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個軍事奇才攻城掠地,最後卻輸在自己手裡

這個軍事奇才攻城掠地,最後卻輸在自己手裡

(⊙_⊙)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NO.589-法國地緣困局

作者:貓斯圖

製圖:孫綠 / 編輯:棉花

近現代歷史上的法國,戰績總是不怎麼令人滿意。在軍事上最令法國無盡回味的輝煌歲月,也只能追溯到拿破崙時代了。那個時候的法國,依靠拿破崙強大的個人能力和提前於其他歐洲老對手的改革,橫掃了整個歐洲。

但即使是那個法國令全歐洲聞風喪膽的年代,拿破崙最終還是在滑鐵盧功虧一簣,把法國的主導權拱手出讓了。這不僅讓法國人感到惋惜,全世界範圍內的拿破崙粉絲也都覺得很委屈。

法蘭西為什麼就是贏不了呢?

巴黎一城獨大

法國以巴黎為首都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在這個國家內,無論是從交通便捷度還是經濟發展潛力來看,大巴黎富有法蘭西色彩的一城獨大,自有其國情在此。

巴黎的城市首位度簡直無可比擬

古代社會沒有高速和高鐵,陸上運輸成本高、速度慢,大規模的物資調動都要走水路。而法國水系的走向對巴黎可以說是非常友好了。

塞納河從源頭開始就可以通航,在巴黎穿城而過;發源於東北方的瓦茲河也在巴黎不遠處匯入塞納河;由東向西的馬恩河則在另一頭接上了塞納河;南方來的約納河則併入瑟涅河,最終從南部匯入塞納河。整個法國北部的水網,全部在巴黎周邊匯合,巴黎成為北方中心也就順理成章。

要想拿住法國北方大平原

非巴黎莫屬

這個水系能夠影響範圍的極限,在巴黎南方的奧爾良。很幸運的是,奧爾良又是東西走向的盧瓦爾河沿岸的大城市,能夠把巴黎人帶到南方。但畢竟是換了一片河流流域,巴黎對他們的控制力比起北方大平原來就要弱很多。

巴黎與奧爾良合體之後

整個法國北方基本底定

這也是為什麼即使在百年戰爭期間英國最弱勢的階段,英國仍然能夠保有西部的波爾多、巴約訥、布雷斯特、瑟堡、加萊五個海港,並且藉助這一地區的貴族反擊法國。只是,比起巴黎隔一條河的統治,英國隔著大海的統治更不靠譜,所以百年戰爭中法蘭西人笑到了最後。

在法國統一的早期

各邊緣海岸、半島、流域仍有很強的獨立傾向

在此之前,凝聚了整個北方周邊力量的巴黎已經足夠強大。如果他們想的話,可以沿著漫長的羅訥-索恩河谷,走稍為困難些的陸路,進入東南方。那裡就是風景如畫的普羅旺斯,由於平原面積比較小,幾乎沒有還手之力。

如果巴黎能成功控制羅訥河流域

將因此打開德意志和義大利兩個更大的入口

大巴黎就按照這樣的路徑,完成了法國國內的大致統一,時間是15世紀中葉。從此以後,在中南部還有南特、圖盧茲、蒙彼利埃、馬賽、里昂這些地頭蛇城市,多少抗衡巴黎的一城獨大。而整個北方則是被巴黎榨乾的。

地方勢力還是不少的...

在利用巴黎的優勢地形完成了全國範圍的中央集權之後,法國人的心思開始活絡起來了。

六邊形國界的未來

翻開地圖就會看到,現代的法國是一個近乎六邊形的國家,三面靠海,三面靠陸地。六邊形的國境形狀對於法國非常重要,可以說法蘭西的興衰史就是圍繞著它奇特的國境線展開的。

六邊形的法國

三面陸地三面海洋

儘管法國統一了,但由於是由三個主要地區(北部、西部和南部)拼接起來的國家,三地對國家擴展方向的意見非常不統一。

西北部想要往大洋上發展。但巴黎很清楚,一旦讓諾曼人向北跨過了英吉利海峽征服英格蘭,很快就會和法國失去聯繫,甚至成為仇家。而從西部港口往未知大洋發展的計劃,又不符合法國人不見兔子不撒鷹的習慣。

你會發現,歐洲邊緣國家

尤其是島國或半島國家

其海外擴張更自然也更連續

法國雖然依靠國內資源擴張海外

卻難以持久且成本高昂

東南部想要往地中海發展,他們的主張確實也促使法國下決心打下了科西嘉島。但這個島在後來成為了法國最大的分裂因素,獨立運動一直到今天都沒有終結。而且地中海在當時已經被完全探明,這個小澡盆可裝不下法王膨脹的心。另外今天看來,法國南部人對地中海巨大興趣的後果,是馬賽成為了全歐穆斯林比例最高的城市。

在馬賽街頭做禮拜的穆斯林

而在六邊形的西南和東南的兩邊上,則分別是比利牛斯山脈和阿爾卑斯山脈。高聳的山樑天然成為了法國擴張的阻攔。無論是通過政治結盟還是軍事征服的方法,法國想要長久控制山那一頭的土地,都是很困難的。

相比貧瘠的伊比利亞

富饒的義大利才是地中海沿岸最寶貴的

然而法國數次入侵義大利

都難以在山的對面持久統治

在巴黎的眼裡,法國的施展空間,只有在東北部的平原上。

今天的法國東北部以萊茵河為界與德國劃地而治。在萊茵河的下游,則有盧森堡、比利時、荷蘭三國作為緩衝。但萊茵河並非不可逾越的障礙,事實上兩岸居民在民族國家出現之前在語言和習俗上都頗為相似。至於下游的低地平原,就更是一片模糊地帶,周邊大國都可以向這個地區投射影響力。盧比荷三國能在這種地緣形勢之下獨立建國,真是驚險。

