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非選擇題解題秘籍 專項練習

非選擇題解題秘籍 專項練習

1.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據地質考察研究,倒淌河在13萬年前流入黃河,而如今則注入青海湖。

野生黑枸杞因含有豐富的天然花青素而成為延緩衰老、預防癌症的天然食品,其價格昂貴,被稱為名副其實的「軟黃金」,主要出產於青海柴達木盆地。

西寧地區流行一首歌謠:「古城氣候總無常,一日須攜四季裝。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1)指出倒淌河流向變化對青海湖湖水鹽度的影響,並運用水循環原理分析其成因。

(2)根據黑枸杞分布區的自然環境特徵,分析其生長習性。

(3)簡述歌謠中描述的自然環境特徵形成的主要原因。

【答案】(1)鹽度由淡變咸(增大):3萬年前因其注入黃河,地表徑流把青海湖的鹽分帶走;如今注入青海湖,鹽分隨地表徑流匯入而不斷積累;又因氣候乾旱少雨,蒸發旺盛,湖水逐漸變咸。

(2)當地氣候乾旱少雨,說明其耐旱;當地光照充足,說明其喜光;當地冬季氣溫低,說明其耐寒;當地有較多鹽沼分布,土壤中鹽分含量較高,說明其耐鹽鹼。

(3)海拔高,大氣稀薄,晝夜溫差大;地勢起伏大,植被呈現出垂直分布規律:白天升溫快,易形成對流雨;夜晚降溫快,易凝結成霜。

【解析】(1)鹹水湖的成因是蒸發旺盛,同時湖水的外泄途徑少,導致鹽分不斷積累而成。倒淌河由注入黃河變為注入青海湖,使得青海湖缺乏了鹽分外泄途徑,故而鹽度進一步增高。

(2)柴達木盆地海拔高,且深居內陸,氣候乾燥,光照強,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較大,土壤含鹽量高。所以,說明黑枸杞耐寒,喜光,耐旱,耐鹽鹼。

(3)歌謠表達了當地晝夜溫差大,自然特徵的垂直變化及白天暴雨,夜間霜凍等自然地理現象。一方面是由於當地地勢起伏大導致的垂直差異,一方面是由於海拔高,大氣稀薄導致的晝夜溫差大,白天氣溫高形成對流雨,夜晚氣溫低形成霜。

考點: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

2.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密西西比河匯聚了發源於落基山東坡、阿巴拉契亞山西坡和北部冰區南側的共約250多條支流,在中下游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之一—密西西比河平原,平原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十九世紀中期,人們逐漸在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大平原上定居下來,形成以畜牧業為主的經濟,一直延續到十九世紀八十年代,這時恰逢一個較長的濕潤周期,而且當時的小麥價格又很高,於是許多天然牧場被開墾為農田,但好景不長,又出現了乾旱年,使得這些農場無利可圖,於是只有廢棄撂荒,等到又一個濕潤年到來時,又照舊循環一次,釀成了巨大的災害,最典型的就是三十年代的「黑風暴」。從那以後,當地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使該區域農業生產逐步穩定下來,並成為美國的「麵包籃」。下圖為密西西比河水系分布示意圖。

(1)描述密西西比河的水系特徵。

(2)分析密西西比河平原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的原因。

(3)歷史上人們在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大平原上不斷擴大土地的開墾面積,導致了惡性循環,請分析惡性循環形成的過程。

(4)為了穩定大平原的農業生產,你認為當地政府採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1)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灣,流程長,流域面積廣,支流眾多,呈(不對稱的)樹枝狀(羽狀)水系。

(2)平原沉積環境穩定;支流攜帶大量泥沙進入平原之後,因流速減緩沉積下來。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在密西西比河平原形成深厚的土層,河流(從森林、草原)攜帶的泥沙富含養分;密西西比河流域夏季暖濕,冬季寒冷,年較差大,利於土壤中有機質的積累,因此土壤肥沃。

(3)濕潤年份草場被開墾為農田,遇到乾旱年份,被撂荒的土地上,草原植被很難恢復,使土地裸露,抗蝕力減弱,一旦遇到大風,表土被剝蝕,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質量下降(或土地沙化);等到下一個濕潤年到來,又會去開墾新的天然草場,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4)調整農業結構,鼓勵農民退耕休牧,還林還草(或建設防風林帶);大力發展節水灌溉(例如噴灌);加強天氣預報,提前防範;提高農耕技術,不同播種期作物間作、套種和作物留茬;實施免耕、淺耕等耕作方式;施用化肥和農藥等。

