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後廚為什麼不歡迎女性?

後廚為什麼不歡迎女性?

在一家知名高檔牛排餐廳,阿明常常把約會地點定在這裡。因為這裡,不僅牛排鮮嫩美味,而且還可以看到美女廚師在面前進行精彩的花式鐵板燒。而阿明每次邀約同伴,告知他們這裡都是女廚師時,同伴都會詫異:「真的嗎?」彷彿長見識了一樣。

中餐廚房鮮見有女性

一提起廚師,人們潛意識裡往往會想起是男性。明明自己能夠接受家庭主婦在家做飯,能夠接受自己的媽媽或奶奶做飯好吃,但在外面一聽到「女廚師」三個字,卻會感到詫異。這,讓人感到毫無邏輯卻又真實存在。

在廚師界,女性有多罕見?據《2015年廚師職業發展調查報告》顯示,在中國廚師里,僅有3.6%是女性。而在中餐熱菜里,女性的比例還要降低一大半。甚至隨便問及男廚師們,「你身邊有女廚同事嗎?」得到的,幾乎都是否定回答。

廚師可能是男性化最嚴重的行業之一。這一方面,也許與廚師特殊的工作性質有關——勞動強度大、節奏快、體力消耗巨大,同時帶有一定的危險性。尤其是強調「重度烹飪」的中餐,灼傷、燒傷的可能性更大。

另一方面,後廚的工作環境充滿「男性霸權」,也要求員工有「男子氣概」,很多女廚師為了融入後廚,不得不通過健身、剪短髮、接葷段子等方式「改造自己」,即便如此,女廚師的轉行率也遠高於同齡男性。

為什麼中餐廚師很少有女性?

在知乎網就有一個這樣的熱門話題。話題下,不少廚友出來作答,歸納原因大概有四點:

1、歷史遺留問題

烹飪在歷史上容易被視為女性化活動,因此男性專業廚師會刻意將自己的職業與家庭廚務區分開來,以體現自己的專業水準和社會地位。

2、 職業本身不受女性歡迎

烹飪是個體力活,尤其是中餐,廚具普遍比較重,刀工技巧和烹飪手法都具有一定危險性,中餐廚房油煙較重,對廚師的健康都有一定影響。

3、社會賦予女性的特別責任

廚房工作要求長時間和不定時工作, 而當今社會環境依然要求女性對家庭付出更多,這讓女性廚師們很難找到工作和家庭之間的平衡。

4、長期固有的環境氛圍對女性不待見

由於廚房長期以男性廚師為主,工作環境更適合男性,女性廚師在工作中可能產生各種不便,甚至遭受性騷擾或性別歧視等問題。

縱觀所有原因,不難發現,中餐廚房之所以鮮見女性,都是基於「女性更適合細膩、柔和、輕鬆的工作」這一點。

但除了廚師一職本身不受女性歡迎的因素外,一旦有女性選擇當廚師,其它的原因,都成為她們從廚路上影響或大或小的門檻。

女廚師狀告餐飲企業

2015年8月,女廚師高曉(化名)因被性別歧視而狀告廣東惠食佳經濟發展有限公司,直到2016年9月,二審後,才獲得法院支持她要求書面賠禮道歉的請求,成為了中國首例由法院判決支持賠禮道歉的就業性別歧視案件。

這無疑是「廚師性別歧視問題」的一大進步,至少讓用人單位不能以性別作為招聘標準。

但或許這種歧視,只是從明面上轉為了潛規則。因為這種對女性「就是不應該在油煙里幹活,就是翻不動鍋,就是做不來體力活……」等的刻板印象,仍然在影響著女性對廚師一職的選擇。

開庭當天,高曉拿著一張簡陋的紙,在法院門前寫下「我要做廚師」

「他1.8米高,跟不足1.6米的我比賽翻鍋,輸了」

在《舌尖3》上一炮而紅的90後面點師傅蔣露露,就是一位女廚師。她倒沒有見過同行之間對性別的歧視,但在烹飪學校,她卻見多了那些阻止女兒學習烹飪的家長。

「當廚師很累很辛苦的!你一個女孩子家哪有這麼多力氣折騰!」「你肯定做不來的,選點輕鬆的不好么?到時你會後悔的!」……

蔣露露

鐵板燒女廚師張筱諾,也默認中餐後廚里男性為主的情況:「我覺得也許是因為圈子不同,在中餐廚房裡也許真的是男性居多。因為他們覺得女生力氣小、體力也不行,幹活速度也不快,而且夏天常常汗流浹背的,女性會比較辛苦。」

「最重要是,如果掌勺的話,要圍著灶台,而且在用餐高峰期,要長時間、長頻率地顛鍋,女性怕是承受不住這麼大的負荷,確實也有性別之差吧。所以酒店掌勺一般都不會太想用女孩子。」

「在後廚,大大咧咧性格的女生還好,比較受歡迎,無論分配什麼活都可以干,但是難免有些女生有時會有點矯情,耍點小脾氣。大概這也是男廚師不喜歡和女孩子合作的原因吧。」

張筱諾

在知乎上獲得高贊的女廚友 Hu Mia 在回答上說:「關於廚師性別,在我看來就是個觀念問題。現在的局勢是男廚師佔大多數,女孩子家家混裡面,在很多人看來不太合適。我記得我剛跟我爸說我要去做廚師的時候,他反應很強烈啊!列了很多反對的理由,其中一條就是,『人家夏天都光個膀子晃來晃去,你在裡面像什麼樣子!』」

Hu Mia 在知乎上的回答

雖然說,這是出於對女孩的一種保護,但以性別作理由,這種觀念難道不是一種偏見?

