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做零售無界,做生態閉環!劉強東的智慧供應鏈大棋走向哪裡?

做零售無界,做生態閉環!劉強東的智慧供應鏈大棋走向哪裡?

有什麼工作是不會受傷的嘛?--「零售商」。

當然,這是一個段子。線上紅利不再,自2016年馬雲提出「五新」戰略開始,新零售的對戰突然激烈然後迅速分化,圍繞阿里系和騰訊系兩大巨頭展開。目前,阿里騰訊已經突圍了傳統零售商前十中的九個。

(採取增量創新和存量改造模式)

這其中,騰訊和京東的腳步非常一致。騰訊與京東2014年正式結緣,2016年騰訊成為京東最大股東,將旗下所有電商業務全部打包給京東管理。一出生就帶零售基因的京東,與騰訊聯手抗衡阿里。馬雲爸爸提出新零售,偏愛5%份額的騰訊小馬哥提出智慧零售,京東的東哥提出了無界零售。在他看來,「無界零售」是我們對零售的終極判斷。」

一、劉強東「無界零售」,到底是什麼?

大佬眼中的未來零售

在說無界零售之前,我們先來對比一下三位大佬對於未來零售形態的詮釋。

阿里--」新「零售:2017年11月11日,馬雲接受央視財經專訪時曾表示,新零售的核心就是線上線下結合,人、貨、倉、配結合,虛實結合。(為避免歧義,此處新零售特指馬雲觀點,後文新零售泛指新行業)

騰訊--」智慧「零售:用包括微信支付在內的七種工具(公眾號、小程序、移動支付、社交廣告、企業微信、雲計算、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助力各行業數字化發展,打造智慧生活。(針對性並不強)

京東--」無界」零售:消費者購物無邊界,消費場景無界,供應鏈無界。

在筆者看來,阿里是將零售縱向的從線上延伸到線下、京東是橫向擴展到每一個行業,騰訊則想鏈接每個點而後覆蓋面。無非是技術迭代,需求升級的背景下,將供應鏈中的貨、配、消費者等更好的結合起來。

阿里新零售體系非常清晰,八路縱隊分工明確,它深度介入每一個子單元的成長,步調協同。除了原京東物流負責人侯毅帶隊的盒馬生鮮這種新增領頭兵,馬雲爸爸對於傳統零售談到最多的是幫助,要知道過去線下和線上是對立的,現在卻要開始融合了。如何幫助線下80%體量改造,一起發展是重點。

相比阿里的中心化,騰訊在去中心化。馬化騰提到更多的是輔能,只起連接作用,針對智慧零售,他曾公開指出:「我們不做零售,只做連接器以及提供底層的技術支持」。如何將微信和QQ強大的流量與線下連接,變成白花花的銀子或許才是重點。品牌投資上,也以一種「放養」狀態,允許彼此之間相互」撕咬「,美團和滴滴同為騰訊系,京東和拼多多之間的競爭都非常激烈。

於劉強東本身而言,這种放養協作模式當然是適合京東的。當初騰訊將棄之可惜的電商業務全權劃給京東之後,此後基本不碰電商,完全靠投資劃份額,出於對京東電商能力的絕對信任,也隱去了京東和阿里對戰的後顧之患。

而現在,阿里和京東的對決開始向線下轉移。如果將電商看作是零售的子集,互聯網顯然只是改變了交易端,對於供應鏈等環節的影響依然很小。京東的強項在於服務和為人稱道的物流體系,但隨著菜鳥的崛起,京東短鏈物流優勢似乎不再那麼耀眼。

京東無界零售的由來

2017年7月10日,劉強東公開發表第四次零售革命宣言時提出「無界零售」概念。在他看來,未來10到20年里,零售業將迎來第四次革命(公認的有百貨商店、連鎖超市和超級市場),不過這次革命不會改變零售的本身--成本、效率、體驗,而是實現零售基礎設施的升級,推動「無界零售」時代的到來。此次之後,京東各高層對外的口徑也一律變成了無界零售。

