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臣當上宰相後,馬上除掉了一個鄉下女孩,為此苦苦等待17年
在古代封建社會,除了至高無上的皇帝,權利最大的當數大臣之首的宰相了(清朝的大學士除外,在滿清皇帝眼中,每個人都是低人一等的奴才)。而想成為一朝宰相,除了需要才學過人,經驗豐富外,自身的修養與氣度也是必不可少的條件。今天臉譜君要為大家介紹的這位宰相,就是大名鼎鼎的一代名臣司馬光。
提起司馬光,最讓大家熟悉的肯定是他小時候機智的「砸缸」故事了。而司馬光不僅小時候聰慧機敏,長大後的成績也是相當了不起。不僅為官清廉,而且在政務上也是勤勤懇懇,治理有方,深受百姓的愛戴。司馬光在文史學方面也堪稱一代大家,主持編纂了曠世巨作《資治通鑒》。死後還被皇帝贈與了文臣的最高謚號「文正」。可謂一代完人。
而就是這樣一位心繫天下,胸襟寬廣的一代名臣,卻在剛當上宰相不久,就下令處死了一位鄉下女子,到底是何種冤讎,讓堂堂一國首輔要和一個鄉野村婦過不去呢?其實事情遠不是那麼簡單的。要弄清這個問題還要從司馬光還沒當宰相時說起。
話說此時宋神宗趙頊剛剛繼位,正是朝氣蓬勃,銳利進取的時候。為了更快的見到效果,宋神宗拜思想同樣激進的王安石為宰相,開始了一系列的創新與改革。而作為保守派代表的司馬光,對王安石的變法改革一直抱有懷疑和反對的態度。尤其是王安石的「青苗法」,一經頒布,就遭到了司馬光的強烈反對,這也加深了二人之間的矛盾。
而就在此時,登州發生了一起少女殺父未遂案。其實這個案情並不複雜,主要說的就是有一個農家女子,名叫阿雲,自幼父親就去世了,她和母親一起相依為命。可惜不久,她的母親也因病離開了人世。還在為母親守孝的阿雲卻被自己的叔叔強行嫁給了村裡的一個光棍,而且此人不僅年老,還相貌醜陋。所以年幼的阿雲堅決不肯同意。
但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存在法律效力的。阿雲父母雙亡,她的叔叔自然有權利將她許配給任何人。但不甘如此受辱的愛雲,有一天趁著這個光棍熟睡,用刀向他連砍了十幾刀。因為阿雲力氣小,而且心中緊張的緣故,卻只隔斷了光棍的一根手指。
這個光棍不想就這樣放過阿雲,於是就報了官。因為案情簡單,阿雲也如實供述了實情,所以縣官很快就以謀殺親夫的罪名判處了阿雲死刑,並上報了知府。知府又上報了刑部。最後由刑部報給了中央,讓皇帝最終定奪。但在上報的過程中卻分成了意見不同的兩派。
以王安石為首的大理寺一派的觀點是:當時阿雲正在為母親守孝,守孝期間是不允許結婚的,所以婚姻無效,阿雲不算是謀殺親夫。而司馬光代表的刑部一派卻認為案情十分清楚,阿雲與那個光棍已經是事實上的夫妻了,所以仍要求按謀殺親夫罪判處阿雲死刑。
兩派之間各執一詞,逐漸從案件本身演變成了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間的黨爭上來。而夾雜中間的宋神宗當時更傾向於激進的王安石一派,於是並沒有處死阿雲,沒過幾年宋神宗大赦天下,阿雲就這樣恢復了自由之身。司馬光也因此失望透頂,從此潛心編寫《資治通鑒》,不再過問朝廷中事了。
一轉眼17年過去了,宋神宗和王安石相繼離世,年僅七旬的司馬光終於有機會一展抱負,並成為了宰相。當了宰相以後,司馬光對17年前阿雲的那件案子一直耿耿於懷,於是下令重審此案,並按謀殺親夫的罪名處死了阿雲。而阿雲的死也標誌著王安石努力一生的變法事業宣告失敗。


※賢明宰相遇到任性皇帝,干3個人的活還不准他辭職,於是不告而別
※水滸傳中稱得上英雄的5位好漢,第一無爭議,其中一人生不逢時
TAG:臉譜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