【解析】(1)河流的水系特徵應從河流長度、流向、流域面積、支流數量及其形態、河網形態、密度、落差或峽谷分布、河道的寬窄、彎曲、深淺等方面進行分析。讀圖可知,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灣,流程長,流域面積廣,支流眾多,呈(不對稱的)樹枝狀(羽狀)水系。

(2)密西西比河平原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的原因要結合流水沉積作用以及土壤有機質來源從土層厚度、土壤有機質兩方面分別進行分析。從土層深厚來看,由於密西西比平原沉積環境穩定;支流攜帶大量泥沙進入平原之後,因流速減緩沉積下來。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在密西西比河平原形成深厚的土層。從土壤肥力來看(即有機質來源),河流(從森林、草原)攜帶的泥沙富含養分;密西西河流域夏季暖濕,冬季寒冷,年較差大,利於土壤中有機質的積累,因此土壤肥沃。

(3)在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大平原上不斷擴大土地的開墾畫積惡性循環形成的過程,需要結合材料以及自然環境整體性從人類活動的不合理開墾導致生態環境破壞,進而進一步破壞環境角度分析。濕潤年份草場被開墾為農田,遇到乾旱年份,被撂荒的土地上,草原植被很難恢復,使土地裸露,抗蝕力減弱,一旦遇到大風,表土被剝蝕,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質量下降(或土地沙化);等到下一個濕潤年到來,又會去開墾新的天然草場,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4)為了穩定大平原的農業生產,當地政府採取的措施要從農業結構調整及擴大農民收入,改善生態環境角度遏制惡性循環角度分析。具體包括調整農業結構,鼓勵農民退耕休牧,還林還草(或建設防風林帶);大力發展節水灌溉(例如噴灌);加強天氣預報,提前防範;提高農耕技術,不同播種期作物間作、套種和作物留茬;實施免耕、淺耕等耕作方式;施用化肥和農藥等。

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被覆蓋度是指某一區域植物(包括莖、葉、枝)垂直投影面積與該地域面積的比率,氣候、地形、人類活動都顯著影響覆蓋度的變化。寧夏位於黃土高原西北,南高北低,山地跌起,平原錯落,植被類型、氣候特徵、農業活動差別較大。左圖為寧夏區域劃分示意圖,右圖示意寧夏不同區域植被覆蓋度的年際變化。

(1)分析南部山區植被覆蓋度較高的原因。

(2)寧夏植被覆蓋度也會隨季節變化而變化。推斷寧夏植被覆蓋度隨季節的變化特點並說明理由。

(3)描述賀蘭山東麓植被覆蓋度的年際變化特點並解釋原因。

【答案】(1)南部山區緯度較低,位於東南季風的迎風地帶,水熱條件較好,利於植物生長,所以植被覆蓋度高。

(2)季節變化特點:(春)夏季植被覆蓋度較高,(秋)冬季植被覆蓋度較低。理由:該地地處溫帶大陸性氣候區,自然植被以溫帶草原、溫帶荒漠、山地落葉闊葉林為主,(春)夏水熱條件較好,植被生長較好,植被覆蓋度較高;當地農作物春種秋收,一些地區(春)夏季有農作物生長,植被覆蓋度較高,(秋)冬季農作物已收穫,植被覆蓋度降低。

(3)特點:年際變化很大(或1997年最大,2004年最小),總體呈下降趨勢。原因:受氣候條件和人類活動影響賀蘭山東麓植被覆蓋度的年際變化很大(或降水較多或春夏氣溫較低的年份賀蘭山東麓植被覆蓋度會較高,相反會較低);人類過度開墾、過度放牧導致荒漠化加劇,使植被覆蓋度降低。

【解析】(1)寧夏南部山區植被覆蓋度較高的原因要結合影響植被覆蓋率的因素(氣溫、降水)等角度分析。南部地區緯度低,氣溫高,且位於東南季風的迎風坡,降水多,所以植被覆蓋度高。

(2)寧夏植被覆蓋度隨季節的變化特點並說明理由需要結合不同季節的水熱條件對植被生長的影響角度分析。夏季氣溫高,水熱條件好,而冬季氣溫低,降水少,農作物也已經收穫,所以夏季植被覆蓋度高於冬季。

(3)賀蘭山東龍植被覆蓋度的年際變化特點要結合上右圖從整體變化及極值角度敘述。讀圖可知,整體變化大,尤其是在1997年最大。解釋原因要從氣候變化及人類活動對植被覆蓋度的影響角度分析。受氣候條件和人類活動影響賀蘭山東麓植被覆蓋度的年際變化很大,比如降水的年際變化影響植被覆蓋度,同時人類過度開墾、過度放牧導致荒漠化加劇,使植被覆蓋度降低。

