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前Uber自動駕駛Tech Head,知卓空間崔運凱:拒作自動駕駛追隨者

前Uber自動駕駛Tech Head,知卓空間崔運凱:拒作自動駕駛追隨者

作者:許佳瑩

編輯:Tryul

自動駕駛這股新興力量正在衝擊著科技界各個行業,在這過程中,湧入的不只是新興科技,還有在自動駕駛領域中流砥柱的年輕人們。他們作為年輕一代,伴隨著自動駕駛一同成長,也為自動駕駛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知卓空間首席架構師,前Uber自動駕駛Tech Head崔運凱就是這些年輕人之一,剛剛從美國歸來的他,對於國內目前自動駕駛發展,他也有著自己的觀點。

1

自動駕駛先落地才樂觀

作為樂觀主義者的崔運凱,對於自動駕駛也保持著樂觀的態度。作為前Uber自動駕駛Tech Head,他認為限定條件下自動駕駛或許可能在今年就能落地。而實際上,他也認為自動駕駛真正需要考慮的並非技術是何時落地,而是何時將人車交互做到最優。

崔運凱表示:「自動駕駛技術的實現只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用戶體驗上不斷的迭代。如果我們一直把它當做一個技術的問題去解決,最後很難提升用戶體驗。在自動駕駛研發中,需要很長的時間觀察用戶是如何和自動駕駛車進行交互,我需要觀察什麼樣的自動駕駛才能給用戶進行更好地體驗。這當中所發生的問題都是需要進行真實的運行、真實的落地,才能去不斷地積累經驗。」

實現最優的人車交互,前提還是要先落地自動駕駛。而廣泛條件下的自動駕駛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如何能夠儘快落地,推動下一步自動駕駛的發展,成為了需要自動駕駛各相關方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

2

高精地圖是推動力

雖然高精地圖的地位一直飽受爭議,「沒有高精地圖一樣可以實現自動駕駛」、「高精地圖只存在於L3及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自動駕駛必須有高精地圖」的言論一直都存在。但在崔運凱看來高精地圖仍是目前最能夠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重要手段。

「高精地圖的本質是把一部分的計算,從線上拿到了線下,可以說是把可以線下計算的東西提前計算出來,讓車能夠更好的進行感知。」崔運凱表示,「其所帶來的社會影響力是非常巨大,所能帶給整個社會的效率提升也是非常巨大。」

崔運凱還分享了一段與自動駕駛研發初創企業AutoX創始人肖健雄的對話:「曾經認為只用攝像頭和激光雷達就能解決自動駕駛的肖健雄,在AutoX進行了一段時間研發之後,他發現自動駕駛還是必須要用圖,而且使用圖能夠讓自動駕駛研發進度更快。」所以作為知卓空間首席架構師,崔運凱認為自動駕駛領域最值得投資的就是地圖。

「自動駕駛的感測器供應商有很多家、演算法供應商有很多家,還有很多其他能夠提供解決方案的企業,而實際上,這些企業間的差異性並沒有很大。」 崔運凱坦言,「而地圖作為信息的交換媒介,是必需的。但因為資質等原因,地圖又並非是人人都能進入的領域。而地圖本身具有網路特性,信息越多,用戶越多,地圖信息就會更多,從而可以不斷加強地圖的功能,能夠做出平台級產品的應該是圖商。」

3

不追隨,方成器

實際上,崔運凱目前並不太看好國內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以美國研發人員歸國的視角來看,國內的初創公司大多都是在跟隨美國的企業步伐在走的,很少有自己的模式創新。

他認為初創公司如果沒有顛覆性技術,就需要有模式創新助動技術創新。而且要秉持著獨特性,進行自動駕駛研發。

在崔運凱看來,Waymo這樣的公司前期有大量的資金投入進行研發,對於很多初創公司來說是很難做到的。而像Uber這樣以產品主導的公司,崔運凱認為Uber能夠根據自己的優勢研發自動駕駛,對於Uber自身而言也將極具優勢。

崔運凱談到:「在未來感測器價格降低之後,單純依靠視覺研發的自動駕駛技術,也不會再具有優勢。」所以,在他的觀點裡,自動駕駛的初創公司應該儘快根據自身優勢,進行模式創新,能夠在未來自動駕駛感測器價格降低的時候,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在崔運凱看來,自動駕駛最佳的投資窗口期也許在今年年末到明年年初就會關閉了。另一方面,資本也屬於進退兩難的地步,因為他們本來就有很大前期投入,如果自動駕駛沒有真的實現產業化應,要不要跟,要跟多久,也是一個值得他們思考的問題。

掃碼進入大會官網

精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泰伯網 的精彩文章:

高德地圖要構建2個大腦,3種數據,10個參數

TAG:泰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