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家長培養孩子一個好習慣至少要堅持21天

家長培養孩子一個好習慣至少要堅持21天

行為心理學中,把一個人的新習慣或理念的形成並得以鞏固至少需要21天的現象,稱為21天效應。這是說,一個人的動作或想法,如果重複21天就會變成一個習慣性的動作或想法。比如,你想跑步來減肥或者鍛煉身體,1-7天需要刻意提醒自己,7-21天需要意識來提醒自己,堅持21天之後就養成習慣了! 同樣,任何一個想法,重複21天,或者重複驗證21次,就會變成習慣性想法。一個觀念如果被別人或者自己驗證了21次以上,它一定已經變成了你的信念。

網上還查到一本書,《21天習慣養成法》,這本書通過21首成功音樂,21部勵志電影,21本必看書籍等讓讀者學會思考人生,學會感悟人生,養成好的習慣。書中將習慣養成分三階段。第一階段是1-7天,這個階段的特徵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去改變,你會覺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你應該認真 克服這些情況。第二個階段是8-14天,這一階段的特徵是「刻意、自然」,你已經覺得比較自然,比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還會恢復到以前,因此,你還需要刻意地提醒自己改變。第三個階段是15-21天,這個階段的特徵是「不刻意、自然」,其實這就是習慣,這一階段被稱為「習慣性的穩定期」。一旦跨入這個階段,你就已經完成了自我改造,這個習慣已成為你生命中的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它會自然而然地不停為你「效勞」。

有人還提出,在習慣的培養過程中,要注意「321」法則:

「3」是指習慣的必要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必要性是指這個習慣對人生很重要;可行性是指對這個習慣設計很科學,符合實際情況;可操作性是指一旦確定要培養這個習慣,最好用日記或工作日誌等方面把它記錄下來,讓它每天來監督和提醒。

「2」是指兩句關鍵的話:第一句是「關鍵在前三天。」前三天一定要特別認真,要一百分的認真;第二句話是「習慣彷彿像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他纏上一股,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牢不可破。」

「1」是指一個簡單的口訣:「三七二十一」,「三」指前三天認真;「七」指一個星期七天;「二十一」是指三個星期。

平時向孩子提出一些要求,孩子會真實地執行,但沒有經過長時間的反覆訓練,還不能形成穩固的習慣。愛好日久成習慣,習慣日久成自然。制定一個合理的規劃,堅持做下去,培養孩子一個好習慣至少要堅持21天。

神墨萬能哥,助身邊人進步!

關注萬能哥

一起,助身邊人進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父母世界 的精彩文章:

自我設限,人們都活在他們的「認為」里

TAG:父母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