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百香果,原產安的列斯群島(西印度群島中部島嶼),生於海拔180—1900米的山谷叢林中,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30℃,一般在不低於℃的氣溫下生長良好,到﹣2℃時植株會嚴重受害甚至死亡,年平均氣溫18℃以上的地區最為適宜種植,一般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之間且分布均勻的條件下百香果生長最好,百香果較耐旱。

廣西北流市是綜合性農業區,最近十來年建設發展生態家園,創匯型和加工型農業已佔主導地位。據阿里數據最新統計,北流百香果目前已佔整個線上百香果銷量的76%,銷售佔比逐年上升,暢銷全國。該地還不斷進行技術改良,改良後的新品種表面更光滑,含糖量比其他品種高2度,整體提升了品質。

北流市歷史悠久,已有1400多年歷史,是古代南方水上絲綢之路,但20世紀60年代以來,北流江「絲綢之路」的地位逐漸喪失。下圖為南方部分區域圖(左圖)和北流河部分流域地形圖(右圖)。

(1)分析北流市能夠種植優質百香果的氣候條件。

(2)闡述北流市百香果能夠大量銷往北方市場的原因。

(3)推測北流河南方「水上絲綢之路」衰落的原因。

【答案】(1)緯度低,晴天多,光照強;谷地地形不易散熱,高大山脈阻擋冬季風,熱量豐富;生長季節,晝夜溫差大,有利於有機質的積累;降水適宜。

(2)有利的氣候條件,自然生長,品質優,價值大;熱帶稀有水果,北方地區市場需求量大;有鐵路、公路經過及保鮮冷藏技術的發展便於外運。

(3)水路交通的不便;陸路交通的不斷發達(新的交通運輸方式的興起);水電站大壩將北流河攔腰截斷(水電站的新建);其他地區經濟的發展北流地區地理位置的優勢不再突出。

【解析】(1)百香果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30℃,北流市能夠種植優質百香果的氣候條件,可以從當地的緯度、熱量、光照、溫差、降水等方面回答。

(2)北流市百香果能夠大量銷往北方市場的原因,可以從品質優、價值大、北方地區市場需求量大、交通便利、保鮮冷藏技術發達等方面回答。

(3)北流河南方「水上絲綢之路」衰落的原因,可以從水路交通不便、陸路交通的不斷發達、水電站大壩將北流河攔腰截斷等方面回答。

5.閱讀圖文資料,回答相關問題

沙烏地阿拉伯面積約222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800萬。經濟以石油為支柱,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已成為世界上人均國民收入最高的國家之一。沙特十分重視農業發展,農業已成為僅次於石油工業的第二大產業,小麥單產已突破世界記錄,不但實現了糧食自給,還可出口。這不能不說是創造了沙漠中的一大奇蹟。然而有趣的是,這個被沙子包圍的國家卻要從澳大利亞進口沙子和駱駝。

讀下圖,艾卜哈一年四季涼爽宜人,從而成為沙特難得的避暑勝地,被譽為「紅海岸邊的夏都」

(1)從熱力環流的角度,分析艾卜哈成為沙烏地阿拉伯的避暑勝地的原因。

(2)評價沙烏地阿拉伯發展農業生產的條件。

(3)簡述該國採取了哪些農業發展措施創造了沙漠中的奇蹟。

(4)推測沙烏地阿拉伯要從澳大利亞進口沙子和駱駝的原因。

【答案】(1)艾卜哈西鄰紅海,位於高原山地,地勢高;白天山坡上氣溫高、氣壓低,紅海蒸發的水汽沿山坡上升並受到山谷的誘導,容易形成雲雨天氣,削弱了太陽輻射,氣溫較低;夜間山坡降溫快、氣壓升高,氣流下沉,且夜間吹陸風,艾卜哈上空水汽減少,大氣逆輻射弱,降溫快,氣溫較低。

(2)有利條件:石油生產大國,有雄厚的資金用於農業投資;不利條件:境內主要是大沙漠和高原,可耕地很少;氣候乾旱、降水稀少,水源短缺。

(3)政府利用石油資金採取價格補貼政策,大力投資農業;努力擴大耕地面積;解決農業用水問題,如:大力加強水利工程的建設,海水淡化,推廣高效節水技術等;改變農業生產結構;採用先進生產技術,培養專門人才。

(4)進口沙子的原因:沙漠里的沙子顆粒過細;沙子中黏土的含量比較高,這些黏土成分會極大地降低混凝土的強度;沙漠里沙子是不能直接當建材用的。

進口駱駝的原因:在沙烏地阿拉伯,駱駝主要是食用,而駱駝數量正急劇減少;澳大利亞對於駱駝的需求少,駱駝在野外繁衍力特彆強,而且沒有天敵,數量與日俱增,「駱滿為患」,這些野生駱駝破壞植被,糟蹋莊稼,影響交通,給牧區和農業區居民造成嚴重影響。

