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界盃看出了憂傷感,原因竟是?

世界盃看出了憂傷感,原因竟是?

全文字數: 1574

閱讀時間: 5分鐘

1

喜也大鵬,悲也大鵬

最近世界盃踢得如火如荼,身為球迷的大鵬一場不落,然而心情卻日益消沉,每天沉默不語。看球賽居然看出了憂傷感,是賭球慘敗了?還是喜歡的球隊被淘汰了?

一問原因,原來大鵬難過不是因為葡萄牙被淘汰了,而是因為看到總裁這完美的身材,不禁想起來自己的百日健身計劃又要泡湯了,馬拉松比賽也沒戲了,答應女朋友的八塊腹肌又要延期了,對自己失望之極。

GIF

我很難過,我到底是怎麼了,我明明知道健身對我很重要,可就是管不住自己......

相信在我們身邊90%的人都像大鵬一樣有嚴重的拖延症。做好的計劃總會因為種種原因遲遲不能及時執行。到底是何方妖孽在作怪?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拖延症的機理。

2

拖延症理論

「Wait but Why」 博客的創始人Tim Urban為了探究拖延症患者和非拖延症患者的大腦到底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自己總是會拖延?於是找了一家核磁共振實驗室,對他和另一個被確定是非拖延症的人進行腦部掃描,這樣就可以將二者的大腦進行對比,結果令人大吃一驚。

Tim Urban的演講

下圖1是非拖延者的大腦,圖2是拖延著的大腦 。兩張圖的相同之處在於:兩個大腦中都有一個理性決策者;同時拖延者的大腦里還住著一隻及時行樂的猴子。這隻及時行樂的猴子,它完全生活在當下,沒有過去的記憶,也沒有未來的概念。只關注兩件事:簡單和開心。

當理性決策者做出理性的決策,要去做一些實際的事情,如果猴子也喜歡做這件事情,那麼理性決策者和猴子的思想會發生協同作用,高效完成此事;如果猴子不喜歡這個計劃,它就會搶過方向盤,說道:「最近在播世界盃,我是C羅粉,我想去看我家C羅,然後我再發個朋友圈,去刷個Q,我還想去做.....,然後不知不覺時間就過去了。」

圖1 非拖延症患者的大腦(from wait but buy.com )

圖2 拖延症患者的大腦(from wait but buy.com )

當一個人要做的事情沒有Deadline時,最終的行為就是大腦中這隻猴子和理性決策者之間較量的結果。由於沒有deadline, 很有可能你會一直拖延下去,永遠都不會完成某事。(比如心裡總想的要提高英語,但在畢業之後就再也沒排上日程;至今都沒備考雅思。)

當你要做的某件事情有Deadline時,快臨近截止日期時,大腦會出現一隻驚慌怪獸(見圖3)。在大部分時間,驚慌怪獸都處於休眠狀態,但當臨近截止日期,會當眾出醜,出現職業災難,或者其他恐怖情況的時候,他就會突然醒來。重要的是,他是猴子唯一害怕的東西。終於,理性決策者重新掌握了方向盤。所以,驚慌怪獸解釋了拖延症患者的很多奇葩行為。比如:在deadline臨近才能使出洪荒之力等。這個理論很好的解釋了學生綜合症的原因。

圖3 驚慌怪獸出現了

以上三個角色的整體系統就是拖延症患者的系統,雖然並不美好,但是最終有效。

3

破解大法

拖延分為兩種,有Deadline(一般重要且緊急)和無Deadline(一般為重要不緊急)的拖延。因此我們要對症下藥。

妙招一:積極主動

不做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只有動起來才不會發懶,才不會被安樂所牽制。

妙招二:四象限法則

重要且緊急的事情,立即行動;

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分解做,每天做一點;

不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情,可做可不做;

緊急且不重要的事情,找人做,或者不做。

妙招三:分解

針對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情一定要對其進行分解,甚至運用滾動式計劃的方法,每天按照計劃執行,否則,終有一天它們會變成重要且緊急的事情,讓你應接不暇,焦頭爛額。

妙招四:專註

做事情的時候專註於做一件事 (免除外界干擾),在某一時間內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而不是同時做兩三件事情。 集中精力有利於提高效能。

妙招五:聯盟

俗話說一個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的很遠,手拉手風風火火闖九州。有時候拖延,是由於缺了個小夥伴。手拉手肩並肩一起"干大事"。

騷年,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用好這五招,並且勤加練習,拖延症是可以治癒滴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後台聯繫刪除

END

原創作者|葉子

本期編輯|葉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話項目管理 的精彩文章:

TAG:漫話項目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