘇進行春季探訪的總結報告截圖

2

對於我們很多中國人而言,這個故事可能很不可思議,的確這個故事對我們有很多啟示。

一個就是教育的重要性,「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多一所學校,就少一所監獄」。

「這個社會需要法庭和監獄,但是更需要的是互助與教育,前者通過資源共享讓睏乏的人免於絕境,後者通過開發人的智慧與道德讓人學會正確抉擇。」

如殺死德國一家的那四名兇手般,很多人並非天生壞人,而是被貧窮逼得鋌而走險。

教育水平提高了,人的選擇、機會往往會更好、更多,會走上「自主而充實的道路」,會更多行善、少做惡。

而比教育更重要的是文化、是價值觀念、是信仰。

德國人恩將仇報的方式,揭示了我們的價值觀念與其差距,且不是一般的差距。

這反映的可能是兩個國家之間的差距,說明了真正的大國崛起應該是文明的崛起,我們應該更加重視我們的文化、價值、信仰、道德等精神財富而非僅僅GDP或豪言壯語。

對於我們個人而言,也啟示我們當面臨不幸、不公時,不一定非得選擇復仇甚至發泄在「替罪羊」身上。

以德報怨、關愛社會,形成互助而非互相傷害循環,讓我們的社會更美好、正義,才會化解嚴重的戾氣,才會真正減少悲劇的發生。

3

33

德國一家四口慘遭滅門的後續,我們中國人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理解呢?

什麼時候理解了並也有類似故事了,我們才能真正地驕傲、自豪!

作者簡介:張守濤,青年學者、文史作家,南大碩士,大學老師,省作協會員,出版作品《說說當今這些文化名人》《先生歸來》《凡人魯迅》《書香餘韻》,個人公號時代濤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濤滔不覺 的精彩文章:

TAG:濤滔不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