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前後喝水有學問,關係到減肥!
今日話題:
每一個人都知道,運動後不能大量喝水。
運動前能不能喝水?
運動中能不能喝水?
運動後該如何補水?
今天就來回答上述問題。
健身運動都是計劃運動,這給科學安排喝水提供了前提條件。
運 動 前:
先不說大汗淋漓的劇烈運動,即使沒有明顯出汗的溫和運動,也會增加水分的不感蒸發,因此,應該在運動前補充水分。
根據將要進行的運動項目,在運動前半小時到1小時額外補充水分,一般300~500ml。切記慢速補水,不可一次飲水過多。臨近運動不可飲水,以免引起胃部痙攣疼痛。
運 動 中:
短時間運動無需補水。運動超過1小時,且出汗較多,可在運動中適當補充水分。補水的原則是少量多次,而不是「口渴補水」。例如長途自行車運動或長距離登山、徒步活動,運動時間長,水分丟失多,要根據強度和出汗程度持續補水,例如每半小時補充30~50ml,而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咕咚咕咚」喝上一瓶。
運 動 後:
運動後的補水很講究。運動時呼吸加快,讓人「口乾舌燥」,即使不考慮水分丟失,也會產生「口渴」的感覺。而運動停止後特別是劇烈運動後出汗反而增加,更增加對水分的需求。
此時的補水需要注意
以下幾點:
1
待心率平穩後補水。
即使是口渴嚴重,也要等待3~5分鐘,待心率降至基本恢復後再飲水,以免加重心臟負擔。
2
小口緩慢補水。
運動大量出汗,丟失的不僅僅是水份,還有電解質,大量快速喝水可能導致電解質紊亂,引起「抽筋」、頭痛、甚至危及生命。曾有一名28歲的女子在馬拉松比賽後大量飲水而死於低鈉血症。
3
忌喝冷飲。
運動後全身血管擴張、血流加快,冷飲刺激導致機體特別是胃部血管痙攣,引發胃腸道功能紊亂。
4
不利於減肥。
運動出汗後,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水補充,機體會發出信號增加內生水的形成。所有的供能過程都會產生「內生水」,1g的糖、脂肪、蛋白質分解代謝分別產生0.6、1.0、0.5ml水。半小時以上的有氧運動後,機體開始主要靠脂肪分解供能,延遲補水利於運動後脂肪分解。因此,從減肥角度,建議運動結束40分鐘以後再補水。
特別提示:
?♀運動失水主要是汗液,不僅僅丟失水份,同時會丟失電解質,特別是鈉鹽。因此,運動中的補水不僅僅要補充「水份」,還要補充「鹽份」。目前有專門用於運動補液的功能性鹽水飲料,也可以自行補充淡鹽水。
?♂?如果進行專業運動,比如馬拉松、超長距離越野(如100公里越野跑)、自行車越野等,建議諮詢專家,科學補水、補鹽。
轉載是一種動力 分享是一種美德
劉明骨科及運動康復工作室
感恩有你,一路陪伴
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世界最能吃辣幾個國家,中國只能排第二,第一名連喝水都要放辣椒!
※女星減肥太拚命,馬思純7天不吃飯,鄭爽只喝水,但我就服霍思燕
TAG:喝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