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歷史上的傑出軍事家——朱元璋
最新
07-11
朱元璋(1328——1398年),字國瑞,原名朱重八,後名朱興宗,濠州鍾離(今安徽省鳳陽縣)人,明朝開國皇帝,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覺寺,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朱元璋在軍中作戰勇敢,機智靈活,粗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興的賞識,於是把朱元璋調到帥府當差,任命為親兵九夫長。1356年被部下諸將奉為吳國公。同年,攻佔集慶路,將其改為應天府。
1367年命徐達、常遇春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北伐中原,結束蒙元在中原的統治,丟失四百年的燕雲十六州也被收回。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後先平定西南、西北、東北等地,最終統一中國。
朱元璋在位期間鑒於元末的混亂,對各個方面都進行了改革,政治上廢丞相,設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掌權力,進一步的加強了中央集權,嚴懲貪官,懲治不法勛貴;軍事上實施衛所制度,北伐殘元;經濟上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興修水利,解放奴婢,減免稅負,派人到全國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戶口等等;文化上緊抓教育,興科舉,建立國子監培養人才。對外上加強海外交流,恢復中華宗主國地位 。經過洪武時期的努力,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了,史稱洪武之治。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於應天,享年71歲,廟號太祖,謚號高皇帝,葬明孝陵。
朱元璋聰明而有遠見,神威英武,收攬英雄,平定四海,納諫如流,求賢若渴,重農桑,興禮樂,褒節義,崇教化,制定的各種法規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格嚴明,晚年偏好誅殺,使得一代開國元勛很少有善始善終者,這是他的缺點。


TAG:新潮少女教你妙穿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