【解析】(1)熱力環流是地面冷熱不均引起的空氣環流,從熱力環流的角度分析艾卜哈成為沙烏地阿拉伯的避暑勝地的原因,實際是考查海陸風;從圖中可看出艾卜哈位於紅海東側的高原上,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形成海陸風,白天山坡上升溫快氣溫高、氣壓低,風從紅海吹向陸地,氣溫較低;夜間山坡降溫快,氣溫較低。

(2)農業生產的條件可從自然條件(地形、氣候、土壤、水源)和社會經濟條件(勞動力、技術、市場等)方面來分析,評價類試題要從有利和不利兩個方面來回答;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沙烏地阿拉伯是熱帶沙漠氣候,氣候乾旱降水少,水源短缺,境內是大沙漠和高原,耕地面積小,是其發展農業的不利條件;但沙烏地阿拉伯是著名的石油生產國,資金雄厚,是農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3)由材料可知該國是熱帶沙漠氣候,發展農業首先要解決水源問題,沙漠面積大,在解決耕地問題;同時發展農業離不開人才和技術;該國是石油國家,資金雄厚,可用於補貼農業生產,首先解決農業用水問題,大力加強水利工程的建設,海水淡化,推廣高效節水技術等;努力擴大耕地面積;引進先進生產技術,培養專門人才等。

(4)沙烏地阿拉伯要從澳大利亞進口沙子和駱駝的原因考查的是學生的見識,沙烏地阿拉伯的沙漠里的沙子顆粒過細,不能直接當建材,因此要從澳大利亞進口較粗的沙子;沙烏地阿拉伯的駱駝以食用為主,數量正急劇減少,因此要從澳大利亞進口。

6.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雲南烏蒙山主峰之一的大山包(下圖左),海拔3100米左右,這裡夏季芳草遍野,草原一望無際,冬季則山舞銀蛇,雪霧瀰漫。大山包山上分布著眾多的海眼(出露地表的泉眼),即使在冬季也不幹涸(下圖右)。

黑頸鶴主要以植物的根莖葉、水藻和小魚為食,主要繁殖在青藏高原,每年9月黑頸鶴便會成群結隊地南遷到大山包越冬。大山包濕地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每年黑頸鶴降臨高原就會帶來瑞雪。

(1)根據「海眼形成示意圖」,描述海眼形成的過程。

(2)分析黑頸鶴降臨高原就會帶來瑞雪及海眼冬季不幹涸的原因。

(3)分析黑頸鶴遷徙至大山包越冬的主要原因。

【答案】(1)大山包的岩層由兩層不同性質的岩石組成,上層玄武岩孔隙多,能夠儲存地下水,下層花崗岩緊緻堅固,能夠阻隔水分流失,地下水受重力作用下降,並通過岩石裂隙出露地表,形成海眼。

(2)冬季,北半球的西風氣流在南移的過程中遇到了青藏高原的阻隔,其中的南支西風氣流沿著青藏高原的南緣向東移動,沿途攜帶大量水汽,在雲貴高原遇到南下的冷空氣,容易產生降雪,每年冬季黑頸鶴正是藉助這支西南風從青藏高原一路乘風而來,伴隨著暖濕氣流抵達大山包,因此人們把黑頸鶴視為帶來瑞雪的神鳥;正是因為這裡冬季的降水比較豐沛,為地下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補給,海眼冬季也不幹涸。

(3)大山包冬季溫度較高;草場寬闊,草甸沼澤星落棋布,水草豐盛,有充足的食物;海眼為其提供充足且優質的水源;國家建立了自然保護區,人類活動影響小。

【解析】(1)從「海眼形成示意圖」中可看出,大山包的上層岩石為玄武岩,玄武岩為噴出型岩漿岩,特點是有氣孔,能儲存地下水;大山包的下層岩石為花崗岩,花崗岩為侵入型岩漿岩,質地細密緊緻,是不透水層;地下水在重力作用下不斷下滲,受花崗岩的阻隔,在岩石裂隙處出露地形表,形成海眼。

