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國有哪些少數民族英雄

我國有哪些少數民族英雄

我國有哪些少數民族英雄

CPC Founding Day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

網路歌手

00:00/02:05

中華民族有著五干年光輝燦爛的文化歷史, 文化歷史悠久, 色彩豐富, 這是漢族人民與少數民族人民共同創造的。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所形成的中華民族文化, 既有高度發展的漢族文化, 也有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沒有少數民族獨特的創造和巨大的貢獻, 中華民族就不會像今天這樣光照寰宇, 絢麗多姿。而少數民族英雄是其中最為耀眼的群星。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滿族蒙古族人民積極投入了反帝反封建的鬥爭。

1841年10月蒙古族愛國將領裕謙指揮三鎮將士在浙江定海奮戰六晝夜,以身殉國。

次年4月英軍進犯乍浦,守軍7000人英勇反擊,其中有滿族八旗子弟蒙古騎兵兵800餘人參戰,犧牲200餘人。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當英軍入侵渤海灣時,內蒙古東三盟和察哈爾旗蒙古士兵5000人,奉調天津海口防守。蒙古各地捐獻大量馬匹、銀兩支援前線。

1856年,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天津、北京,僧格林沁親王奉命從內蒙古各盟徵調蒙古騎兵參戰。

在第三次大沽口保衛戰中,蒙古族愛國將領樂善率千餘官兵堅守炮台,拚死抵抗,全部為國捐軀。在保衛北京的八里橋之戰中;從卓素圖盟、昭烏達盟、哲里木盟和察哈爾調集4000蒙古騎兵穿插奮戰,犧牲者眾。在兩次鴉片戰爭中,蒙古騎兵以弓箭、馬刀抗擊了敵方的洋槍洋炮,在中國近代史上寫出了愛國愛民的悲壯詩篇。

當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嚴重關頭,各少數民族人民積極投入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鬥爭,成為中華民族抗日戰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北京,曾率部用大刀與日軍作殊死搏鬥的滿族將領佟麟閣,倒在了日本人的炮火轟炸中……

華北,回族英雄馬本齋率領廣大回族同胞,與日軍苦戰870餘次,病逝疆場……

武漢,蒙古族艦長薩師俊在打完最後一發炮彈後,與中山艦一起沉入滾滾長江水中,誓死捍衛著海軍的尊嚴。

在呼和浩特,蒙漢人民抗日游擊隊,成立了以蒙古族為主的蒙古抗日游擊隊,並迅速擴編為擁有三個團的大青山騎兵支隊。

在著名的台兒庄戰役中,盧漢率領的雲南各族子弟組成的滇軍第六十軍,堅守禹王山20天,給日本侵略者沉重打擊,為台兒庄大捷立下了汗馬功勞。該軍的重要領導人如軍長盧漢、副軍長兼184師師長張沖,182師師長安恩溥等都是少數民族。

在湘鄂西,八千苗族戰士開赴湘北前線,成為日軍西進途中不可逾越的屏障。

在壯鄉廣西,從桂北的壯鄉瑤寨到南疆的海島邊關,從桂東南的富庶田園到桂西南的偏僻山村,到處都有自發的少數民族民眾抗日武裝組織:抗日游擊隊、婦女游擊隊、自衛軍、自衛團、自衛隊,抗日敢死隊、義勇軍、義勇隊,抗日壯丁團、戰工團、鋤奸游擊骨幹隊、民眾戰鬥司令部、農民武裝隊、英勇抗日軍和民軍……

在雲南,白、傣、黎等少數民族群眾,肩挑馬馱,遇山開山,遇水修橋,保證了滇緬公路的暢通,無數抗日物資正是通過這條大動脈輸向了全國的抗日戰場。

在海南,孤懸海外的各族人民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堅持鬥爭,成立了瓊崖抗日獨立游擊縱隊,到抗日戰爭勝利時,瓊崖縱隊已經解放了海南五分之三的地區。