在成為面點師傅之前,蔣露露的主攻方向其實是熱菜。中廚熱菜意味著什麼?就是在人們印象中女性無法勝任的體力活,尤其是上灶需要的顛鍋。

炒沙子,是廚師每天要練習的顛鍋基本功。蔣露露還記得,在學校時,有個1.8米高的大個子男生,要求和不足1.6米的自己比賽翻鍋炒沙子,結果是,這個男生輸了!

「只要是廚師,都是需要體力的,但力氣活,女性並不一定就做不到。選擇了當廚師,就意味著體力要夠,所以當廚師的女孩,力氣都不會小。」即使現在不做熱菜不上灶,但蔣露露作為面點師傅,常常也要一人扛起幾十斤的麵粉。

蔣露露

廚友 Hu Mia 還在知乎分享了自己的體力增值情況:「我入行三年,體重加了二十斤,都是肌肉啊~剛開始的時候推保溫車推不動,拉貨拉幾個西瓜也搬不下來,很多體力活都要可恥地賣萌求助,後來還是有心在練體力的,所有體力活都主動去做,三年下來至少人家男孩子能搬動的,我憋紅臉使使勁也還是能搞定的。」

所以,女生做不來體力活?別再把這種可笑的話掛嘴邊了。不管男女,只要選擇了從廚之路,都需要接受高強度的工作量和大消耗的體力;而不管面對任何工作和興趣,都需要你盡全力付出你的努力和熱情,才會收穫回報。

所以,是柔還是剛,都可以是女性。這是一種選擇,而不是一種本性。

Hu Mia 在知乎上的回答

「在這個環境里,被語言調戲是常態」

但除了這種「要被保護」的阻礙,在偏見下產生的,還有那些理直氣壯的「傷害」,這才最讓女廚師難以忍受。

曾在博古斯學廚的女廚師蔣尋,即使身處法國高等烹飪學校,也對這種傷害感受最深。

「我不敢妄言中國,但即便在法國這個高等教育普及並發生過女權革命的國家,廚房裡真正完成高等教育的 chef(廚師)也仍是寥寥無幾,大多數學徒從十幾歲就進廚房了,缺少和異性相處的機會,遇到不算難看的女同事,黃段子和偶爾的調戲捉弄那種初中男生玩的把戲,在幾十歲的 chef 身上也能見到。心大一點兒的女孩兒就算了,倘若心眼兒小,自帶貞節牌坊進廚房,真不是開玩笑,歐洲廚房裡最少一半的男 chef 放到美國去,恐怕都要因為性騷擾蹲幾年大牢。」

她說:「真正將女廚師趕出廚房的,是教育缺失導致的僵化的男權社會意識形態。」而這恰恰是性別歧視之所以大行其道的、最根深蒂固的理由。

法國廚師也會調戲女生

(圖片與本文無關)

除此之外,女性的自我看低,也在無形中強化了這種「男權社會意識形態」。

「最糟糕的是,連在廚房裡共同工作的女性之間,都經常上演精彩的狗血劇。這些女生,通常都非常不服輸,自認不比異性同僚差,往往從進廚房的那一刻開始,就鼓著一口氣要證明自己,她們努力讓自己與異性同事相似,將自己改造的非常男性化,標榜自己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鍋沉、不嫌刀重,更不會哭,身上帶著強烈的競爭性。我非常害怕和這樣的女同事共事,她們作為女性,在一整個弱勢群體遇到不公正待遇時,通常不僅不會意識到她需要幫助自己的同性爭取平權,恐怕還會互相攀比傾軋,落井下石,急於脫離自己女性弱勢的屬性。」蔣尋補充。

在法國的後廚,有些女廚也不會幫著女廚

(圖片與本文無關)

為什麼後廚不能接納女性?

中國那麼多廚師,只有3.6%是女性,難道真的只有3.6%的女生想當廚師嗎?還是在廚師這一行里,一直營造著讓女性難以生存與發展的環境?

為什麼要默默地接受這些偏見?為什麼不能在有女性對烹飪表現興趣的時候,不會再有人說:「玩玩就好了,不要當成職業,女生做不來的!」

為什麼不能在女性進入都是男性的後廚時,不再需要暗暗祈禱: 「希望這是個好廚房,可以尊重尊重我。」其實很多女廚師,都希望在自己做出一道佳肴後,被得知是女性時,不用再面對那些愚蠢可笑的嘴臉:「哇!居然是個女廚師!」……

其實很多女廚師,都渴望不用再面對一些有色眼鏡

實際上,那些可笑的以性別為由來限制人的情景,本就不應該存在與發生。只希望未來,每個人的成功或失敗,都不是因為性別,而是因為努力與付出;所有追夢路上的絆腳石,都不會再有性別因素。

如同西餐名廚劉萍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的話:

「廚師是一份需要腦力和體力勞動相結合的工作,沒有捷徑,只有反覆嘗試,才能達到理想要求。而考核一個人能否成為廚師的標準,從來都不是性別,只在於他們的能力與態度。」

同時她也告訴記者,在她看來,之所以會有女性不適合後廚的觀念,是因為過去廚房設備確實比較少、環境較差,很多工作都需要比較好的體力。「但到今天,隨著各種設備的引進,廚房中對體力的要求也在下降,尤其是在西餐和點心部。而女生在很多方面也有自己的優勢,比如更細心,擺盤更精緻等。」

寧波柏悅酒店行政副廚師長 劉萍萍

因此,別再說,廚房環境有多惡劣有多辛苦,多不適合女性了。隨著科技與餐飲行業的發展,廚房可能還需要更多的女性加入。

而女性獨有的特質,或許更能給餐飲帶來更多的豐富性與可能性。

中餐後廚真的不適合女生嗎?

對於這種狀況,

女廚師們怎麼看?

男廚師們,

你們又怎麼看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廚網 的精彩文章:

TAG:紅廚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