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國白癜風患者逾千萬人 過半人青少年時期發病

我國白癜風患者逾千萬人 過半人青少年時期發病

金羊網記者 豐西西 通訊員 丁樂平

6月25日是世界白癜風日。白癜風是以皮膚粘膜「變白」為主要表現的皮膚病,其發病率為0.5%-2%。據中國醫師協會初步統計,我國白癜風患者已經超過1000萬人,且一半以上發生在青少年時期。

為了更好地關注白癜風患者,25日,南方醫科大學皮膚病醫院舉辦大型公益活動,讓醫生和患者面對面交流,幫助患者更加了解白癜風的治療。

因「天王」而設立

南方醫科大學皮膚病中西醫結合皮膚科主任、白癜風中心診療負責人羅光浦介紹,白癜風是一種常見的後天性限局性或泛發性皮膚色素脫失病。由於皮膚的黑素細胞功能消失引起,全身各部位可發生,常見於指背、腕、前臂、顏面、頸部及生殖器周圍,青年婦女居多。

白癜風患者中,不得不提的是天王巨星邁克爾·傑克遜,他並不是傳說中的漂白皮膚,而是一直受白癜風折磨。為了紀念他對流行音樂的共享,也為了讓更多人了解白癜風,將他去世的6月25日定為世界白癜風日,今年世界白癜風的主題就是:「消除誤解,並肩前行」。

工作壓力大也可導致白癜風

羅光浦說,白癜風引發的白斑從發病初始即為白色,白色程度較深,兒童發病和成人發病有所差異。兒童發病人群一般是親戚中有白癜風病史,屬於過敏體質,已經出現斑禿,有暈痣;20歲以後發病的白癜風患者,醫生往往要求他們做甲狀腺功能檢測,因為不少患者都是因為甲狀腺疾病而引起。此外,因風濕性疾病、工作壓力大等導致的白癜風也較多見。

是一種具有遺傳背景的皮膚病

羅光浦表示,白癜風是被公認具有遺傳背景的皮膚病,據統計,白癜風患者一級親屬(父母、子女、同胞)發病率為2.99%;二級親屬(祖父母、外祖父母、伯叔姑、舅姨、侄子(女)、外甥(女)、孫子(女)外孫(女))發病率為0.39%;三級親屬(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表(堂)兄弟姐妹)發病率為0.23%,隨著血緣關係疏遠,患病率明顯降低。

白癜風應該如何確診呢?羅光浦說,90%靠醫生判斷,另外,目前採用伍德燈輔助檢查效果比較好。

治療方面,羅光浦表示,可以通過藥物、表皮移植、光療等進行治療。光療是目前白癜風的一線治療方法,臨床上較為常用的有窄譜中波紫外線(波長為311-313mm的紫外線)、308mm準分子光/激光、光化學療法、304mm高能紫外線等。

白癜風患者無需過度戒口

羅光浦強調,白癜風是一種慢性頑固性皮膚病。對於患者而言,除了遵循醫生的醫囑外,了解並保持一種有益的生活主式也同樣非常重要。

首先,要保持樂觀平和的精神狀態。這一條對於成年人來講,最為重要。羅光浦在臨床工作中發現,大部分成年人患者,白斑最容易在其情緒低落(如悲傷、壓制)時擴大;而相反,在患者心情愉悅時白斑最易縮小。因此,患者多參與社會活動及體育運動,保持健康的作息時間,放鬆心情,對於疾病的恢復大有裨益。

其次要避免外傷。很多白癜風患者,尤其是進展期患者,容易在皮膚外傷處出現白斑,醫學上稱之為「同形反應」。此處,特別要強調的一點便是,外傷除了針、刀等銳器扎傷外,還包括類似腰帶、首飾等對於局部的慢性摩擦刺激。因此,白癜風患者要避免各種各樣的外傷,可減輕白斑新發或擴大。

另外要避免曝晒。春夏季,是白癜風的高發季節,且很大一部分白斑是在海邊游泳或登山等活動中經長時間曝晒後出現。究其原因,可能是曝晒可引起人機體的應激反應,進而導致皮膚黑素細胞受損。此外,因白斑區黑素細胞及黑素顆粒的消失,其對日光中紫外線的耐受程度大大降低,易被晒傷。

患者做關注的是飲食上要不要戒口。羅光浦表示,飲食在白癜風的發病過程中的作用不是很重要。只要避免飲酒等烈性有損機體健康的飲食即可。至於海鮮、雞蛋、牛奶等對於白癜風無任何影響,大家可以放心食用,尤其對於青少年患者更不應過度戒口,以免影響身體發育。

(豐西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