在被日軍蹂躪50年之久的台灣,抗日的火種從未曾熄滅,阿里山台灣義勇軍的鬥爭,一直堅持到了抗戰的勝利……

僧格林沁(1811年7月24日-1865年6月12日),博爾濟吉特氏,蒙古族,晚清名將,蒙古科爾沁旗(今屬內蒙古)人,貴族出身,善騎射。道光五年(1825年),入嗣襲扎薩克多羅郡王。旋入京,為御前行走。道光十四年(1834年),授御前大臣。後歷任領侍衛內大臣、正藍旗蒙古都統、鑲白旗滿洲都統等職,頗得道光、咸豐兩帝寵信。咸豐、同治年間,僧格林沁參與對太平天國、英法聯軍等戰爭,軍功卓著。咸豐五年(1855年),擊潰太平天國北伐軍,俘林鳳祥、李開芳,晉封博多勒噶台親王。咸豐十年(1860年)八里橋之戰中,因指揮失誤,以騎兵正面進攻英法聯軍,致使所部馬隊不敵聯軍炮火而潰,繼而沖亂步隊,清軍大敗,退至京城西南,致使聯軍在圓明園、京城肆行暴虐,被清廷革去爵職,仍留欽差大臣。同治四年(1865年)五月入山東清剿捻軍,在菏澤高樓寨之戰中,中捻軍伏擊,所部七千餘人被殲,率殘部退據郝衚衕村,復被圍。半夜突圍,逃至吳家店,為捻軍斬殺。

僧格林沁是清廷倚重的大將,善於治軍,所部為清軍精銳。但氣性驕橫,不諳敵情,恃勇少謀,作戰往往只圖近利,謀不及遠,終至覆軍喪命。此後,清廷只得依靠曾國藩等漢族軍事統帥以及湘軍、淮軍。

裕謙(1793-1841年),蒙古族 原名裕泰,字魯山、衣谷,號舒亭,鑲黃旗(今錫林郭勒盟商都鑲黃旗)人。一等公班第曾孫,察哈爾都統巴祿之孫,出身於將門世家。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進士,選為庶吉士,先後任禮部主事、禮部員外郎、湖北荊州知府,武昌知府、江蘇按察使、江蘇巡撫、兩江總督,鴉片戰爭時,裕謙守衛定海,壯烈殉國。追贈太子太保,謚靖節。

樂善(1807-1860) 蒙古族 清朝將領。伊勒忒氏。蒙古正白旗人。歷官雲麾使、參將等。1854年至1855年曾隨勝保於獨流、阜城鎮壓太平天國北伐軍,其後在河南、安徽鎮壓捻軍。1859年赴僧格林沁天津軍營,協力防禦再度北犯的英法侵略軍。同年6月25日英艦侵入大沽,督率守軍英勇反擊,擊沉敵艦多艘,斃敵數百名,取得大沽之捷,遂由河北鎮總兵升為直隸提督。1860年夏,英法艦隊集結於大沽口外,僧格林沁令其撤出北岸炮台,不從,並將提督關防交與僧格林沁,率所部誓與大沽共存亡,堅持戰鬥10天。8月,敵兵由北塘登陸,自石縫炮台將其擊敗,不幸我方火藥庫中彈失火,守兵死傷多人,敵又乘勢反撲,炮台失陷,英勇殉難。

薩師俊(1895年-1938年),蒙古族 字翼仲,是中華民國海軍軍官,生於清朝福建省福州府閩縣(今福州市市區)的雁門薩氏家族,以中華民國海軍中校軍銜擔任中山艦艦長,1938年10月24日在指揮中山艦參加中國抗日戰爭的武漢會戰時陣亡於長江江面上,時年43歲。是抗戰中陣亡軍銜最高的中華民國海軍軍官,後被追授海軍上校軍銜,進靈中華民國忠烈祠,中國國民黨和共產黨兩方都對其讚譽有加。2014年9月,薩師俊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粟裕(1907-1984),侗族原名粟多珍,曾用名粟志裕,生於湖南會同。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領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大將之首。

