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培養未來人才新思維打造 屬於每一個人的「終身幼兒園」

培養未來人才新思維打造 屬於每一個人的「終身幼兒園」

2018年6月28-30日,以「成長型思維」為主題的2018園長成長國際論壇(中國行 杭州)在杭州如期舉行,本次論壇分為主旨論壇(成長型思維)、瑞吉歐教育專場、國際化課程與園本特色課程專場、教師發展與經營管理專場四大板塊,論壇邀請了57位海內外嘉賓,吸引來自全國1200名園長/老師參與。

2018園長成長國際論壇會議現場

2018園長成長國際論壇會議現場

2018園長成長國際論壇會議現場

2018年10月園長成長國際論壇(中國行 武漢)將以「學習的領導者」為主題,為大家帶來更精彩的內容。

演講嘉

賓介紹

DAY/28

培養未來人才新思維打造

屬於每一個人的「終身幼兒園」

蘇仰志

演講嘉賓簡介:

美國匹茲堡州立大學 繪畫與影像科技 碩士學位

奧茲藝術顧問執行長與雜學校創辦人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造型藝術研究所 碩士畢業

孩子們的地瓜老師,立志當藝術家,卻意外成為不太乖的連續創業家

以下為嘉賓演講內容

大家早,我叫蘇仰志,大家都叫蘇校。(音),因為我在台灣創辦了一家全台灣最大的學校,是以城市為單位,看這張照片就知道我專門化腐朽為神奇,特別跟本人不一樣。我是從小想要當藝術家,所以一直在做藝術,到大學教書覺得很無聊,就變成了連續創業家,所以我一直在創業中探索,現在也做了很多事情。

最會做得大概就是所謂的策展,我基本上把策展做得非常有影響力,所以下面有一個數字是我做了一個策展,跟教育有關,是教育內容的策展,變成也是全台灣一個最大的展覽,這個以教育為內容的展線上累積點擊1.1億,這不是動漫展。

這是我的孩子,他是幼兒園中班。我在思考一件事情,他到我這個年紀剛好是2050年,我就在思考,做人文都很喜歡想一件事情,2050年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我想不太出來,但是我也不知道我要怎麼去教他面對那個2050年的未來。

所以我每次都會問自己到底我要教他什麼樣的事情?所以這個是我最常問的,如果有三件能力,三個事情是最重要的,我到底要教他什麼?這個也回應給每一個園長,就是我們如果要教三件事,到底哪三件最重要。當然我整個PPT會講我認為最重要的三件事。

嘉賓部分PPT分享

我相信各位應該都知道,我們代表的教育界叫非認知能力?什麼叫非認知能力呢?這個叫恆毅力這個是在幫助每個孩子成功裡面提的,你知道每一個成功人士,我們現在希望孩子成功,每個成功人士是不是你的認知能力要多少,關鍵都在所有的非認知能力。像我有一個叫樂觀、好奇,這些事情其實毋庸置疑,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清楚。如何培養非認知能力?這對我來講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在台灣很多學校,谷歌百度查得到是不能教的,因為教他幹嗎,我都可以查的出來。在這個動機,包括還有堅持,這些能力其實我覺得在我做藝術過程當中,我也體會到這件事情。時間的關係,我本來想要教你們畫一張畫,10秒鐘。我在世界各地演講的時候請每一個人畫一棵樹,我看到80%以上樹榦都長這樣子,不會差太多,時間關係我沒辦法教你們畫了,可是這個就是剛剛我們徐老師講的,為什麼樹枝長這樣?你們據去外面,這就是我們認為對的事情,我不知道樹是怎麼長出來的,我一直找不到原因,但是我跟各位講,我們在教育的時候常常覺得這個是對的,應該要這樣子它才能怎麼樣,其實這個跟這個樹的概念是一模一樣的。

這個是在我台灣,我稱它為當代藝術中心小朋友畫的樹,我覺得畫的特別好。我稱它為當代藝術教育中心,其實我分享一個故事,最小的那個孩子小男生,他大概將近4歲,然後他學了一個月以後,媽媽跑過來跟我講說我的孩子沒有進步,我很難過,什麼是進步?他才三歲半,她說我覺得他可以畫的更好,可是他跑去對面有一件稱為傳統畫室,因為他那邊學了半年,得了世界兒童比賽的銀牌,我覺得特別的開心,可是這個小孩子畫的非常棒,但是那個比賽後來我去參加他的領獎典禮,結果他穿著西裝我們找到他的畫在他的畫面前拍照的時候,他講了一句話,我到現在都記住。他說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這張畫不是我畫的,我不知道你們知道這個意思,這張畫是老師改過的而且改到他根本不認識這張畫是他的,我特別揪心,揪心的點是在老師、爸爸媽媽基本上告訴他這就是你的畫,我不知道在藝術教育裡面,這個已經不叫教育了,這個叫黑心、詐騙,我不太清楚。

