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十個被面試經理人回顧,經理人到底缺什麼?

十個被面試經理人回顧,經理人到底缺什麼?

在高級人才事務所例行的每周五接待經理人求職換崗的溝通交流中,我們發現了以下幾個問題,希望它能夠給那些有願望去做合格經理人給予一些建議和指導,期望他們在企業溝通的時候有目標地去釋放自身的才能。

第一位,來面試了,自己的資料什麼都沒有,身份證也沒帶,他認為他給別人說說就行了。這樣的人能當經理人嗎?

第二位,做了8年管理工作,說自己完全具備綜合管理人才的能力,問他如何組織團隊,他說現在的老闆和現在的員工都太糟糕,老闆不象老闆,經理人不象經理人,所以他認為只有靠強壓手段,奴性用人。

第三位,見面先說自己多麼能幹,經理人多麼困難,老闆多麼虛偽,五年跳了四個單位,說自己寧可犧牲了,也不改變意志。

第四位,拿出了自己在國有企業幹了7年的中層管理者經驗,說自己希望找一個能讓自己衣食無憂的工作,月薪低於1萬不考慮。

第五位,曾經做過一個企業,當過老闆,結果破產了,現回頭來,認為自己能當一個理解老闆的經理人。

第六位,在等候和他談話的時候,迫不及待的向管理人員宣傳他的主張、他的經歷,認為自己的意志要很快的讓周圍人都必須接受。因為他過大的聲音,使對方不得不干涉他,不要喧嘩。

第七位,拿自己所有證件、個人資料,非常的完整,把自己的經歷也講得清晰準確 ,但是有一點,就是選擇老闆必須是大型企業,絕不給小老闆打工。

第八位,寫了一個關於企業管理流程項目的戰略企劃書,洋洋洒洒六萬多字,理論上確實有見地,但自己從來沒有做過總經理,他認為自己可以做一個總經理,而且必須做一個總經理。

第九位,在一個企業已經做了5年,認為自己遇到了天花板,自己需要新的平台、新的高度和新的事業通路,但他希望找到了穩定的企業,再離開原企業。

第十位,此人進門就說,我只有10分鐘時間,如果有好的工作我們就談,沒有好的工作,希望以後不要打擾我。

美國前總統肯尼迪有句名言:不要問國家為你做了什麼,而要想你替國家做了什麼。這句話,換個對象,放在經理人身上也是一樣的:不要問企業給了你什麼,而要想你替企業做了什麼。上述十位面談過的經理人,可能在某些領域他們是優秀的,但是做為一個卓越而優秀的職業經理人,他們在某些方面又是欠缺的。

第一、態度。決定我們生命質量的不是金錢,不是權力,甚至不是知識,也不是能力,而是心態。就個人而言,職業競爭表面上看是知識、能力、職位、權力、業績、關係的競爭,實質上卻是職業心態和人生態度。積極的心態是比黃金還要珍貴、還要稀缺的資源,態度是個人和企業競爭制勝的最核心、最根本的競爭力。

第二、責任感。先講一個關於「石匠」的故事。三個石匠在被問及「你在做什麼」的時候,第一個回答:「我在養家糊口。」第二個答曰:「我是本地區技藝最高超的石匠。」而第三個石匠眼中閃爍著理想的光芒,說:「我在建造一座大教堂。」第三個石匠才是職業經理人應該具有的境界。工作不僅僅是一個養家糊口的飯碗,工作也不僅僅是個人表現的舞台,工作還是一個平台,這個平台讓我們將責任感做為自己職業生涯進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勇擔責任需要誠實,誠實意味著敢於勇敢的面對真實的現實、面對困難、面對已經出現的結果。無論什麼工作,都不要找任何借口,去當誠實的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記住自己的責任;無論在什麼工作崗位上,都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執行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職業經理人必須暫時放棄個人的獨有理念,全心全意去遵循公司的價值觀念,必須讓自己的個人利益服從於公司的整體利益,以確保執行力有效的實施,這也是職業經理對企業的責任。

第三、敬畏職業。孔夫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無知者無畏,有畏者有為。一個有道德、有智慧、有作為的人,一定有所敬畏。敬畏職業,使得人在面對客戶以及交往的每一個人的時候,總是不卑不亢,每時每刻都保持自信陽光的狀態;在跟別人的相處中,總是能夠擔當責任,快樂的忍辱負重;在做事的時候,總是自動自發。因為他知道,最嚴格的標準是自己設定的,而不是別人要求的。敬畏職業,就會使得一個人擁有感恩的心態和包容的胸懷,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成長需要健康的環境和氛圍,更需要負面的打擊,所以在成長的過程中,他感恩一切,並且即使在別人對自己作出不客觀的評價的時候,依然能學會自我激勵和自我肯定,他知道,再卓越的人都是有缺陷的,而自己在包容別人的同時依然會竭盡所能,做到問心無愧,自己的能力一定會提高,經驗一定會豐富,而心胸也一定會更加開闊!

第四、自我管理。職業經理人必須具備良好的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的能力。職業經理人在普通人的理解里,他們是一群業績卓著極富感染力和領導力的人,其實那些只是非常表面化的東西。職業經理人,他們首先是一群目標非常明確的人,很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也必定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去哪裡,知道自己採取什麼樣的途徑來實現目標,為自己人生每一個階段設定了必須實現的目標,分階段分步驟實現。而且他們知道如何應對環境,如何根據變化了的環境修正自己的目標,增加了目標實現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成功與卓越不是一蹴而就的,應當從工作本身找到快樂和滿足,對做的事情越是喜歡,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職業經理人走向卓越、成功也不是朝夕之事,需要不斷的磨鍊、捶打、拾遺補缺。經理人到底缺什麼,請各位經理人一日三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部經理人 的精彩文章:

龍莎:如何規劃你的下一個十年

TAG:西部經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