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態「高顏值」,發展「高品質」——長陽在破與立中迎來涅槃發展

生態「高顏值」,發展「高品質」——長陽在破與立中迎來涅槃發展

長陽木橋溪生態旅遊度假區舉辦的篝火聯誼會現場。通訊員 黃長航 攝

「1月至5月,固定資產投資37.52億元,招商引資新簽約5000萬元以上產業項目11個,新開工15個,新投產3個……」今年以來,長陽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主動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綠色發展,促進生態環境「高顏值」和經濟發展「高質量」同步。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何守護綠水青山,讓百姓共享生態福祉?長陽選擇的是主動作為,在破與立中實現穩中求進。

6月下旬,宜昌綠色發展指數首次發布,長陽位列綠色發展指數前三名。

小魔芋玩轉健康大產業

六月的頭道河,嵐光澄澈,群巒疊翠。56歲的覃春凡望著核桃樹下鬱鬱蔥蔥的魔芋苗子,樂呵呵地說:「過去種苞谷,畝產不到600塊,現在種魔芋,一致魔芋公司包收,畝產萬把塊。」

和他一樣,嘗到了魔芋種植的甜頭,村裡120戶貧困戶,都加入了頭道河魔芋種植專業合作社。

作為全球最大的魔芋膠及魔芋化妝綿公司,一致魔芋集種植、生產、銷售、研發於一體,採用「種繁基地+種植基地+初加工(合作社)+龍頭企業」模式,僅在長陽就種植魔芋7萬多畝,帶動貧困戶1500多戶,全產業鏈推出魔芋化妝品、健康食品、生物材料等高科技產品,半年銷售額突破億元。

從吃到用,小魔芋玩轉億元健康大產業,昔日荒山變「金山」。這背後,正是長陽按照「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堅持生態優先,推進綠色發展的生動寫照。

在破與立中高質量發展

盛夏的清江,碧波萬頃。

在龍舟坪鎮兩河口村的鱘龍生態園,前來觀賞鱘魚的遊客絡繹不絕。而一年前,田開紅還在清江庫區以鱘魚養殖為主業。為了清江更清,去年長陽排除萬難,拆除「一壩兩庫」10萬畝水面,萬餘養殖戶揮淚告別網箱,田開紅就是其中之一。告別清江網箱「金飯碗」, 如何擁抱「綠色銀行」?長陽投入2.4億元用於網箱設施補償、漁民轉型幫扶、上岸安置等。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田開紅將10萬公斤的庫存鱘魚,轉型上岸到兩河口村的鱘魚生態基地,並收購了周邊漁民的35萬公斤庫存鱘魚,創辦了一家「鱘魚觀光園」,從事中華鱘可控水體收集研究。從原來單一的鱘魚養殖、加工、國際貿易,華麗轉身「工業+旅遊」,實現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今年1月,長陽出台《環境保護「一票否決」實施辦法》,以「最嚴制度」鼓起最強幹勁。縣委書記趙吉雄說表示:「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長陽的青山綠水。」這幾年,長陽將這句話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中,先後頒布《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清江庫區管理條例》等地方法規,2015年還立法確定每年9月12日為「清江保護日」。

山是源,水是流,生態保護治水必先治山,為了青山常綠,長陽又制定《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森林資源保護條例》,劃定森林生態底線,依法治林護林,扮靚「綠色長陽」。

「守望山水,思源行遠。綠色發展,生態富民。」趙吉雄說,綠色是長陽高質量發展的最美底色,幹部群眾守望相助,高舉生態和產業兩面大旗,突破性發展生態文化旅遊產業、健康食品加工業、生態養殖業、低碳循環產業和「風光」產業。緊扣「高質量發展」,長陽形成了綠色生態產業「金腰帶」,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美。

「生態+」增添發展新動能

減去的是污染與環境負擔,夯實的是綠色發展根基。

「如今,長陽清江早茶、高山蔬菜、魔芋、柑橘、白山羊養殖等特色農業有聲有色,120萬畝優質高效特色農業示範基地欣欣向榮。」長陽農業局局長程剛告訴記者,告別了以往粗放式的農業生產方式,一致魔芋、清江鵬搏、火燒坪蔬菜、華飴木本油4家榮獲中國馳名商標,魔芋膳食纖維、清江椪柑、火燒坪蔬菜等一批特色產品享譽全國,以清江特色食材及其深加工產業為代表的長陽健康食品產業集群進入全省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行列。

文化旅遊+生態、健康食品+生態、能源+生態、城市+生態……長陽打出一系列「生態+」組合拳,激活生態經濟發展的「乘法」,增添高質量發展動能,將清江生態品牌全方位融入到了長陽城市發展、產業升級、經濟轉型的方方面面,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使綠水青山變成老百姓真正的金山銀山。

生態「高顏值」凸顯經濟「高素質」

驅車沿方清路一路向西, 一棟棟土家特色民居依山而建,面水而居。依託景村共建,沿頭溪流域村民家家端上綠飯碗,人人吃上旅遊飯。僅鄭家榜一個村,就開起了標準化農家樂54家,湧現了劉開春、鄧鵬山、李會等一大批脫貧典型,年收入超過10萬元。

「鄉村振興靠產業,產業發展得有特色。不僅有國家5A景區清江畫廊、4A級景區清江方山致富一方鄉親,鄭家榜、高家堰等11個村也列入全國旅遊扶貧重點村,榔坪木瓜花都、都鎮灣金福紅梔花園、高家堰清江盆景園被納入全省「鄉村旅遊指南」推介主題線路,香花嶺成為全省首批10家「金宿級」民宿……」長陽旅遊委主任楊勝介紹,利用武陵山區生態資源,深入挖掘土家文化內涵,大力發展旅遊業,村民致富的大門一下子就打開了。

用環境治理留住綠水青山,用綠色發展贏得金山銀山。環境更美了,客商更多了。

投資10億元的長陽卓爾通用機場、火燒坪高山度假小鎮項目簽約落地,投資35億元的綠地生態環境建設項目達成意向……生態環境「高顏值」更顯經濟發展「高質量」。

今年1月至6月,長陽全縣累計接待遊客471.7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45.2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7.6%和22.4%。未來,長陽計劃實施23個生態治理和康養旅遊項目,總投資114億元,進一步扮靚綠水青山,到2023年爭創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

來源|三峽日報 作者|梁劍

編輯|熊安許 編審|謝幫勇

往 期 回 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陽發布 的精彩文章:

TAG:長陽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