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交通管控中多感測器融合技術的優勢

交通管控中多感測器融合技術的優勢

德國Jenoptik集團推出多感測器融合技術來避免混淆監測。

Jenoptik集團目前正在聚焦於ITS部門的多感測器融合技術應用的優勢。當考慮利用感測器系統來改善交通擁堵和道路安全問題時,如果是涉及到警務安全,考慮只採用雷達系統或激光掃描儀來實現。但現在管理者需要的是檢測和監控車輛的解決方案,並同時實現執法功能,而目前並沒有哪一種感測器技術能夠全部滿足這些條件,因此最優的解決方案是使用感測器和其他組件的組合優勢來達到結果。

但大家必須清楚,多感測器融合併不是電影《1984》的現實版本,它不會以「老大哥」無所不在的方式監視著公眾。相反,該技術以多種方式來協助道路使用者,高速公路運營商和交警以及公眾,為所有人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旅程。

交叉路口的三維運動物體識別

多感測器數據融合

多感測器融合需要模塊化的多感測器和基於基礎設施的物體檢測系統組合,並通過先進的感測器技術(立體攝像機,車牌識別攝像機,雷達和激光等)檢測所有關於交通狀況和道路使用者的信息,並實現實時流量數據的收集。在這裡,感測器的測量範圍和速度的準確性,檢測率,穩定性,都會受到環境條件(照明,雨雪和溫度)的影響。

Jenoptik集團目前已經推出用於檢測往來車輛車型,車牌識別,車軸數等數據的模塊化的多感測器融合系統。該系統的部署必須預先知道哪些組件安裝在什麼地方可以實現複雜交通狀況的監控預期效果。路邊組件會將採集到的數據發送到後台處理系統進行評估。另外,智能車牌識別軟體還可實現車輛信息與運營商數據的融合。

左:攝像機覆蓋區域。右:雷達覆蓋區域

路邊數據通常來源於車牌識別攝像機,包括車牌和車輛類型的圖像等,這些數據通過加密後部分或完全傳輸到中央數據伺服器。但這些數據在不進行分析的情況下,只能算原始信息,價值並不大。

我們可以利用數據挖掘工具來訪問車牌識別的資料庫,數據挖掘工具可通過使用地圖,圖表和圖形等工具直觀地將監控區域內的事件,地點,車輛和人員之間發生的事串聯起來,組成整個事件的圖片證據鏈條。最後功能強大且完全可擴展的後台系統進一步完善了多感測器融合系統收集數據之後所要進行的工作。(編者按:這類似於海康威視的雲圖交通/4KS或者高新興的立體雲防體系,但海康和高新興的主要數據來源是基於視頻)

該系統每天大概接收處理和存儲600萬條以上的數據,在交通領域,通過分析這些數據,評估路網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並組合成一個流程鏈,以確保交通管理單位可以準確識別出在路網中潛在的危險,並及時採取措施,保證安全暢通出行。

複雜項目實踐

與技術部門進行項目合作通常是企業實現複雜項目技術要求的先決條件,Jenoptik集團與德國宇航中心DLR合作的智能交通應用平台(AIM)項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AIM中,整個城市是以智能交通服務應用為重點的研發平台。AIM由交通監控和運行指揮等子系統等組成,這些系統用於監控區域內的交通狀況。AIM里其中一項技術實踐就是在德國交通最複雜的城市——不倫瑞克市區,在某些交叉路口對機動車,非機動車和行人進行實時檢測。這項實踐就採用了多感測器融合技術(激光掃描儀,雷達,視頻感測器)。

DLR在交叉路口的試點

在這裡,檢測機動車輛的子系統由單攝像機,24 Ghz雷達感測器和紅外線射燈組成。為了覆蓋整個區域並保證精準獲取區域內所有場景細節數據,這些部件被安裝在連接到路口的不同交通桿件上。

檢測行人和自行車的子系統利用立體攝像機技術,通過監控路口的交通場景來實現識別與統計。這個系統主要輸出與交通參與者相應場景的視頻數據。這些數據包含其在場景中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再結合既定的交通信號數據,交通管理者就可以全面了解當時的交通狀況。

目前,許多類似的項目已經在中東運行,並且正在進行組件的優化組合。正如Jenoptiks區域發展中心主任Adel Agha所強調的,「我們對滿足現場基礎設施需求的定製解決方案有著極大的需求。」

Jenoptiks最新的限速項目將被應用於世界上最長的海灣大橋——科威特市海灣大橋。該項目利用激光掃描儀在橋樑入口和出口處觸發覆蓋每條車道的監控攝像機,識別來往車輛的類型,再通過激光掃描儀為過往車輛生成多達11個不同車型的3D模型,從而實現每種車型的限速管理。

根據Adel Agha的說法,中東地區交通管理部門也迫切需要該系統來解決現有的交通管理問題。 他說,「除了超速和闖紅燈之外,那裡還存在其他交通違法的行為,比如車輛非法改裝,分心駕駛,開車打電話甚至亂拋垃圾等,目前也正在尋求解決方案。」這些現象最猖獗的地區在沙烏地阿拉伯西部城市的街道路口,車輛通過路口時經常會出現闖紅燈,跨越多條車道等現象。

在吉達某個十字路口,路口之間的通行面積為105 x 50m,有一個足球場大小,路口配備了攝像頭,雷達感測器等設備,主要為了監控信號燈區域內所有違規行為。作為沙烏地阿拉伯交通違章自動監控(ATVAM)安全管理項目的一部分,該十字路口只是100個系統落地的路口之一。在這裡,交通管理部門還部署了大約60個固定和80個移動速度監測設備,主要用於收集違規數據,並上傳至後台系統進行進一步分析。截至目前,吉達,麥加和麥地那地區的交通控制中心平均每天需要處理84000起交通違規事件,最多可達到14萬起。

文/國際智能交通 譯/梁蘭春

===關於智慧交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慧交通 的精彩文章:

世界交通運輸大會智慧交通方面精彩發言摘選

TAG:智慧交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