(2)黑頸鶴降臨高原就會帶來瑞雪的原因考查的是影響降水的因素,應從大氣環流的角度來分析;冬季北半球的西風氣流在南移的過程中遇到了青藏高原的阻隔,其中的南支西風氣流沿著青藏高原的南緣向東移動,沿途攜帶大量水汽,在雲貴高原遇到南下的冷空氣,容易產生降雪;由材料「黑頸鶴主要繁殖在青藏高原,每年9月黑頸鶴便會成群結隊地南遷到大山包越冬」可知,每年冬季黑頸鶴正是藉助這支西南風從青藏高原一路乘風而來,伴隨著暖濕氣流抵達大山包,因此人們把黑頸鶴視為帶來瑞雪的神鳥;由材料「冬季則山舞銀蛇,雪霧瀰漫」可知,該地冬季的降水多,地下水補給多,因此海眼冬季不幹涸。

(3)黑頸鶴遷徙至大山包越冬的原因可從氣候、食物、水源、人類活動等方面來分析;從圖中可看出大山包緯度較青藏高原低,海拔也較青藏高原低,因此冬季溫度較高;由材料可知大山包草場寬闊,有充足的食物;海眼冬季不枯,為其提供充足且優質的水源;且大山包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人類活動影響小。

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拉斯加半島位於白令海、北冰洋與阿拉斯加灣之間,阿拉斯加灣是阿拉斯加半島最大的海灣,這裡是世界上十大漁場之一,漁業資源豐富。阿拉斯加半島終年受阿拉斯加暖流和極地太平洋氣團影響,氣候具有海洋性特徵:1月氣溫℃左右,7月氣溫在10—14℃之間,年降水量達100~3000mm。植被以草甸和針葉林為主。下圖示意美國阿拉斯加半島等高線分布圖(單位:m)。

(1)據圖說明阿拉斯加半島地形差異對河流流向的影響。

(2)分析阿拉斯加灣沿岸漁業資源豐富的原因。

(3)據圖說出阿拉斯加半島針葉林的分布特點並分析其原因。

【答案】(1)地勢東部高西部低,河流幹流自東向西流;地勢北部高中部低,幹流北側支流由北向南流;地勢南部高中部低,幹流南側支流由南向北流。

(2)阿拉斯加灣入海河流帶來營養鹽類,大陸架寬闊,水域較淺,光照較充足,浮游生物多,魚類餌料豐富;沿岸有阿拉斯加暖流,水溫高且變化小,利於魚類生長發育;阿拉斯加灣海岸曲折,多峽灣,利於魚類產卵和安全庇護。

(3)特點:主要分布在阿拉斯加半島西南沿海和中部河流沿岸。

原因:阿拉斯加半島西南沿海緯度和海拔相對較低,氣溫高,迎風海岸降水較多;半島河流沿岸地勢較低,氣溫高。

【解析】(1)地形差異對河流流向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地勢高低對河流幹流、支流流向的影響,圖中河流幹流為東西向,東部等高線數值大於西部,可知幹流自東向西流;同理可知,中部低、南北高,支流分別由北部和南部匯入中部。

(2)漁業資源豐富的原因,主要圍繞魚類生存所需的餌料、溫度環境、生存空間等方面入手。魚類餌料主要是浮游生物,浮游生物生長依靠大陸架淺海充足的光照,入海河流、洋流交匯和上升流獲得營養鹽;由材料可知,沿岸有阿拉斯加暖流,水溫高且變化小,利於魚類生長發育;峽灣等較為安全的生存環境能為魚類提供生長繁殖的有利條件。

(3)由圖中點狀的針葉林分布可得出其主要分布在阿拉斯加半島西南沿海和中部河流沿岸。針葉林為森林植被,其分布受到氣溫和降水等氣候條件的影響,據圖可知,阿拉斯加半島西南沿海緯度和海拔相對較低,氣溫高;由材料可知該半島終年受阿拉斯加暖流和極地太平洋氣團影響,迎風海岸降水較多;河流沿岸地勢較低,氣溫高。

8.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福建省莆田市是我國枇杷的主產區,常太鎮地處山間盆地,低山丘陵上遍種枇杷,號稱「中國枇杷第一鄉」。枇杷樹根系淺,枝繁葉茂,性喜溫暖,花期在11~12月,冬季低溫會影響開花結果。鋪設反光膜、放養土雞的做法在枇杷果園得到廣泛推廣。下圖為莆田市位置及枇杷園鋪設反光膜示意圖。

(1)分析常太鎮枇杷越冬條件好的自然原因。

(2)指出莆田枇杷樹遭受風災較嚴重的季節並說明理由。

(3)簡述果農在枇杷園鋪設反光膜對實現枇杷高產增收的作用。

(4)說明「枇杷樹下養土雞」對當地產生的社會經濟效益。

【答案】(1)緯度較低,太陽輻射較強;臨近水庫,冬季受水庫調節,氣溫較高;地處山間盆地,冬季受冷空氣的影響小,凍害少。

(2)夏秋季節。枇杷樹根系淺且枝繁葉茂,抗風能力差;夏秋季節多颱風。

(3)增強(太陽輻射)反射作用,改善樹冠下部的光照條件;提高冬季土壤溫度;防止水土流失;減少蒸發,保持土壤水分;抑制雜草生長。

(4)減少枇杷農藥化肥的使用量,減少土雞的飼料用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枇杷和土雞的品質,增加經濟效益;種養有機結合,改善農村經濟結構;增加就業機會,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生活水平。

