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活著就是要揮毫,寧願做書之鬼」

「活著就是要揮毫,寧願做書之鬼」

「落脫身心」專場斬獲白手套

創井上有一作品拍賣紀錄

「落脫身心——井上有一的墨道筆痕」專場是中國嘉德為日本藝術家井上有一特設的專場。 井上有一是位深諳中國傳統書道而享譽世界的現代藝術大家,其作品在現代性的背景下體現了生命的衝動和對歷史的認知,呈現著一個桀驁、執著、不羈的靈魂。

經過激烈競逐,該專場21件拍品全部成交,榮獲白手套專場,斬獲8,373,150元,井上有一1966年書寫的作品《泰》以143.75萬元成交,為本場之首,創造其個人作品拍賣紀錄,1972年書寫的《落脫身心》以108.1萬元成交,1976年書寫的《屬》以69萬元成交。

水墨紙本 鏡心

146×228 cm

成交價:RMB 1,437,500

落脫身心

水墨紙本 鏡心

127×71.5 cm

成交價:RMB 1,081,000

水墨紙本 鏡心

121×221 cm

成交價:RMB 690,000

「守貧揮毫六十七霜,欲求端的本來無法」,這是井上有一在與病魔抗爭的晚年寫下的話,也正是他一生踐行的寫照。

【一個時代的大師】

在他安貧樂道的「耕種」自家的一片「自留地」時:不收學生、不賣作品、不參加展覽。他不想以書法為謀生手段,「愚徹」的守貧揮毫三十載,心靜澄明的守護著一片凈土。當他用自己製作的墨在紙上寫下「愚徹」兩個字的時候,就知道應該貧寒的去書寫自己的人生。

井上有一初期代表作「愚徹」

創作中的井上有一

在他去世後,他的作品卻引起世界美術界的極大關注,他就是日本書壇巨匠井上有一,至真至誠的,不管前面有任何的困難,是咬緊牙關把事情做好的一個人,對藝術的終極究竟懷揣著一片熱誠之心,完全把自己推到了貧困的絕境之地,血淋淋的實證漢字所能達到的邊界與可能性。

《貧》墨、和紙

井上有一一生中寫了很多「貧」,他不賣錢,不收徒,不媚俗。「貧」並不是埋怨物質的貧困,而是一種堅守的態度。

在1958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首先舉辦的比利時布魯塞爾萬國博覽會紀念展覽——「近代美術五十年」展上,被推選為日本代表。面對隨之而來的盛譽,井上有一依然保持著「愚徹」,保持清貧的狀態。他勉強接受了小學校長的職位,雖然事物更繁忙,卻能多掙一些工資,可見物質的匱乏。每月領來工資都要先還清上個月的紙賬,用剩下的錢維持生活,大部分是在只有一菜一湯,很少看到像樣的菜。

因而,有一寫了「貧」系列。他甚至認為,要走純之又純的道路,就需遠離塵世,方能有絕緣處逢生的覺悟。有一在演講中解釋說:「老子有一句話叫『知者富足』。我認為懂得這四個字,絕不會起戰禍。『貧』是簡樸生活的規箴。」

井上有一白天在學校盡職盡責,晚上回家就開始書寫。他說:「活著就是要揮毫,寧做書法之鬼」。就這麼一直寫了下去。

【坎坷艱辛的藝術之路】

二戰時美國人對日本東京大轟炸,他混在被燒死十萬之多的屍體中整整躺了七小時後才蘇醒過來,他很受刺激,知道生命之脆弱,命運之無常。寫「貧」這個字的時候,自己腦海中清晰地映著那晚的焦土和死屍。這是發自內心的疾呼,決不能再發生那樣的慘劇,我們必須追求「貧」!

