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活捉姜文,那個中國電影的熊孩子

活捉姜文,那個中國電影的熊孩子

《邪不壓正》。(電影劇照/圖)

在謎一樣的中國電影叢林里,形形色色的身影穿梭騰挪。有裝小白兔的,也有裝大尾巴狼的。

姜文出沒的次數不算多,但每一次都會鬧出巨大的動靜。這次輪到《邪不壓正》,動靜鬧得格外大。

動靜大的原因在於:每次姜文出現在哪裡,哪裡就會成為叢林的中心與焦點。於是也自然就有了來自不同視角的不同觀點,「多義性」是姜文電影與生俱來的基因特徵,也是姜文電影的輿論標配。

從青春期動物兇猛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到足智多思的《鬼子來了》和《太陽照常升起》,再回到孩子氣的「北洋三部曲」,姜文電影完成了第一圈螺旋式上升。而在「北洋三部曲」中,《邪不壓正》的孩子氣尤勝於前兩部《讓子彈飛》和《一步之遙》。

所謂電影的「孩子氣」,大概有以下幾個特徵:在市場份額上滿懷自信地爭強好勝;在藝術追求上不介意打破瓶瓶罐罐;在內容風格上不吝大耍小聰明與大搞惡作劇;在敘事語言上保持一種我行我素的未來感和優越感;在故事情節上小心翼翼地觸碰軟色情與硬暴力的禁果。

基於此去理解,就不難欣賞《邪不壓正》的強觀賞性與弱表達化。強觀賞性來自於緊張激烈的故事、密不透風的懸念、刀光劍影的場面;弱表達化就是用更多感性的語言去鋪墊,用更少理性的語言去思辨,但這「一句頂一萬句」般的言簡意賅,反而更突出了姜文對這個世界的觀念與看法。這也就是所謂「訥於言而敏於行」的崇高境界,多讓畫面和妙語來表達,少一些機械說教式宣傳灌輸。

所以我們看到了李天然飛檐走壁、彈指奪命、硬拳神槍的功夫,也看到了他一塵不染的童心、天真無邪的笑容、燃情撩妹的身材;所以我們看到了關巧紅柔美背後的堅韌,也看到了她自強執著復仇之外的他信心理實驗;所以我們看到了朱潛龍的拳頭與枕頭齊飛、貪心共雄心一色,也看到了唐鳳儀的一腔「無聲」血、萬縷「慈母」情……

當然最重要的是我們看到了那位一言難盡的多面人——藍青峰。不惜斥重金且花長達二十年的時間布一顆棋子,下一盤大棋。臨多重困境、設複雜危局、玩各色人物而從容不迫、精妙周旋、借力打力、聲東擊西。於無聲處聽驚雷,於無解處抖機靈,於無情處顯精神。玩得轉梟雄,耍得了流氓,動得了真情,下得了狠手,捨得了自己,救得了將軍。其實生活里的「真」人,大多數都是如此一言難盡的。只不過一般快餐式電影都懶得去梳理這種複雜,寧願簡單化、極端化、臉譜化地去處理。至於四年磨一劍的姜文電影,顯然是有充分的時間與耐心去「文」火慢燉。

與成年人的循規蹈矩、先入為主不同,熊孩子總是懷著一顆赤子之心,所以眼裡看到的世界也是新奇、迷幻的。《邪不壓正》正是秉承著這份童心而踏上了守正出奇之路。

孫子曰:「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邪不壓正》顯然深諳此道,除了三觀很「正」——堅持抗日救國民族大義的世界觀不動搖、堅持重義輕利的正確價值觀不動搖、堅持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的復仇人生觀不動搖,其餘皆出劍走偏鋒之「奇」。藍青峰之「奇」思妙想,關巧紅之「奇」特實驗,李天然「奇」葩怪異的偷劍蓋章,朱潛龍「奇」詭極惡的欺師滅祖,唐鳳儀「奇」淫巧技的慾火焚身……,都以出「奇」制勝不及掩耳盜鈴之勢放大著《邪不壓正》對電影觀眾的誘惑。

《邪不壓正》的編劇何冀平在其傳世名劇《天下第一樓》中寫過一副對聯:「好一座危樓,誰是主人誰是客?只三間老屋,時宜明月時宜風!」對於姜文的新作《邪不壓正》,我們也不禁要問:好一部電影,誰是正來誰是邪?正面人物李天然、關巧紅和藍青峰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邪」念與「邪」氣,而反面人物如朱潛龍也惡貫滿盈的同時也由衷地胸懷反清復明之壯志。正邪不兩立,正邪也是對立統一的辨證概念。電影名曰《邪不壓正》,首先就是要拍好「邪」,然後才能更有力量凸顯「邪不壓正」的意義。

有傳聞說姜文這部電影是拍給他十二歲兒子的,這大概相當於過去出版書籍時在扉頁上的題獻吧!以一顆童心去開發另外一顆童心,也該是父愛的用心良苦。在童心的世界裡,或多或少會有一些自說自話,而不帶世俗功利性的一味迎合討好。姜文電影此前給部分觀眾留下所謂的「看不懂」的印象大概即源於此。

強情節性、強刺激性、強觀賞性這「三性統一」的《邪不壓正》,應該不會有人再說「看不懂」了。但我依然迷戀於姜文在這部電影里營造出來的那種混沌狀態,即:每個人物呈現給觀眾的都是符合邏輯的非全知視角,就像拼圖故意缺個一角,要靠觀眾發揮想像力去補齊那缺少的板塊。同時,角色們的行為是明確的,角色們的心事卻要你來猜。

這種猜,以及圍繞著猜所產生的爭論,正是電影最令人著迷的組成部分之一。我們小時候,那個年代那麼簡單直白的電影,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全看懂的。走出影院繼續討論劇情及其背後的玄機,就是孩子們的樂趣。甚至因為把這種討論帶到課堂上竊竊私語而被老師批評,都成為現在同學聚會時的美好回憶。

電影在「文以載道」之外,也有著娛樂功能。但電影的娛樂功能絕不應該是傻笑,而應該是把看電影當成一種智力遊戲,玩的就是挑戰自己的智力、激發自己的智商潛能。

我一直很珍惜這種遊戲帶來的人生樂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周末 的精彩文章:

揭秘長編組「復興號」內部高端大氣列車設施
惟有善意,才能避免「命運性的衝突」 日本文人遊記中的近現代中國

TAG:南方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