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外國人眼中的康熙:自信的帝王,淵博的學者

外國人眼中的康熙:自信的帝王,淵博的學者

原標題:外國人眼中的康熙:自信的帝王,淵博的學者


清朝統治中國之初,正值西方世界文藝復興運動方興未艾之時。科學的進步與文化的繁榮,推動西方文明迅速超越東方文明。而東西方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交流也因而逐漸增多。尤其是康熙時代,開明自信的康熙開始了廣泛的外國交往,康熙帝亦成為第一個為眾多外國人所關注評價的皇帝。所以今且以外國人之眼光,來審視這位千古一帝的過人之處:


具有世界影響的《全球通史》稱:「康熙有理由這樣自信。他統治的大清帝國是世界上最強大、最富庶的國家,就連那些自命不凡的歐洲來訪者都不得不承認這一點。」「他在『康熙』這一年號下,統治中國60多年,並成為17世紀的偉大人物。同時康熙又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家,一位精細的管理者,一位淵博的學者」、「康熙曾有過幾回巡視,他不但視察公共工程、寬赦囚犯、聆聽民間疾苦,而且還親自審閱那些有志向的舉子的科考卷子。一位為此而吃驚的教士寫道:『康熙甚至會召見那些地位低下的勞工和農夫,並以一種友善可親的態度同他們交談,這使他深得人心。』也許是因為經常外出巡行,並能親臨下層,康熙學會了識別18個省中13個省的方言。」


而更具影響的《劍橋中國清代前中期史》亦稱:「玄燁是中華帝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統治者之一,他的統治時間不僅僅是最長的,而且也是最具有活力的,在中華帝國的歷史上更是最複雜的。也許同時他是冷酷而且粗心大意的,在判斷的時候會犯錯誤,但是他卻擁有敏銳的自我分析能力以及對帝國的使命感,這都標誌著他是少有的可以隨心所欲地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人。而且被眾多歷史學家所注意的是,康熙的統治可與俄國的彼得大帝以及法國的路易十四相媲美,而他們三人的共同特點標誌著前工業時代,傳統君主王權的最高階段」、「而且,康熙在很多事上,行事果斷,對於統治和文化做出了許多有益的事,而他的人品與品格則成為理解導致清朝秩序鞏固的眾多因素的入口點。」


1792年曾作為英國訪華全權特使,為乾隆祝賀八十大壽的英人馬嘎爾尼在其著述中寫道:「時至今日,正如耶穌會的傳教士們所講,康熙皇帝對科技有很濃厚的興趣,但無論如何他的後世子孫並沒有繼承他的這一優點,甚至也沒有繼承他的其他優秀品質與聰明才智;因為現在他們的國家政策與王室的虛榮感正在共同抵觸著我們所表現出的優秀傑出方面的一切事物,儘管他們毫不懷疑我們的卓越,但是他們還是沒有學習會如何利用這些。」正是這位特使,他在訪問乾隆時的中國後向英國議會寫出報告說:「中國是一艘破舊的大船,一百五十年來,它之所以沒有傾覆,是因為幸運地遇見了謹慎的船長,一旦趕上昏庸的船長,這艘大船隨時就可能沉沒。中國根本就沒有現代化的軍事工業,中國的軍事實力比英國差三到四個世紀」。


法國著名思想家伏爾泰評價其同期的康熙皇帝說:「北京的耶穌會教士,由於精通曆算而博得康熙皇帝的歡心,以致這位以善良仁慈、行高德美而馳名遐邇的君主,准許他們在中國傳教,並公開講授基督教義。」德國著名哲學家和數學家萊布尼茨也曾評價說:「現世皇帝康熙就是這麼一個空前偉大的君主。他對歐洲人頗懷好感,但起初還是不敢違法輔政臣僚的意願,以國家法規形式公開允准基督教在中國自由傳播。直到他親政之後,方才辦到這點。事實證明,正是康熙這一雄才大略才使得歐洲的技藝和科學更快地輸入中國。僅此而言,我認為康熙帝一個人比他所有的臣僚都更具遠見卓識。我之所以視他為英明的偉人,因為他把歐洲的東西與中國的東西結合起來了。」就連自宋以後開始輕視中國的日本人對康熙帝也極為尊重和推崇,他們組織翻譯了康熙的《聖諭》,並且尊稱康熙帝為「上國聖人」。


大清王朝開國之際的歷代君主都可謂雄才大略。其中,努爾哈赤、皇太極和多爾袞以馬上得天下,武力之功較之政治建設更為突出。唯有入關後之第二帝康熙,雖以沖齡即位,卻能於少年時即挫敗政治對手鰲拜,而後曾坐鎮北京取得了對三藩和沙俄的戰爭勝利,征服在台灣的漢族政權,創立「多倫會盟」之形式而聯絡和鞏固對蒙古各部的統治;並於其任內第一次以現代文明國家的方式,用條約形式確保清朝政府對黑龍江流域的領土控制。作為清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康熙不但顯示了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而且在治理天下時顯示了寬闊的胸懷和過人的能力。尤其是其能夠接受西方先進的科技和文化成果(雖然有論者以為其所以重視科技者不過用其為玩,下有專論),是以在康熙之朝,中華文明尚能煌煌於世界之林,可惜的是,因為清朝一族的文化局限性,康熙晚年,最終選擇了進一步的閉關鎖國與排除與世界的進一步接觸,終於導致其子孫最後被西方的洋槍洋炮所徹底懾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鏡像 的精彩文章:

伏波未是烈士

TAG:國史鏡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