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洪秀全在天京坐64人抬的轎子,曾國藩卻訓斥兒子坐四抬轎子

洪秀全在天京坐64人抬的轎子,曾國藩卻訓斥兒子坐四抬轎子

小珏說歷史——《曾國藩及湘軍》系列九十四 請勿轉載

在電視劇中,彷彿古代的官員出行都是坐轎子。其實,轎子也算一種奢侈的交通工具,並不是人人都坐得起的。就拿最普通的轎子來說,本身並不算貴,但至少要有兩個人抬。兩個人抬轎子太累,一般都會要輪換,不可能讓轎夫休息好了再抬,因此要準備兩個人輪換,這就需要有四個轎夫。

也就是說,如果都是抬著轎子出門,家中至少要養活四個轎夫,這還不算開道的。因此,在古代,最廣泛的交通工具還是各種畜力車。然而,在封建社會之中,自然有人聚斂了大量的財富,或者掌控了巨大的權力。對於這些人來說,兩抬轎子根本無法滿足他們,因此就有四抬轎、八台轎甚至十六台轎子。

按照實用性來說,四抬、八抬、十六抬並沒有什麼不同,只不過是坐轎子人講究排場,愛炫耀,想突出自己與眾不同的地位罷了。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那些窮苦出身的將領們的生活迅速墮落下來,驕奢淫逸一點都不亞於他們所反對的清廷。就拿東王楊秀清來說,他坐的竟然是48抬大轎。

明朝的時候,首輔張居正坐的是三十六抬大轎,已經為人詬病。楊秀清的更牛氣,他的轎子是四十八個人抬。別以為這四十八人就會很輕鬆,他的轎子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是他休息的起居室,下層相當於會議室。其他將領與楊秀清的很多決議,就是在這流動的官署之中完成的。

天氣熱的時候,轎子上面還會放置玻璃缸,裡面裝上涼水,以降低轎子內部的溫度。興緻所至之時,玻璃缸內還要養上金魚,供東王在閑暇之餘玩賞。

這些還不算,曾國藩的密探告訴他,楊秀清出場的時候,不僅僅是前呼後擁可以形容。在他這四十八抬大轎出行之前,就有盛大的儀仗隊,開路要用三十六節的長龍燈,再加上街牌、各種旗幟、各種燈具、各種傘具兩百對之後,東王的大轎才緩緩走在中間。此後還有殿後的令旗、鑼鼓隊等等。這還不包括大量的騎兵、步兵等組成的護衛。

這些消息聽得曾國藩一驚一乍的,東王尚且這麼豪奢,那地位更高的天王洪秀全會是怎麼樣呢?

很遺憾,探子沒有得到過洪秀全的消息,洪秀全自從進入南京之後,就躲在龐大的天王府中,再也不肯出來。唯一一次露面,還是去東王府去探望了一次病中的楊秀清。曾國藩一直在琢磨,這對手到底在折騰什麼搞什麼鬼?

探子可能沒有看到,其實洪秀全的轎子確實更加氣派,那是六十四人抬得黃龍大轎。其實就出現過兩次,還是進城和探病的時候。太平天國的領袖們,就是以這種方式告訴自己的子民,他們獨特的身份和地位。

也許,曾國藩對於洪秀全、楊秀清坐轎子這些小事,都只是聽聽罷了,沒有當回事,畢竟影響不了戰局。但是,他卻對自己的兒子為了坐轎子的事情大發雷霆。

按照規矩,篾結轎是人人可以坐的,只要花點錢可以僱傭。然而呢轎就不一樣了。二品以上的官員可以坐綠呢轎,三品以下的坐藍呢轎,沒有官職的富人,則是坐黑呢轎。他聽說兒子曾紀澤,居然氣派地坐起了四抬大轎,不由大怒。

他寫信告訴曾紀澤,自己當時辦團練的時候,是正二品侍郎虛銜,完全可以坐綠呢轎,然而他當時有孝在身,都嚴格要求自己,以葛巾布衣的形象出入各種場合。現在家中確實發達了,你們子侄怎麼可以如此奢侈?

曾國藩還寫信告訴在家中管事的弟弟曾國潢,曾紀澤絕對不可以坐四抬大轎,還質問曾國潢為何不約束子侄:

即如四轎一事,家中坐者太多,聞紀澤亦坐四橋,此斷不可,弟曷不嚴加教責?

不過,當時湘軍走出來的那一批將領,確實吃苦耐勞也保持了良好的作風,就如同曾國藩自己在書信中所說,當時湖南已經有四位總督,但沒聽說過誰家的子侄坐四抬大轎。曾紀澤在父親眼中,可謂開了一個先河,怎麼能不惹得他生氣。

喜歡請點擊關注,每天帶給你有趣的歷史故事。

參考資料:《曾國藩傳》、《曾國藩家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敵軍騎兵驍勇,良馬雄壯,守將大喜:趕緊牽五百匹母馬出城
兩個大臣拒絕陪國君喝酒,一個受到禮敬,一個卻被辭退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