我再給你們分享一個,這是我18到21歲的孩子畫的,你們有沒有開始覺得這間當代藝術教育中心不太吸引人,18歲畫成這個樣子,這是我一個很有名的課程,我們花了24堂課去畫一條線,第一堂課是叫做忘掉你所學去畫一條線,各位先在腦子裡想一下什麼叫忘掉你所學來畫一條線,所以我的課基本上很多家長說為什麼你們都不畫畫,都清談,因為我們在辯證,18歲的孩子會說老師我用腳來畫一條線可以嗎,我說不行,因為你畫那個線基本會有非常好的運動能力才畫的出來,所以有一個孩子拿著一疊紙在馬路上撒出,讓汽車碾壓過去,他拿過來說老師這是我忘掉所學畫的一條線,我說不,他很驚訝為什麼,我說因為你在拿取的時間非常的精準,因為你讓它壓過去你就拿回來了,這是有技術含量的。所以光畫一條線,這件事情就可以搞到48個小時,這其實最接近藝術教育,因為它不是在畫一棵樹,在描述一個大家社會價值裡面覺得這個是畫的好的,第一個最重要的能力就是面對未來的創造力。

嘉賓部分PPT分享

有拍過這張畫的請舉手。這個是美國的藝術家1969年畫的,在20世紀藝術史裡面出現的。2015年紐約蘇富比拍賣,重點不是賣的多貴,重點是這件作品,通常這件作品給孩子們看,孩子們說老師我也會畫的,我說孩子你知道嗎,這個人畫了一輩子,孩子就嚇到,我說你先畫兩個月試試看,他說好吧,然後他真的去畫了,他就每天畫,後來他受不了了,藝術是騙得了別人,騙不了自己。

快速講一下,我不知道各位現在看到上面的一些英文字大家都懂了,這是我們中心最紅的一些字,我們現在面臨一個什麼年代?叫指數型成長的年代,什麼叫指數型?1994年,發明了一個HTML,基於網路的語言,一開始發明的時候是這樣的,現在2018年成長到我們現在很難去講這件事情,但是我現在告訴各位的是,你們上面看到的字大概基本上就是1994年的HTML,他又開啟了另外一個很大的世界。我剛剛講這樣的世界連我在創業圈,我都已經快跟不上了,孩子到底要怎麼辦?在這個環境裡面,到底我要教他什麼?

第二件最重要的事情,叫自主學習能力。這個是我同事,他現在87歲了,很潮。今天的主題叫成長型思維,人生的幼稚園,其實我覺得我們包括創業也好,包括現在工作也好,我們生了孩子也好,每個階段都在探索和學習,這個能力很重要,指數型變化的時代來了,你每天必須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且是自動自發的這件事情。

再跟各位分享一個觀念,這個斯坦福他們最近在提倡用設計師去做改變社會的事情。這邊提出一個觀念,就是社會創新跟社會影響力。我想跟各位分享的是我在做得事情,因為我認為教育是被社會整個結構所影響,我們認為的文化,我們認為的語言,我們認為對的事情都是社會給我的,當我們改變社會的價值跟理念的時候,所有價值才會改變。舉個例子,如果每個家長都認為考試成績不是重要的,你認為考試還會存在嗎,我不認為,但是重點是每個人都覺得應該要這樣子,所以以後才會成功,才會翻轉他的人生。他提這個概念不是要嚇大家,他說「school is over 2050」,這個是聯合國科教文組織2014年提了一個有趣的概念,學習型城市,你把整個城市當做一個學校,不管是政府單位,不管是民間,企業家,甚至到家庭都是一個學習,都是一個學習型心態,這個很酷,動用各種資源去做各種的學習,這個東西時間的關係沒辦法多談。