【解析】整體分析:本題通過枇杷的種植考查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以及區域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措施。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社會經濟因素和技術因素。

(1)影響農業的自然因素有地形、氣候、水源、土壤。根據設問枇杷越冬條件好的自然原因,即從自然角度分析該鎮冬季氣溫較高的原因。讀圖該地緯度較低,接受太陽輻射多,冬季氣溫較高;從地形角度,該地為盆地地形,冬季受冬季風影響較小,氣溫較高;附近有水庫,水的比熱容較大,附近氣溫較高。

(2)根據材料枇杷的生長習性枇杷樹根系淺,枝繁葉茂所以易遭受風災,莆田市位於我國東南沿海,夏秋季節多颱風,所以夏秋季節遭風災嚴重。

(3)根據設問反光膜能使枇杷高產增收,主要作用原理為:反光膜能減少水分的增發,利於保持土壤墒情;冬季能起到保溫作用;反光膜能夠反射陽光改善樹冠下部的光照條件,利於光合作用,提高品質;同時可以減少雜草。

(4)土雞能夠食枇杷樹下害蟲,雞的糞便能夠作為肥料增強枇杷的肥力,從而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減少土雞的飼料用量,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種養結合,發展了多種經營,能夠提高經濟效益;延長產業鏈也能夠增加就業機會;形成良性生態循環系統,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居住條件。

9.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輻射強迫是指由某種溫室氣體(或其他因素)濃度變化所引起的向外紅外輻射量變化。全球氣候變化中不同因素對大氣溫室效應的貢獻可以通過輻射強迫來衡量。

人為產生的溫室氣體有:CO2、CH4(主要來自水稻種植等)、N2O(主要來自施肥後的土壤)、鹵烴等。氣溶膠是指固體或液體微粒穩定地懸浮於氣體中形成的分散體系,其中的硫酸鹽氣溶膠濃度與SO2濃度呈正相關,而SO2氣體主要來自燃煤。下圖示意1750—2005年人為產生溫室氣體和氣溶膠的輻射強迫。

(1)在本世紀初,大氣中CH4濃度上升幾乎停止,N2O的濃度在同時期內持續上升。分別說明其可能原因。

(2)說出氣溶膠產生的輻射強迫特點並說明其形成原因。

(3)分析溫室氣體和氣溶膠共同作用下可能產生的氣候效應。

(4)推測未來硫酸鹽氣溶膠氣候效應減弱的原因。

【答案】(1)CH4濃度停止上升可能原因是水稻種植的面積相對穩定;N2O濃度持續上升可能是農業施肥持續增多。

(2)特點:呈負值。

原因:氣溶膠懸浮於大氣中增強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提高大氣的反射率);氣溶膠可以起到凝結核作用,增加雲量(提高雲層的反射率),降低地表溫度。

(3)溫室氣體的輻射強迫為正值,增溫幅度大;氣溶膠的輻射強迫為負值,降溫幅度小;兩者共同作用下減緩地表溫度的上升。

(4)氣溶膠作用時間短;(能源利用技術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費結構調整等)未來SO2的排放量減少。

【解析】整體分析:本題通過溫室效應的原理考查圖文材料的獲取和解讀能力。根據圖文信息輻射強迫為正值時使大氣升溫,輻射強迫為負值時會削弱太陽輻射。氣溶膠輻射強迫作用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直接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另一個是作為凝結核增加雲層厚度,從而削弱太陽輻射。

(1)根據材料人為產生的溫室氣體中CH4主要來自水稻種植,所以CH4的濃度停止上升應和水稻田播種面積變化小相關;N2O主要來自施肥後的土壤,所以N2O的濃度上升表明農業施肥量增多。

(2)讀圖氣溶膠輻射強迫的兩種形式直接效應和雲反射效應都為負值,其原因是氣溶膠存在大氣中能夠增強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減弱太陽輻射;氣溶膠能夠增加雲量(作為凝結核使水分子凝結),提高雲層對太陽輻射的反射,從而減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降低地表溫度。

(3)根據材料輻射強迫正值使大氣升溫,輻射強迫為負值削弱太陽輻射使地表降溫。據圖溫室氣體輻射值為正值,使大氣升溫,氣溶膠輻射強迫為負值使地表降溫,共同作用使地表升溫幅度減緩。

