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審稿人速度慢又特別煩,他把文章同時投了3個期刊

審稿人速度慢又特別煩,他把文章同時投了3個期刊

今天帶大家認識一個「嫌審稿人速度慢以及特別事兒,重複投稿」造成的悲劇。

首先,大家一起再來看一下投稿接收速度慢是什麼感受:

科研俠:大家肯定沒有我遇到的這個雜誌:BMCmusculoskeletal disorder,IF一點幾的無名小輩雜誌。2013年6月投稿,到現在(2014-3)還未審回第一稿,寫郵件問編輯說只有一個審稿專家,實在找不到第二個審稿人,反問我能不能撤稿?

堅決答之:NO!我是這樣想的,等到ACCEPT那一天,寫信要求撤稿(幹得漂亮)。

Chemistryren:我最快的是岩礦測試,08年5月投的,09年2月見刊,還是雙月刊.

最慢的就是理化檢驗了,08年7月錄用的到09年12月才見刊,而且是月刊,拒稿率兩者相差很大,另外,別太相信雜誌上寫的那個"投稿日期"了,有的雜誌故意把作者的投稿日期寫得接近其見刊日期。近日,我向某雜誌投了一篇,見其論文的平均見刊時間都不長,3-6個月。但打電話問過才知道真正從錄用到見刊需要1年左右。套路真深

小木蟲wwyong200:2008年6月投稿,2009年1月修回,然後就是漫長的等待,一直到2013年1月。四年啊!多次和主編聯繫,表示仍在審稿中,後來很不耐煩的說,不知道我是否當過主編,審稿人都是志願者,審稿過程就是需要很長時間,說如果我沒有耐心等待就撤稿;

直至2013年1月,我終於忍無可忍,給主編髮了最好通牒,說:我從來沒見過審稿長達4年的審稿人,你們的審稿系統一定出了什麼問題,請儘快查清真正原因,並給我們一個合理的解釋,如果短期內不能告知我最終結果,請立即告訴我,我會撤稿並投向其他期刊。結果第二天主編回信,通過查看系統,可以確定你的稿件已經錄用。

誠然投稿這麼慢確實讓人真的很崩潰啊,動不動就幾年,審稿人有沒有電責任心啊?

然後,再來見識幾個不靠譜的審稿人,聽聽各位科研汪多麼不容易。

Nkbill:三個審稿人,兩個小修,一個大修。大修那個審稿人沒有提出任何具體問題,只是一個勁地要求引用文章,一看全是一個人的文章(是個印度人,估計這些文章就是他自己的,一共6篇)。這以後發表了,這人的引用次數直接+6啊。

知乎用戶:我的一位土耳其同事曾經往PRD投過一篇文章,當時有兩個審稿人審他的稿子。最後審稿意見下來,其中一個說Introduction部分太短,另一個說Introduction太長。。。天知道最後這位土耳其哥們是如何同時說服這兩位審稿人的。。。。

科研汪2號:雖然你的工作很好很嚴謹,但是我們雜誌之前找你們老師審稿,她都不同意所以我們就拒了你的稿件(讓我背鍋了?)。

小木蟲用戶1:你的文章中的方法我讓我的研究生重複了兩個月都沒有重複出來,你的實驗方法存在問題(為何不是你自己學生的問題?)

丁香園論壇:不能再錄用你的文章了,再錄用我們期刊都成你家的了(我可以罵人嘛)。

最後給大家看一下被Thyroid的審稿人拖得沒辦法,於是動了歪腦筋投稿其他名不見經傳的期刊,雖然接收速度快但是最終卻被挖出來撤稿的悲劇,事情是這樣的。

主人公叫做BarislavMom?ilovi?,近日他發表在《Thyroid》的一篇文章被撤稿了,他本人十分生氣和不滿,控訴了《Thyroid》(IF=7.557)當年(2012年)的審稿速度慢,審稿人都是事兒逼,所以自己才去中途大幅度修改了文章,但是留下來主要的實驗結果,投了兩個根本都沒有被Pubmed以及Web of science收錄的期刊:《J Orthomol Med》和《J Trace Elem Med Biol》,人家一個月就接收了這篇文章並進行了發表,但是悲劇的是之後前面的文章也被《Thyroid》所接收並發表。

其他兩篇抄襲的文章先行被接受和發表:

第一篇:Mom?ilovi?B, Prejac J, Vi?njevi? V, Skalnaya MG, Mimica N, Drmi? S, Skalny AV. Hairiodine for human iodine status assessment.J Orthomol Med. 2013;28(4)175–185.

第二篇:PrejacJ, Vi?njevi? V, Drmi? S, Skalny AA, Mimica N, Mom?ilovi? B. A novel concept toderive iodine status of human populations from frequency distributionproperties of a hair iodine concentration.J Trace Elem Med Biol. 2014;28(2):205–211.

Barislav Mom?ilovi?本次被撤稿文章的主要成果是研究碘缺乏,僅次於鐵缺乏症的當今世界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當他發現自認為測試碘水平的最佳方法時,他決心把信息傳達出去,讓全世界儘快地知道,因為平常檢測碘水平的方法主要是用尿液來檢測,而他自己發明了使用人的頭髮就能檢測碘水平的更有效的方法。

面對撤稿,BarislavMom?ilovi?說:

「我發現《Thyroid》前三個審稿人踢了一堆審稿建議,工作量實在太大了,我認為沒有什麼意義,因為我自己就是幾個知名國際科學期刊的審稿人。而且最令人厭煩的是每次審稿之後我都得提交一個完全修訂的稿件。最後兩個修訂版本被完全改寫了,後面總會有一個審稿人重新提一套新的問題和意見,好像我在給他私人上輔導課一樣。我發現我之前所有這些努力都被忽略了,他們總是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問題。我自己認為我的研究成果需要迅速傳播,於是我要當做新聞一樣讓多個期刊都報道一下」。

I found the first three of the reviews to be a tolerable writing load since I amalso a reviewer to several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journals. Each review wasfollowed by the thoroughly revised manuscripts. The last two revised versionswere completely rewritten, because the particular reviewer would always start anew set of questions, as if I was giving him private tutorial lectures. ..Allthat effort was simply ignored, and new requests were put forward.Providingthe information to OM was like passing it to the news, I thought. Indeed, OM isneither in the Current Contents, nor in the PubMed indexing system.

於是,BarislavMom?ilovi?徹底憤怒和崩潰了,決定一稿多投!

這個作者是個逗比,鑒定完畢,不過也挺同情他的,誰還沒有被升高人虐過呢?

如果大家有這種經歷,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張聊科研 的精彩文章:

盤點一下2018上半年在主刊上撤稿的那些文章

TAG:小張聊科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