2018園長成長國際論壇會議現場

什麼叫社會影響力?我補充一下,社會影響力是當我們都被改變心裏面價值的時候,它會產生一個社會影響,我剛剛講說我們都被社會所影響,所以我相信一件事情,就是集重人之力是可以改變世界的,這個在世界上其實有很多的案例,但是用現在的社區媒體跟現在的邏輯上我們要怎麼樣去改變,這個就是我在台灣的學校,你可以看到這類學校非常特別,是一個城市的臨時學校,是快閃,基本上只有7天,在台北市我們三天聚集快6萬人,一起在這個學校學習,這個學校可以移到不同的城市,希望明天可以有機會來大陸的城市,我們來玩一個這個事情,我們在談教育的時候,認為有時候有點太嚴肅,你知道教育可以一起來玩就像幼稚園一樣,每個人其實都是一個孩子,這個其實有瑞吉歐的概念,很多角度的學習,特別好玩,我們把教育拉下來跟文化藝術、跟民眾產生關係。這是我們那時候的樣子,所以我認為我們如果有機會讓教育學習這件事情每一個人都產生很多的互動跟關係的時候,這件事情就有機會往好的地方走。為什麼大家對教育這麼有興趣,後來發現其實每個人都有自我實現的渴望,這個自我實現的渴望其實在孩子的時候就有了,只是我們一直被社會的價值,或者被各種的框架壓抑住,當這個地方可以讓你去找這個時候,這個地方就特別迷人。

剛才講的學習型城市這件事情,它還有一件事情,它透過各種資源的結合,去影響產官學研界,我做這間學校的老師是全亞洲華人地區各個在做創新教育的單位,老師、個人或項目,或基金會,我把它聚集在一起,每個單位就是一個教師,體驗式的學習,大家覺得教育應該要更多選擇,更多元,因為我們的孩子每個都不一樣,可是很抱歉現在的教育方式沒什麼可以選擇的,我們現在教育方式不太有太多多元或者有趣的方式。

最後三張我也跟各位分享一下,我剛剛講的三件事情很重要,但是影響人的一生,這是一個濱州的心理學家規劃的,有三件事,第一個叫基因,我們與身俱來叫基因。第二個外在環境,第三個我自己的選擇跟行動。請問一下各位你們知道這三個,一個人可以在社會上成功,基因可以佔百分之多少?50%,這句話說明了什麼,這句話說明我們其實常常在探究外在的世界,我們很少探究自己,孩子也是,眼睛打開是往外看。怎麼樣探索自己呢?勇敢做各種嘗試,各種環境,基因佔50%,因為生下來我們就有獨特的天賦。外在的環境佔10%,所我們自己的選擇佔40%,但是我們其實都會推給外在環境,但是我們90%我們該怎麼樣給孩子做更好的行動。

嘉賓部分PPT分享

最後我希望跟各位分享我剛剛講的能力,第一個創造力怎麼培養,非認知能力的創造力。第二,持續自主學習能力。持續的自主學習能力,我希望創造一個環境都想一個幼兒園,所以各位園長們,想要在城市裡面當一個幼兒園的園長,每個人剛剛說基因佔到50%,每個人應該都在生命的不同階段持續的探索自己,持續的去字一些事情,像孩子一樣,我們天生是勇敢的,我們天生愛嘗試事情,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我們開始不敢做什麼,不敢做什麼,我們害怕失去什麼,我們縱酒的終點一樣的,我們每個人都會死去,我告訴我的孩子你喜歡做什麼,你勇敢去做,在幼稚園的時候那份好心的初心,我不知道因為各位是園長,我在高等教育高中我慢慢的很少看老,尤其在畢業了以後。這個就是我講的社會性的幼稚園,終身學習的幼稚園,所以最後一張,這裡面有三個元素,share,我們要想像,我們要探索,最後一個我認為是最關鍵,也是給孩子第三個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勇敢,如果他在他的一生中遇到每個挑戰都可以勇敢的衝過去,像藝術創作一樣,藝術創作有一個最重要的本質叫當真,我們做什麼事情是用命跟你拼的,如果他有當真的姿態,他可以去探索,去開啟他對生命的想像,如果每一個人都可以做這樣的事情,對我來講很重要。

嘉賓部分PPT分享

最後我希望分享一句話,一個夢想對一個人來講就是一個夢,但是對一群人都在做夢的人就是一個真實,希望各位園長我們一起做夢,一起改變教育,讓我們的夢想變成真實。

2018.7.8 園長成長國際論壇組委會

更多內容 情景期待

園長成長國際論壇 中國行 武漢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園薈LEARNING 的精彩文章:

新時代,兒童與成長型思維

TAG:名園薈LEARN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