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南昌起義,後進入井岡山,參加歷次反「會剿」和全部五次反「圍剿」戰爭。長征時留在南方組織游擊戰爭。抗日戰爭期間,任新四軍第二支隊副司令員、江南指揮部和蘇北指揮部副指揮。1941年任新四軍第一師師長,後兼第六師師長。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任華中野戰軍司令、華東野戰軍副司令、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等職,主要指揮高郵戰役、隴海線徐(州)海(州)段戰役、蘇中戰役、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常委、第五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等職。

1955年9月27日,被授予大將軍銜,並授予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1984年2月5日逝世。

關嚮應(1902-1946),滿族 遼寧省大連市金州區人,中國共產黨早期軍事領導人,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

1924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在中共河南省委和共青團中央組織部工作。在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委員,會後任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書記。後從事中國工農紅軍軍事委員會及中共中央長江局工作。1932年到湘鄂西革命根據地任湘鄂西軍委主席和紅三軍政治委員。長征途中,任第二方面軍副政治委員,曾堅決抵制張國燾另立中央,分裂紅軍的錯誤行為。1937年任八路軍第一二〇師政治委員,與賀龍一起開闢了晉綏根據地。1946年病逝於延安。2009年,關嚮應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佟麟閣(1892-1937),滿族,原名佟凌閣(因犧牲後報紙誤寫為"麟閣",此後就沿用了下來),字捷三,河北省保定市高陽縣人。中華民國軍事將領,先後隸屬北京政府、國民軍、國民政府(國民革命軍),是馮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是中國在抗日戰爭中殉國的第一位高級將領。1937年7月,南京國民政府發布命令,追授佟麟閣為陸軍二級上將。抗戰勝利後,南溝沿改名為佟麟閣路,以示紀念。

佟麟閣早年參加護國討袁戰爭。曾任馮玉祥部陸軍第11師第21混成旅旅長。1926年9月五原誓師後,隨部參加北伐。1928年起,任國民革命軍第2集團軍第35軍軍長、暫編第11師師長、第29軍副軍長。1933年率部參加長城抗戰,取得喜峰口大捷。同年5月,參加察哈爾抗日同盟軍,任第一軍軍長兼代理察哈爾省主席,跟隨馮玉祥馳騁察省,打擊日軍,收復失地,為察省光復作出了貢獻。2014年9月,佟麟閣將軍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尤素夫·馬本齋(1901~1944),回族 是抗日英雄馬本齋的經名,河北滄州獻縣人。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冀中軍區回民支隊的創建人,抗日民族英雄。他率領回民支隊馳騁在冀中平原,英勇善戰,威名遠揚。毛澤東同志稱其為"百戰百勝的回民支隊"。1944年隨部隊赴延安途中,馬本齋帶狀皰疹發作,又感染肺炎,病逝于山東莘縣。2009年9月,馬本齋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評選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盧漢(1895年-1974年),原名邦漢,字永衡,雲南昭通人,彝族,著名抗日愛國將領,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滇軍高級將領。1914年,盧漢在雲南陸軍講武堂畢業後,在滇軍中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師長等職。抗日戰爭爆發,蔣介石任盧漢為六十軍軍長,率部參加台兒庄等著名戰役,升任軍團長,集團軍副總司令、總司令,第一方面軍總司令。

日軍投降後,率部赴越南受降。1945年10月,龍雲被蔣介石解除軍政大權後,任雲南省主席兼保安司令,繼龍雲之後,成為新一任雲南省主席,在中華民國時期執掌雲南軍政大權4年多,被稱為最後一任"雲南王"。1949年12月9日,率部起義。解放後,歷任雲南省軍政委員會主席,西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等職,1974年5月,病逝於北京,享年79歲。

張沖(1901(辛丑年)-1980(庚申年)),彝族 原名紹禹,又名維新,字雲鵬,雲南省瀘西縣永寧鄉小布坎(現劃歸彌勒縣)人。1901年1月25日,張沖生於雲南省瀘西縣,幼年的張沖讀過私塾,後入鄉和縣城小學讀書。他生活的少年時代,正是中國風雲變幻的年代,他自幼對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深有體會,培養了同情勞動人民和富於反抗黑暗勢力的精神。15歲時智退土匪,被當地群眾譽為"小孔明"。妻惠國芳。

