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登上尼米茲級航母:美國海軍究竟強在何處

登上尼米茲級航母:美國海軍究竟強在何處

原標題:登上尼米茲級航母:美國海軍究竟強在何處



國家利益網79日刊:巨大的航母一直是美軍實力的象徵,但很多人卻並不知道這些航母有多卓越。這種漂浮的水上的空軍基地,可搭載數十架先進戰機,每天起飛可達150架次。現在還沒有國家部署有大小和打擊能力與美國相當的核動力超級航母,而美國海軍卻有11艘。這其中,除一艘外,全都屬於「尼米茲」級。


2017年之前,「尼米茲」級航母一直是最大的航母,負載排水量超過113000噸,艦員3200人。該級首艘航母名為「尼米茲」號,是以二戰時期太平洋戰區傳奇司令切斯特·尼米茲的名字命名的。這艘航母1975年服役,艦號CVN-68


之前的「企業級」航母採用了8個核反應堆,但「尼米茲」級產生同樣多的動力只需要兩個A4W反應堆,就能使這個比三個足球場還大的航母達到30節的航行速度,比大多數柴電潛艇速度都快。反應堆只需每20年加一次燃料即可,不過這個過程比較漫長,成本也很高,一般需要同時進行大修。


1968年到2006年間,美國共建造了10艘「尼米茲」級航母,每艘都比前一艘有所改進。其中第三艘,「卡爾·文森」號的特點是具有反潛能力,這反映出,冷戰末期海軍的理論轉向了制海方面。「羅斯福」號及之後的四艘都是採用模塊化結構方法建造的,建造時間縮短了16個月,而且關鍵部位加裝了2.5英寸裝甲。最後,「里根」號和「布希」號採用了增強型「球鼻艦首」,可降低波阻,提升防禦能力和減少雷達截面。

「尼米茲」級斜角飛行甲板高出海平面57英尺,面積4.5英畝,在一架飛機降落的同時,另一架飛機可利用彈射起飛/攔阻降落系統起飛。這樣方便速度更快的重載飛機工作,也方便處理快節奏重要戰鬥行動中,飛機起降突然增多的情況。


相比之下,俄羅斯、中國和印度的航母採用的是向上彎曲的「滑躍式」甲板,這極大地限制了飛機起飛重量,而其他國家的海軍則採用的是較低性能的垂直起降飛機。


大多數「尼米茲」級航母的特點是有四個彈射器和四組攔阻索。航母一側有四個大型升降機,可將飛機送入下層甲板的機庫,在那裡,它們的翼尖會向內摺疊,以節省空間。上世紀60年代發生災難性航母事故之後,「尼米茲」級的設計增強了抗損壞能力,每艘航母有三個機庫,分別用重型鋼門隔開,以防止火災蔓延。另外還採取了各種安全措施,防止大型災難。


飛行活動是由航母上部結構右後側頂部的控制塔來控制的,稱為「艦島」。艦島上配有最少14個不同的雷達,專門用於進行飛行控制,防空和導彈定位等。


航母一般會與約6艘護衛艦、驅逐艦、巡洋艦和一艘攻擊潛艇一起部署。這些船隻可作為哨兵,在潛艇和轟炸機接近之前擊落它們,這樣便能提供遠程防空保護傘,甚至還能將導彈和魚雷引到自己的方向上,保護航母。雖然航母的設計目的不是與敵人直接交戰,但它們確實具有短程防禦能力,可阻擊導彈或飛機。

艦載機聯隊


航母的真正價值在於它的飛機,一般會分為獨立的單位,稱為艦載機聯隊,聯隊一般包括近2500名飛行員和保障人員。「尼米茲」級航母搭載過上百架專用飛機:快速重裝F-4「鬼怪」、F-14「雄貓」等,用於攔截敵機,另外還有速度較慢的A-6「入侵者」和A-7「海盜」轟炸機,用於打擊水面/地面目標。


較小型的EA-6「徘徊者」和KA-6能夠提供干擾和空中加油支援,而較大的E-2「鷹眼」螺旋槳式飛機則可提供預警與指揮和控制。後來,航母還搭載過S-3「北歐海盜」反潛機中隊,這種飛機可以發揮多種作用,例如當作加油機、偵察機,進行快速運輸,甚至還可以充當攻擊機。


上世紀80年代,海軍採用了F/A-18「大黃蜂」超音速攻擊機。冷戰結束後,海軍認為大規模轟炸機造成威脅的機率已經很低,所以決定提高效率,採用一種多功能設計,即FA-18E/F「超級大黃蜂」,它飛得更遠,隱身性也更好,而且EA-18G「咆哮者」還是專門的電子攻擊機型。


今天,一個聯隊平均有64架飛機,比之前少了很多,包括三個「超級大黃峰」中隊,一個「咆哮者」中隊,兩個老式FA-18C/D「大黃蜂」中隊(正在向新式F-35C隱形戰機過渡)。新型戰機將能夠穿透敵方空域,也能將它們強大的感測器與友軍船隻或「超級大黃蜂」聯繫起來。

「尼米茲」級航母的設計服役時間是50年,也就是說將於本世紀20年代退役,到時將由新的,造價130億美元的「福特級」航母取代。不過,海軍為了保持12艘航母的數量,可能會延長「尼米茲」級航母的服役時間。不管怎樣,到21世紀中期之前,「尼米茲」級超級航母的身影仍會繼續出現在全球各大海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綜保科技 的精彩文章:

美陸軍投4.5億升級坦克和戰車加強導彈防禦能力
美組太空軍 與中俄角力延伸到外太空

TAG:綜保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