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境外媒體廣泛轉發 《國際銳評:十年前拯救他們,今天他們過河拆橋》

境外媒體廣泛轉發 《國際銳評:十年前拯救他們,今天他們過河拆橋》

本文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國際銳評」6月24日刊播題為《十年前拯救他們,今天他們過河拆橋》的評論文章,多家境外媒體予以轉載。

25日,北歐時報網站、美洲商報網站、國際日報網站、歐洲華語廣播電台網站、非洲時報網站、歐聯華文網網站、哈薩克《實業報》官網、俄羅斯西伯利亞新聞網等多家境外媒體紛紛轉載。26日,香港《文匯報》《大公報》也刊發了這篇評論。主要報道內容如下: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發表題為《國際銳評:十年前拯救他們,今天他們過河拆橋》的評論文章。文章披露,美國商務部長羅斯近日在參議院作證時表示,美國對加拿大的鋼鐵貿易實際上是順差,但美國政府的策略是阻擋中國鋼鐵產品從其他享有關稅優惠的國家進入美國市場。他暗含的意思就是,美國是被迫對加拿大徵稅的。美國以莫須有的「國家安全」為理由對歐盟等國加征關稅,實際矛頭卻指向中國。

文章指出,羅斯等人的指責可以上溯到中國在2008年底採取的四萬億經濟刺激措施。的確,中國當時這個果斷的政策與今天的鋼鐵產能過剩有一定關係,但是,羅斯他們忘了又或許是故意裝傻,正是中國這一舉動拯救了全球經濟,包括陷入危機的西方經濟體。美歐、美加貿易糾紛到底應由哪一方承擔更多的責任?他們各執一辭,但是如果因為鋼鐵、鋁製品的糾紛而把最終的矛頭指向中國,實在有失公允,甚至是過河拆橋的卑劣行為。

文章進一步指出,人們如果了解十年前中國拯救世界的背景,就應用理性態度對待產能過剩這個問題。這是中國政府十年前四萬億投資所帶來的不可避免的負面效應之一。中國並沒有製造所謂「產能過剩」的意願,而且中國這幾年一直努力解決這個問題並取得明顯成效。

文章引用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中國削減鋼鐵產能超過1億噸。「十三五」期間,中國將壓減鋼鐵產能1-1.5億噸。中國僅2016年就重新安置了20.1萬鋼鐵工人,超過美國、日本各自鋼鐵就業的總人數,相當於歐洲鋼鐵就業總人數的60%多。中國在化解鋼鐵產能過剩方面,已經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

文章強調,至於所謂的鋁行業產能過剩,可以說是一個偽命題。因為目前鋁價已回歸到比較理性的狀態,基本能反映真實的供需關係。而且,目前鋁行業的開工率已經超過80%,有80%的企業都賺錢,相信沒人會認為這是一個產能過剩行業。更重要的是,中國鋁工業的發展完全以自身需求為主,對世界鋁工業是貢獻而不是打擊。

文章最後指出,對中國解決產能過剩的努力與成效,美國乃至不少西方經濟體的態度並不客觀。比如,根據中國加入WTO協定條文,中國應在加入後15年,也就是2016年底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但美國、歐盟、日本等選擇拒絕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理由之一就是所謂的產能過剩。當年中國用四萬億拯救了世界經濟,今天它不僅要承受個別副作用,還要承受當年受益者的橫加指責。這個世界公理何在?正義何在?

香港《文匯報》2018年6月26日刊發

香港《大公報》2018年6月26日刊發

北歐時報網站6月25日轉發

美洲商報網站6月25日轉發

國際日報網站6月25日轉發

歐洲華語廣播電台網站6月25日轉發

非洲時報網站6月25日轉發

歐聯華文網網站6月25日轉發

西非在線網站6月25日轉發

華人PT門戶網站6月25日轉發

日本華商網網站6月25日轉發

俄羅斯西伯利亞新聞網6月25日轉發

哈薩克《實業報》官網6月25日轉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央視一套 的精彩文章:

境外媒體廣泛轉發《國際銳評:美國挑起貿易戰激起全球公憤,「美國第一」不會成功》
世界盃第十個比賽日看點前瞻

TAG:央視一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