如果沒有英國的長期干涉

法國很可能在王權時代吞併低地三國

擁有低地三國的法國

才可能在海洋上真正挑戰英國

既然東北部是一片開闊,法國很自然地在統一了這個六邊形的其他地區之後,向東北部人煙密集、文化混亂的地區進發了。

巴黎的強勢意見最終在國內爭論中佔據了上風。但他們忘記了,在統一全國的戰爭中樹立起來的自信心和戰爭套路,在對外征服戰爭的時候非常不好用。而且巴黎對大陸濃烈的興趣,讓法國在無意識中失去了成為海洋帝國的可能。

雖然法國邁出關鍵一步之前,過早統一帶來的人口膨脹催生了巨大的社會危機,甚至部分導致王室下台。可無論名為帝國還是共和國,法國在巴黎的指導下向東進發的趨勢是不可阻擋的。

法國的噩夢

法國是歐洲最早完成中央集權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完成民族認同的國家。拿破崙出生於科西嘉島,在血統上來說其實是個義大利人,但他卻願意為法蘭西效力並為了法國的利益侵略義大利諸國,可見國家認同的威力。

不過在封建國家向民族國家轉型的過渡階段,比起民族和國家這樣虛幻的概念,人們還是更願意效命於一個具體的個人。

這個人就是拿破崙。

拿破崙出生在南方,早年服役也是在南方,因此他一開始也對地中海興趣更大。他年輕時候最出名的兩大戰役——征服義大利和埃及,就是為了幫法國控制地中海的控制權。

穿越阿爾卑斯

要做漢尼拔第二

可一旦成為了坐在巴黎的領袖,拿破崙對東北方肥沃土地的興趣就開始顯現,與普魯士、奧地利、俄國和低地國家噩夢般的拉鋸戰就開始了。

在戰爭初期,法國有兩個方面的優勢:更多的兵力和更新式的戰術。

民族認同感能徵發更多的士兵,不僅巴黎周邊加入了戰爭,連馬賽人都唱著《馬賽曲》投奔三色旗了。所以拿破崙麾下隨時能找到10萬機動部隊,而其他國家動員的陸軍很少有超過5萬人的,何況人心還不齊。

呂德於1836年為巴黎凱旋門

製作一組高浮雕《馬賽曲》

而法國軍官也在18世紀中葉開發出了散兵戰術,讓法軍士兵化整為零,在山區和森林快速移動,包圍對手。與之對應的是其他國家傳統的線列戰術——一種被人戲稱為「排隊槍斃」的古老打法。

線列步兵

拿破崙本人在炮兵方面的非凡造詣,也讓法國在陸戰上獲得了巨大的優勢。

《刺客信條 大革命》中

還是炮兵時期的拿破崙

但戰爭,戰場上的技術是一方面,戰場之外的後勤補給是另一方面。拿破崙戰爭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個轉折點是遠征俄國時因寒冷天氣導致的後勤災難。但這些災難其實在法國人剛剛踏出國門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苗頭。

拿破崙從俄羅斯撤軍,由阿道夫·諾頓繪畫

首先,法國大革命期間,法國的國內經濟遭受了沉重打擊,已經沒法生產出足夠的商品供應國內市場。很多工業品,都要從擁有豐富殖民地資源的英國進口,而英國恰恰是他們最大的對手。

其次,從法國核心的大巴黎通往德國和低地國家的一路上,凈是些南北走向的河流,軍需物資很難橫向運輸。荷蘭人還動輒給法國人來個水淹七軍,向東北之路相當艱險。

巴黎雖然是法國的水運中心

但向東的道路上

一條條河流卻成為一道道障礙

第三,等拿破崙艱難的進入德語區和波蘭的時候,兩地密布的沼澤和森林又一次黏住了法國人的腳步。拿破崙對此心知肚明,因此在後方準備了大量馬拉車向前線運糧,但這遠遠比不上走水路的便捷。以至於時勢倒逼法國搞出了罐頭食品這個黑科技。

早期的罐頭還是用蠟封

法國人在國家統一戰當中屢試不爽的水運補給方式不靈了,他們也大大低估了往東北方向去的陸路運輸有多麼艱難。沒有給養的法國軍隊只能在佔領國當地橫徵暴斂,這又敗壞了革命軍的救世主形象,連當地平民都不願意和法國人合作了。

法國征服了很多土地

但是卻無法有效統治他們

這些地區與法國本土事實上脫節

使之要麼成為負擔、要麼成為敵人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英國控制了英吉利海峽到北海的水上通道,能經常騷擾法軍;俄國西部密集的水道正如巴黎周邊一樣發達,為沙皇提供了良好的主場優勢;奧地利和普魯士在佔領下不斷偷師法國人的陸軍技術;西班牙的平民階級則堅決抵制拿破崙欽點的政府……幾股力量都在暗自積蓄能量。

法國的征服之夢,註定不會實現。

拿破倫的大軍從俄國敗退,並在滑鐵盧一敗塗地,對於拿破崙來說是個人生涯的噩夢。而這一切對於法國來說,只是超越地緣控制邊界必然付出的代價而已。

1814年4月4日,拿破崙在

保羅德拉羅什的楓丹白露中退位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球知識局 的精彩文章:

葡萄牙就這麼輸給了摩洛哥?這不可能啊 | 地球知識局
美國大兵為什麼喜歡喝威士忌?

TAG:地球知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