雲南解放後,任雲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西南民委副主任兼涼山臨時軍政委員會主席。深入邊疆和大小涼山等少數民族地區,對當地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的順利進行發揮了特殊作用。

1954年以後,曾任雲南省副省長、雲南省民委主任、中共雲南省省委委員、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曾當選為第一至五屆全國人大代表,任全國人大民委副主任,併當選第一、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

廖漢生(1911年11月14日-2006年10月05日),土家族,湖南省桑植縣人。1929年參加革命,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廖漢生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我軍傑出的政治工作領導者,第六、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央軍委原委員,國防部原副部長,瀋陽軍區原第一政治委員。2006年10月5日6時30分,廖漢生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安恩溥(1894-1965),彝族 雲南省鎮雄縣人,青年時期投筆從戎,參加護國軍,通過十多年的艱苦奮鬥,逐步成為滇軍高級將領,先後在滇軍中擔任團長、旅長、師長、軍長等職。抗戰期間,轉戰湘鄂贛,參加了著名的台兒庄戰役,又駐守南滇與日寇抗衡。此後,放棄行武生涯開始從政。1949年12月9日在雲南起義,1965年12月25日在昆明病逝,終年71歲。

解放後歷任雲南省民政廳廳長、昆明軍事管制委員會委員、雲南省人民政府委員、雲南省軍政委員會委員、西南行政委員會委員、雲南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雲南人民委員會委員、民革雲南省委員會委員。

項從周,苗族,清咸豐六年(1856年)生於西疇縣鍋底塘村。同治二年(1863年)隨父親項正清遷居猛硐村。到猛硐後,項從周被派去當梅土司的長工。由於項從周聰明好學、勤勞勇敢,被梅土司派去越南老寨馬宗頭(苗族)處學藝,馬宗頭叫他的武術教師馬飛天給項從周傳授,數年後項從周練得一身好武藝。光緒九年(1883年)法軍入侵越北,侵犯中國邊境,梅土司任命項從周為寨老,駐守猛硐,自己帶領部分群眾下船頭抗擊法軍。項從周邀約了他的17個郎舅弟兄和猛硐一帶的各族群眾,飲"雞血酒"為盟,帶領各族群眾利用長矛、大刀、火銃、毒弩、滾木擂石等古老武器抗擊法軍,擊敗法軍的數十次進攻,把法國人趕出猛硐地區。因項從周抗法有功,清政府封他為南防統帶,管轄麻栗坡、馬關、河口3個邊境地區的邊防任務,養兵千餘人,年餉銀 3600兩,並把猛硐一帶長約60公里、寬約 15 公里,即猛硐上、中、下等 55個村寨土地賜給項從周作世襲衣祿之地。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又賜給項從周一面長6尺、寬2尺的紅緞錦旗,上書"邊防如鐵捅,苗中之豪傑",上款"賜給項從周永鎮邊疆",下款"大清光緒二十八年"。項從周鎮守猛硐後,法國人視為眼中釘,在武裝進攻、威脅利誘均未得逞的情況下,賄賂老寨人王鼎魁誣告項從周在猛硐自立為王,蓋有鐵瓦銅柱宮殿,兒子稱太子,招兵買馬,有反清跡象。清政府責令雲貴總督克日剿滅項從周。當清軍開到開化(今文山),前軍密探回報,項家稱王造反並無此事,清致府又派人前去調查,結果"項從周堅持抗法多年,對朝廷忠心耿耿,並無二心,他家住的是竹瓦茅屋,吃的是包穀雜糧",清政府才放心,稱項從周是"南天之鎖鑰"。民國3年(1914 年)項從周病故,享年 58 歲。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獲得更多精彩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庫庫諾爾蒙古族 的精彩文章:

TAG:庫庫諾爾蒙古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