今年1月28日,劉強東再次髮長文談及無界零售,從其涵義、商業鏈接邏輯、價值躍遷和生態重構三個方面做了分享。

據長文總結,劉強東把無界零售解釋為:「場景無界、貨物無界以及人企無界」。在他看來,無界是指形式業態沒有界限。未來零售的場景將逐漸消除時間和空間的邊界,零售場景將無處不在,消費者可以在任何突發奇想的時候,在任何地點如路邊的廣告牌上二維碼上購買,這似乎也代表著一種去中心化的趨勢;

貨物無邊則意味著消除商品的固有邊界,例如將一個車載智能音響連接音樂、廣播、語音對話、下單購買,提供服務,沉澱數據,繼而打通產業邊界,提高整個供應鏈的效率;

而人企無間則指的是未來消費者將全方位參與生產端的各項活動,根據消費行為和數據沉澱精準匹配,從供應鏈端的產品設計、生產計劃、生產活動重新定義供需關係。

還是回到那個問題:消費者更加方便購買(體驗),產品價格是否更加便宜(成本、效率)。

二、劉強東的行有界:對內圍合閉環+開放資源

集團內部業務閉環:原八大事業部升級為三大事業群

形無界,但行必須要有界。未來零售形態雖可千變萬化無邊無際,但企業的行事必須遵循規律和準則。否則沒有焦點,難以形成合力。

2018年1月中旬,劉強東以內部郵件的方式,調整京東商城組織架構,將原有八大事業部升級為三大事業群:大快消事業群(王笑松)+電子文娛事業群(閆小兵)+時尚生活事業群(胡勝利),未來國內所有新興業務全部按業務屬性歸入三大事業群。為的是以更加靈敏的姿態迎戰無界零售,從而從線上零售商轉型零售基礎設施的提供商。

對於此次大刀闊斧的人事調整,劉強東面對媒體採訪時用三個成語來形容了他的邏輯--揚長避短、強調閉環、強調授權。

這一切看似非常突然,卻也有跡可循。其實早在2016年,京東就經歷了上市後的一次人事大調整,調整的核心是聚焦、進攻和效率提升。一方面阿里巴巴盒馬鮮生強勢來襲,另一方面京東迎來了所有大公司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進入平穩期。擁有12萬體量的京東平和即意味著臃腫,被超越。

劉強東重新執掌一線業務,將京東到家與京東金融通過合資和獨立運營的方式進行剝離,不再需要商城大規模輸血。通過合併同類項,儘可能把相關業務閉環在一起。此次調整也是這個邏輯,集團各業務部門務必形成閉環。

值得一提的是,負責了大快消事業群的王笑松,在2016年才被任命負責生鮮版塊,此次劉強東將致力於建設線下門店智慧管理體系的新通路事業部也交給了他。王笑松進入京東10年,前八年是圍繞著手機和數碼打轉,如今再次頂頭為京東開疆擴土。晚了盒馬鮮生近3年出生的7fresh,如何在這場零售長跑中勝出,或許成為他最關心的問題。儘管他談起生鮮「頭頭是道」,微博背景也是琳琅滿目的蔬菜水果。

供應鏈的開放之姿:從吃更多的「甘蔗節"到"堆積木」

在戰略擴張之外,劉強東開始收攏回歸零售,並開放內部資源。

對於過去,京東的零售業務策略很明確--通過重構供應鏈來優化整個生產、銷售體系。在2014年京東上市之後沒多久,劉強東提出了零售「十節甘蔗」理論。所謂的零售「十節甘蔗」價值鏈:創意、設計、研發、製造、定價、營銷、交易、倉儲、配送、售後等十個環節,其中前5個歸品牌商,後5大環節則歸零售商。

