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清朝最後一任攝政王 從不留客吃飯 晚年窮得賣王府

他是清朝最後一任攝政王 從不留客吃飯 晚年窮得賣王府

原標題:他是清朝最後一任攝政王 從不留客吃飯 晚年窮得賣王府



1900年5月22日,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在街頭與清軍洋槍隊發生衝突時,被亂槍打死。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克林德事件」。

「克林德事件」發生後,德國提出,由一名親王代表清廷前去德國,向德國皇帝威廉二世賠禮道歉。最終,這個任務交給了光緒皇帝的弟弟、醇親王載灃。1901年7月12日,18歲的載灃從上海出發,乘船抵達德國。


這時候,德國方面提出,要求載灃及其隨行人員向德國皇帝威廉二世跪拜道歉。德國並沒有跪拜這種儀式,他們只不過是以此為由,羞辱清廷。


年輕的載灃,堅決拒絕了德國的無理要求,有理有據地進行了抗議。他表示,「寧蹈西海而死,不甘向德皇跪拜」。


在載灃的抗議和清廷的外交斡旋下,德國皇帝免去了跪拜禮節,還在接見載灃一行後,送了載灃一枚紅鷹大十字頭等寶星。

最終,載灃圓滿地完成了任務,載譽而歸。




在那以後,載灃像一顆政治新星,冉冉升起於垂垂老矣的晚清政壇。


1907年,他獲准進入軍機處,參與討論軍國大政。當年秋天,慈禧太后破例恩准他在西苑門內騎馬。冬天,慈禧太后又賞穿帶嗉貂褂。帶嗉貂褂是清朝大臣最尊貴的禮服,不是皇帝特別賞賜,不得穿戴。

上述種種,都是載灃即將被重用的信號。但是誰能想到,慈禧太后會將載灃任命為監國攝政王呢?


1908年11月,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雙雙病危。慈禧太后緊急召見載灃、張之洞等人,議立載灃3歲的兒子溥儀為繼任皇帝、載灃為監國攝政王。


這一年,載灃才25歲。



載灃不是清朝第一位攝政王。1643年,皇太極猝死之後,睿親王多爾袞就以攝政王的身份,輔佐皇太極第九子、年僅6歲的福臨登基,是為順治皇帝。


不過,載灃擔任攝政王時所面臨的局勢,遠非多爾袞所可以比擬。國外,有西方列強虎視眈眈;國內,有革命黨人蠢蠢欲動。就連在朝廷內部,也有袁世凱、奕劻等人爭權奪利,暗流涌動。1910年,載灃更是遭到汪精衛密謀暗殺,幸好及早發現了線索,暗殺沒有成功,載灃逃過一劫。


在執政期間,載灃還是幹了不少事情。他澄清吏治,將一批碌碌無為、濫竽充數的新提拔官員打回原籍;他規範皇室,約束太監,嚴禁太監私自出宮;他罷黜袁世凱,剪除袁世凱勢力,爭取將北洋新軍納入朝廷管控;他啟動預備立憲,設立了有議會特點的資政院,頒布《欽定憲法大綱》23條,任命了第一屆內閣總理大臣;他對軍隊進行改革,自任全國陸海軍大元帥,設立了軍諮府、海軍部等機構,編練直隸攝政王的禁衛軍……



但是,載灃畢竟不是一個力挽狂瀾的人物。在清朝末期,也沒有誰能夠力挽狂瀾。1911年10月10日,隨著武昌起義一聲槍響,辛亥革命席捲全國。清廷搖搖欲墜。


面對艱難的局勢,載灃沒有強行維持。很快,他就將軍政大權交給曾經被他罷黜的袁世凱,卸任攝政王一職,低調地回到他的醇親王府,永遠地告別了歷史舞台。


與野心勃勃的溥儀不同,載灃從沒表現出對權力的迷戀。1917年,當張勳發起複辟行動時,載灃拒絕參與;1932年,當溥儀在日本人的誘騙下遠赴東北創建偽滿洲國時,他持反對態度,並把溥任、韞娛、韞歡等子女留在身邊,不允許他們前去東北。



不管外面風吹雨打,載灃住在醇親王府,巋然不動。


歲月不饒人啊,載灃越來越老了。載灃本來就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到了晚年,他的話更少了。醇親王府來了客人,高談闊論時,他只是在一邊靜靜地聽著。光看外表,誰會想到這位沉默的老者,曾經是這個泱泱大國的掌舵人,長達3年之久。


令人難以理解的是,載灃幾乎從不留客吃飯。這是為什麼呢?或許答案被藏進載灃心底。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了。新成立的國家機構,急需辦公場所。很多國家機構都看上了醇親王府。



這時候,載灃已將一份偌大的家產坐吃山空。為了獲得一筆錢來補貼家用,同時為國家做一點貢獻,載灃決定將醇親王府賣出去。最終,國立北平高級工業學校(北方工業大學前身)以90萬斤小米的價格,買得了醇親王府。


如今,醇親王府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向社會各界群眾開放。


【參考資料:《清史稿》《十八歲的醇親王載灃如何去德國「道歉」》《中國通史》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勇哥讀史 的精彩文章:

《雍正王朝》雍正要為年秋月抬旗 為何讓她感動落淚
鰲拜號稱滿洲第一勇士 為何輕而易舉就被康熙扳倒

TAG:勇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