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走路早晚代表著智商高低?網友怒懟:胡說八道!

孩子走路早晚代表著智商高低?網友怒懟:胡說八道!

前段時間,有個知名博主,發了一篇精華帖,用1800字闡述了一個道理,即小孩走路越早智商越高,網友也是熱情,用上千條留言,立馬反駁了他的這種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用一種特別衝動的話來說,小孩走路早晚與智商沒有半毛錢的關係。一些小孩由於各種原因,可能會出現學會走路的時間略早與同齡人或略遲於同齡人,但是出現這種現象與小孩的智商沒有任何關係。

一般情況下,小孩在一歲左右就學會走路了,即小孩在10~15月,這個時間段任何一個節點學會走路,都是正常的,父母無需刻意計較。

小孩學會走路,與這3點有很大關係,即肌肉力量、平衡感和性格,小孩的肌肉力量是支持小孩學會走路的前提和基礎,因為孩子要學會走路,首先要有就夠的肌肉能力支撐其站起來,還有平衡感也是幫助小孩學會走路的一大要素。性格看似與小孩學走路關係不大,其實在小孩學走路過程中,也起著一定的作用,如果一個小孩活潑好動,那他更喜歡去挑戰一些東西,相比溫和一點的小孩,能更早的學會走路。

小孩即使學會走路遲一點,媽媽也無需擔心,只要是在正常的時間範圍內,都是正常的,父母不要聽信一些謠傳,什麼小孩走路越早的小孩智商越高等,也不要為了讓小孩早點走路,去做一些拔苗助長的事。

在生活中,一些父母為了能讓小孩走點走路,會讓小孩做一些走路訓練,如扶著小孩的身體讓小孩慢慢學習走路,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很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危害。

首先,會影響小孩的腿型,這點不難理解,但小孩的腿承受了它難以承受的重量時,也容易會發生變形,如變成O型或X型腿。其次,會影響小孩的身高,小孩如過早的學站、學走等,可能會影響到小孩的脊椎,從而影響小孩身高。最後,會影響小孩的腳,小孩練習走路的過程中,腳會承受很多重量,容易形成扁平足。所以說,對小孩的走路,父母要順其自然,尊重小孩的成長軌跡,讓孩子輕鬆、快樂的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麗娟 的精彩文章:

端午節是中國節日,為什麼韓國能申遺成功呢?

TAG:齊麗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