京東的做法是主動「吃掉更多的甘蔗節數」獲得增長,即不只做交易平台,還將業務延伸至倉儲、配送、售後、營銷等環節。

而此次人事變動的公開信也提到要從采銷一體化為核心向以用戶、場景為核心轉變,劉強東開始從吃「甘蔗節」向高度「積木化」協同轉變。堆積木須具備良好的連接性和平衡性,未來京東或將從供應鏈資源的爭奪到完全將每一個鏈條打開,以平台模式連接來實現增長。這種開放之姿已經體現在了京東物流,2017年4月獨立的京東物流,已向社會開放。

三、無界零售與騰訊的攜手以及與阿里的戰爭

與阿里之戰:無界零售仍在從0到1的突破

從具體落實到布局,京東似乎暫時落於阿里後方了。

從投資入股的線下企業來看,阿里佔有的數量明顯多於京東,其在全國的線下布局越來越密集。此外,以阿里一貫大比例入股的習慣,企業聯動效果更佳,以大潤發為例,兩者線下聯動已於今年6月2日的盒小馬開始,複製盒馬生鮮模式的盒小馬或將快速戰略三四線市場。而早前有媒體報道,永輝超市董事長將京東的角色是定位於「財務投資者」,引人猜測。之後更有報道永輝回購京東股份的消息。京東目前與沃爾瑪的合作在打通庫存和數據上,沃爾瑪上線京東到家等。

前面我們也提到,京東自建物流方面的優勢也在逐漸被趕超。此外,菜鳥的平台模式比京東也似乎更能轉嫁壓力。

最後再來看下兩者的線下布局。阿里2014年7月設立」零售通「業務,同年12月,阿里戰略投資銀泰,通過大數據云計算兩者實現互補。2015年8月進軍蘇寧雲商,將重點轉到線下。2016年盒馬鮮生上海第一家開業,2017年更是拿下中國規模最大及發展最快的大賣場運營商高鑫零售。

相比之下,京東腳步要慢一些。2015年8月投資永輝超市,同年12月16日成立新通路事業部,為全國中小門店提供優質貨源和服務,後啟動京東家電專賣店、線下3C零售體驗店等。在2018年1月初,京東第一家7fresh生鮮超市在北京開業。但單就盒馬鮮生和7fresh而已,盒馬鮮生已經完成了0-1的突破,而京東的7fresh似乎與盒馬鮮生無大的差別,除了科技體驗感更強,同樣的前置倉,懸掛鏈物流系統,主打 3 公里內最快半小時送達。

「京騰體系」的無界零售計劃

騰訊不只是個財務投資者,它扮演的顯然是盟友角色。

2017年10月17日,京東與騰訊共同推出了面向線下品牌商的中國首個線上線下融合的無界零售解決方案。筆者簡單總結一下,就是利用社交電商+流量的優勢:整合購物場景大數據,為品牌商定製推廣,同步品牌商給予消費者的權益,利用微信小程序實現交易閉環等。

按劉強東在社交軟體上解釋就是:京東無界零售解決方案為品牌商提供一套供應鏈、一套物流體系、一套價格體系、一套品牌建設體系、一套營銷體系,包括不同終端的消費者,這是一套Crm系統。

而騰訊的小程序是品牌商觸達用戶的直接工具,打通以後可以降低品牌商的經營成本。騰訊選擇這樣做,無疑是有好處的。第一,支付,支付背後還帶著金融服務。其次,雲的發展。雲計算未來支撐實體行業在雲端用AI來處理大數據,這是所有企業必須做的。最後,是廣告。

而劉強東也有自己的算盤,目前來看,京東商城對於小程序、微信入口流量的應用積極性並沒有那麼高。

從無界到有界,我們不知道未來新零售會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線下零售成為了電商的標配,京東與阿里的新零售戰爭已然拉響,期待未來更多的入局者。

友情提示

轉載請註明出處,違者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鏈 的精彩文章:

豐巢布局無人運載,陳德軍知恥而後勇,亞馬遜測試新機器人
王衛密會神秘老友,賴梅松加入空戰,陳德軍談末端配送

TAG:掌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