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朝最後的鐵血軍隊,寧可戰死也不投降,領兵的竟是個太監

明朝最後的鐵血軍隊,寧可戰死也不投降,領兵的竟是個太監

提到明朝,很多人的感情是非常複雜的。自洪武皇帝滁陽起兵,至崇禎皇帝梅山自縊。幾百年血雨腥風的朝代興衰,造就了多支驍勇善戰之軍。慷慨悲歌之士。鄭和船隊馳騁南洋,遠達非洲大陸。開海疆,揚我中華國威。史可法抗擊清軍,忠貞不屈,血灑揚州。正氣歌更是凜凜英雄氣概,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即使到了後期,明朝政權已經日暮西山的時候,明朝士兵的骨氣和勇氣也依然讓人敬畏。袁崇煥的關寧鐵騎,錦州城下大破皇太極的清軍。致使清軍主帥身亡,群龍無首。民族英雄戚繼光,東南沿海掃清倭寇平定海疆……種種的輝煌,印證了明朝軍隊強大的實力。其中有一支隊伍,戰鬥力更為強悍,它就是明朝皇帝直接指揮下的親軍,勇衛營。

勇衛營在建立之初,就在兵員選拔上精益求精。史稱「擇天下衛所之精壯者」入軍。指揮者是一位非常具有軍事才能的太監,曹化淳。大多數人對太監走著非常深的誤解。傳統中的太監假聲鴨嗓,除了禍亂宮廷,就是把持朝政。確實,有很多歷史上的太監,身體的缺陷導致了人格上的缺陷,甚至變態。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太監都是如此。

君不見,深受嚴酷宮刑的司馬遷,艱難困苦之中,完成了流傳千古的《史記》。三保太監鄭和,數次率領龐大艦隊出使南洋。揚我國威於萬裏海疆。被明朝賜姓為鄭,位列朝堂。漢朝之蔡倫;明末王承恩,唐朝高力士……太監中也有很多為國為民的做出傑出貢獻的。西方人有句諺語:騸馬和駿馬一樣強壯。勇衛營的指揮曹化淳就屬此類。

許多人把曹化淳和曹正淳混為一談。這是不正確的。小編在這裡科普一下。第一,曹化淳是歷史上真實存在並記入史書的。曹正淳只出現在影視文學中。第二,正史中的曹化淳為人厚道,雖命運坎坷,依然忠君輔國。在清軍攻破皇宮時,曾力勸崇禎皇帝不要急著自殺,以圖東山再起。而電視劇《天下第一》里的曹正淳,則兇狠奸詐。手握重權時專橫跋扈。窮途末路時又喪心病狂。這也是兩位老兄最大的區別。崇禎年間,曹化淳因為得罪了記錄史書的文人,所以成了不折不扣的背鍋俠。連私開城門放入李自成軍隊的超級屎盆子,也被文人扣在曹化淳的頭上。利用時事攻訐不同政見者,正是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這類冤屈,歷史上屢見不鮮。

不遠的袁崇煥就是很好的例子。所幸,崇禎並沒有殺掉曹化淳。並把自己的親軍,勇衛營交給他指揮。崇禎九年,勇衛營在塞北初戰清軍。戰果輝煌。遼東勇將黃得功在群雄之中脫穎而出,成為勇衛營眾多驍將中的靈魂人物。他的一生與彪悍的勇衛營一起,見證了明朝的黃昏,直至流盡最後一滴鮮血……次年,勇衛營整頓後出征被各路義軍佔領的河南。當時的各路義軍聲勢浩大,正準備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席捲天下。勇衛營絲毫不懼,在鄭州一帶擺下戰場,迅猛突擊,連戰連捷。四川王張獻忠請降。鄭州,鳳陽周圍戰事以明朝的軍事勝利而載入史冊。闖王李自成也頗為忌憚這支部隊。曾經一度動搖北上的念頭。

南方稍安,勇衛營即折兵北上,在黃得功的率領下,與清軍激戰吳橋。就這樣,勇衛營在明末戰場上來回衝突,救火隊員的職責,完成的相當不錯。 就在士兵們血戰沙場的時候,明朝官員卻派系林立,為了些許利益大搞黨爭,對國家危亡卻絲毫不放在心上。明末諸皇昏聵腐敗,上下一心為私,活脫脫的實力作死。大廈將傾,一木難扶。勇衛營雖然英勇,也挽救不了已經到了癌症最晚期的明朝。自從北京城破之後,勇衛營跟隨了南明政權,繼續奉獻著忠於國家的鮮血。南京荻港之戰,在物資匱乏,後無糧秣,前有強敵的打擊下,勇衛營的各級將領紛紛壯烈犧牲。已經是靖難侯的黃得功在交戰中被暗箭偷襲,史書記載他「擲刀拾所拔箭刺吭死」。死後屍體兀立不倒……在內無領導,外無援兵的情況下,勇衛營士兵依然誓死抵抗,無一人投降。直至全軍覆沒。勇衛營為了大明的江山,在長城內外,黃河兩岸,用滾燙的熱血,書寫了勇猛的傳奇,留下了忠於國家的足跡。

小編題外語:明朝是小編見過非常獨特的一個朝代。幾千年來,華夏大多數時候都對外風格都是平穩為上,和親政策不斷充斥其中。明朝的天子戍國門,帝王死社稷。明朝的百姓抗擊清軍時間之長,抵抗之烈的民族氣節都是令人動容的。然而,明朝滅亡的經驗教訓也值得後人深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八斗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八斗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