(4)根據材料硫酸鹽氣溶膠濃度與SO2濃度呈正相關,硫酸鹽氣溶膠氣候效應減弱可能是SO2的排放量減少,同時讀圖氣溶膠氣候效應時間在數小時到數天之間,作用時間較短。

10.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菠蘿好光喜暖,喜濕怕澇,在氣溫24—27℃,年降雨量1000—1500mm生長最適宜,根系淺生好氣,喜疏鬆、富含有機質弱酸性土壤。菠蘿一般採取畦溝雙行式種植,常用的畦和溝共1.5m寬,畦面雙行單株排列。

廣東徐聞縣是全國最大的菠蘿生產基地,主要栽培品種是巴厘和無刺卡因,菠蘿產量佔到全國菠蘿總產量的40%以上,也製造了中國罕有的壯美景觀——「菠蘿的海」。近些年,徐聞縣大力發展「菠蘿經濟」,除了種植菠蘿之外,徐聞縣還發展了一定規模的菠蘿加工產業,將菠蘿加工成果汁、果酒、罐頭等。此外菠蘿的葉還可以做紡織材料,根可以提取菠蘿酶,加工成保健藥品和化妝美容品。

(1)從地理位置角度,評價徐聞縣發展菠蘿種植的氣候條件。

(2)分析菠蘿畦溝雙行式種植的優點。

(3)說明近些年徐聞縣大力發展「菠蘿經濟」的原因。

(4)從可持續發展和建設美好鄉村角度,請為徐聞縣「菠蘿經濟」進一步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

【答案】(1)徐聞縣地處低緯熱帶地區,光、熱資源充足;亞歐大陸東部,季風氣候,降水量大,滿足菠蘿生長期水分需求;但降水變率大,多旱澇災害;熱帶沿海地區,多颱風,(吹倒植株、吹斷果柄、扭折葉片,)影響菠蘿正常生長發育.

(2)畦面寬闊疏鬆,利於根系伸展呼吸;葉片伸展空間大,充分利用陽光;畦面雙行植株葉片擠壓,形成行間「自蔭」環境,減少畦溝雜草;溝槽地勢較低,便於排水;溝槽利於空氣流通,利於菠蘿生長;溝槽形成通道,方便管理與收摘.

(3)菠蘿生產量大質優,原料豐富;依託菠蘿資源,便於多樣產業發展;菠蘿及其製品用途廣,市場需求量大;水陸交通便利,便於產品外運;勞動力豐富;政策支持。

(4)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或引進優良品種,減少災害影響;打造品牌,提升菠蘿產品知名度,擴展市場;對菠蘿產品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發展田園觀光等旅遊業和服務業,優化產業結構,實現多種經營;下腳料、葉渣再利用,提高資源利用率,保護環境。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區域農業區位因素的分析、農業技術的優點、區域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的措施的等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和相關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

(1)本題主要考查農業區位因素。氣候條件主要從光照、熱量、水分、溫差、自然災害等方面進行有利和不利兩方面進行分析。由材料分析可知,菠蘿好光喜暖,喜濕怕澇,徐聞縣地處低緯熱帶地區,光、熱資源充足;菠蘿在氣溫24-27℃,年降雨量1000-1500mm生長最適宜,徐聞縣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季風氣候,降水量大,滿足菠蘿生長期水分需求;但是由於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變率大,多旱澇災害;同時由於緯度較低,為熱帶沿海地區,多颱風,影響菠蘿正常生長發育

(2)本題主要考查農業種植方式的優點。由材料分析可知,菠蘿根系淺生好氣,喜疏鬆,採用雙畦模式,畦面寬闊疏鬆,利於根系伸展呼吸,而且葉片伸展空間大,可以充分利用陽光;同時畦面雙行植株葉片之間相互擠壓,可以形成行間「自蔭」環境,減少畦溝雜草;菠蘿喜濕怕澇,溝槽地勢較低,便於排水,同時溝槽利於空氣流通,能夠利於菠蘿透氣,利於菠蘿生長;另外溝槽形成通道,方便管理與收摘。

(3)本題主要考查區域農業發展的原因,主要從菠蘿種植條件和菠蘿加工條件,以及市場等方面進行分析。由材料分析可知,徐聞縣自然條件優越,菠蘿種植和生產量大,而且質優,為菠蘿加工提供了原料豐富;另外,該地依託菠蘿資源,便於多樣產業發展,促進第一產業與二三產業的相結合,加快區域經濟的發展,有才來哦分析可知,菠蘿及其製品用途廣,市場需求量大;該地水陸交通便利,便於產品外運,勞動力豐富,再加上國家和政府強有力的政策支持。