他在書法作品中寫道:「這麼多人給炸死燒死,大概有十萬人在大轟炸中死了,無辜的人,為什麼一夜之間死去?婦女兒童有什麼罪?頭炸沒有了,肚子開了花……」

《夢》 204×146cm

井上有一像禪僧一樣頓悟了。「人生命運既然是這樣的不可捉摸,這樣的不可掌握,不管青紅皂白一塊兒炸死,那麼,我也是僥倖撿到的一條命,現在什麼都不怕的了。」

井上有一從小就喜歡寫字畫畫,後來他發狂似的寫字,越寫越大,他定做了大馬鬃毛筆,馬毛比羊毫狼毫更長更硬,適合寫大字。

井上有一臨顏真卿

他傳統功夫也很深,傳世作品中有很好的顏字一路的書法,大草書更精彩。但他決然說道:「我要把墨汁潑到書法家們的臉上,什麼書法不書法?我就要這麼寫,不要傳統,不要創作,我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多麼看不起所謂的書法家,看不起所謂傳統,連創作也不放在眼裡,一任心中之感覺,之真情緒發動,和一些禪宗高人差不多。

像獨行俠,一路孤獨前行。他用紙是很多,一張八尺匹就寫一字。他還定做一米乘十米的紙,看他寫字在紙上邊走邊寫,這紙必定又厚又韌,必須得是有皮料的上等好紙,差紙是經不起的。他嘴裡聲聲叫,像吹氣也像倒吸冷氣,又竭盡全力似的拉動毛筆。

看他的「貧」字多種多樣,但個個「貧」字都心高氣傲的,一往直前的,橫眉立目的,看了很感動。只感覺到他的可敬,轟轟烈烈的大俠味道,沒有一般貧人的懦弱寒酸氣,只是錚錚鐵骨的浩氣。

井上有一寫「貧」字的時候,先在白紙上畫出「腳」,再畫上「軀幹」,然後畫上「臉」,最後給它戴上「帽子」——他是把字當成一個人來畫的,它有自己的骨骼結構。「貧」之一字,亦有他自己的投影。

井上有一

【打破:解放自我和書法】

「 活著就是要揮毫,寧願做書之鬼 」 井上有一如是說。在影像資料中,只見他半蹲馬步地赤腳踩在巨幅宣紙上,手拿巨大的毛筆揮毫潑墨,這是井上有一特有的「書寫儀式」,也是他解放自我、解放書法的方式。他把水性粘結劑稀釋後和炭黑粉末調和成新的墨,定製了寬2米、長10米的特大宣紙,用馬毛製成的特大毛筆,他的硯台是一隻水桶。運筆痕迹歷歷可見。

《月》 127×98cm 墨 和紙 1982

1979年,有一被診斷為肝硬變,馬上要過63歲生日的他一想,這個歲數被確診為肝硬變,恐怕活不過七十歲,大概再過五年就會得肝癌。

有一與病魔和死神不懈地戰鬥了整整六年,他說「每一天對我來說都像在寫絕筆」。開始,他也覺得有些無奈,有些迷茫,甚至有些對於上蒼不公的怨尤與嗔恚。慢慢的他平靜了下來,他懂得了「換個角度,這也許是值得慶幸之事」。

他在一幅幅生動的絕筆中,有一超越了生與死,最終復歸於嬰兒般的天真。1985年5月,在最後的日子,井上有一已經拿不動包含墨汁的大筆了,就用碳棒來書寫。他像一個孩童一樣,用碳棒在一張張白紙上,或密匝匝、或疏落落,或歪歪斜斜,塗塗抹抹,寫下起了一篇篇童話故事:《夜鶯的星》、《廟會的晚上》《滑床山的熊》……

《滑床山的熊》沒有寫完,井上有一就離開了人世,享年69歲。

すずむし

井上有一畢生的書寫創作發展脈絡可根據其作品特點權且分為七大時期:

第1時期1950年~1954年習作期

第2時期1955年 斷絕期

第3時期1956年~1959年愚徹期

第4時期1960年~1965年混沌期

第5時期1966年~1969年簡明期

第6時期1970年~1981年變異期

第7時期1982年~1985年絕筆期

十牛圖——序九 碳棒

他曾說「沒有比書法家自以為壟斷著書法更滑稽可笑的事。書法是萬人的!解放書法!書法家,放下你的幌子吧。人人必須是書法家。書法家,赤條條來吧。豁出去擯棄一切,作一個人重新起步吧。我首先,要向我自己這樣大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第一網 的精彩文章:

看了他的小楷字,手癢難耐,只想動筆!
蔡襄《暑熱帖》:「解熱」書法!

TAG:書法第一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