(4)本題主要考查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措施。可以從菠蘿種植和產業發揮在那兩方面進行分析。在菠蘿種植上,要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或引進優良品種,減少災害影響;在產業發展上一方面加大宣傳,打造品牌,提升菠蘿產品知名度,擴展市場;另一方方面要對菠蘿產品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同時將菠蘿種植以加工,與第三產業發展相結合,利用優勢,發展田園觀光等旅遊業和服務業,優化產業結構,實現多種經營;同時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將循環經濟滲透其中,下腳料、葉渣再利用,提高資源利用率,保護環境,促進區域經濟、生態和社會協調發展。

1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煙草喜溫暖,耐旱,不耐寒,生長發育的適溫是25—28℃,生長前期需水多,肥沃疏鬆的土壤及成熟期充足的日光是產生優質煙葉的必要條件。辛巴威擁有最適宜烤煙生長的氣候條件,以及全球同緯度獨一無二的花崗岩砂壤土,煙田被譽為世界「黃金煙田」,煙草種植歷史已有百年之久,首都哈拉雷是非洲最大的煙草市場。辛巴威煙草生產採用5年兩頭栽煙的輪作方式,即:煙草—玉米—牧草—牧草—煙草,以保障煙業可持續發展。辛巴威目前的煙草種植以小種植戶為主,他們多採用傳統的燃燒木材的方式烘烤煙葉。下圖為辛巴威圖。

(1)分析辛巴威煙草種植的有利自然條件。

(2)說明哈拉雷成為非洲最大的煙草市場的原因。

(3)指出辛巴威採用輪作方式種植煙草的地理意義。

(4)你是否贊同辛巴威大力發展煙草種植和加工業?請表明態度並說明理由。

【答案】(1)為熱帶草原氣候(或地處低緯度),全年氣溫較高;煙草生長季節為熱帶草原氣候雨季,降水較多;煙草收穫季節為熱帶草原氣候旱季,光照充足;位於南非高原,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適宜優質煙葉生長;花崗岩砂壤土廣布,土壤肥沃疏鬆。

(2)辛巴威煙草種植量大,質量好;世界市場需求量大;哈拉雷市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便利;交易歷史悠久,交易效率高。

(3)有效地保持和培肥地力;防止水土流失;抑制病蟲危害。

(4)贊同理由:當地有發展煙草種植的優越自然條件;能夠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增加當地居民收入;煙草加工可以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更好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等,不贊同理由:該地為草原氣候區,進一步開墾耕地,會破壞當地生態環境;小種植戶種煙技術落後,生產資料匱乏,影響煙葉的產量和質量;大量砍伐木材烘烤煙葉,會破壞當地生態環境;辛巴威經濟技術水平低,煙草加工能力有限。

【解析】(1)種植業發展的自然條件,主要從地形、氣候、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煙草喜溫暖,耐旱,不耐寒,生長發育的適溫是25—28℃。辛巴威為熱帶草原氣候,地處低緯度,全年氣溫較高,熱量條件適宜。生長前期需水多,肥沃疏鬆的土壤及成熟期充足的日光是產生優質煙葉的必要條件。辛巴威煙草生長季節為雨季,降水較多。煙草收穫季節為旱季,光照充足。位於南非高原,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適宜優質煙葉生長。花崗岩砂壤土廣布,土壤肥沃疏鬆。

(2)辛巴威被譽為世界「黃金煙田」,煙草種植量大,質量好,世界市場需求量大。首都哈拉雷是非洲最大的煙草市場,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便利。煙草種植歷史已有百年之久,交易歷史悠久,交易效率高。

(3)辛巴威採用輪作方式種植煙草,即煙草一玉米一牧草一牧草一煙草,能有效地保持和培肥地力。利於防止水土流失,抑制病蟲危害。有利於保障煙業可持續發展。

(4)從經濟因素分析,辛巴威有發展煙草種植的優越自然條件,大力發展煙草種植和加工業,能夠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增加當地居民收入。煙草加工可以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更好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等,所以贊同。從生態環境角度分析,該地為草原氣候區,進一步開墾耕地,會破壞當地生態環境。目前的煙草種植以小種植戶為主,小種植戶種煙技術落後,生產資料匱乏,影響煙葉的產量和質量。多採用傳統的燃燒木材的方式烘烤煙葉,大量砍伐木材烘烤煙葉,會破壞當地生態環境。辛巴威是發展中國家,經濟技術水平低,煙草加工能力有限。所以不贊同。

木子地理園

地理愛好者的家園

歡迎關注 | 分享

每天進步一點點

感謝支持!請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子地理園 的精彩文章:

TAG:木子地理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