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信百信銀行陳龍強:什麼是好的金融科技創新?

中信百信銀行陳龍強:什麼是好的金融科技創新?

導讀:2018年7月6日下午,《中國金融科技運行報告(2018)》發布暨《金融科技青年論文選集(2018)》徵集啟動儀式在京隆重舉行。會議由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辦,中國支付清算協會金融科技專業委員會、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作為支持單位,金融科技50人論壇、騰訊研究院共同承辦。中信百信銀行戰略發展部總經理陳龍強出席本次活動並發表演講。

陳龍強 / 中信百信銀行戰略發展部總經理

陳龍強就「什麼是好的金融科技創新?金融科技如何與服務實體經濟相結合?」談了三點意見。第一,樹立正確的金融價值觀。第二,金融科技創新要聚焦在降本增效。第三,互聯網銀行如何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以下為陳龍強發言實錄整理:(經本人審核,不代表機構或論壇觀點)

陳龍強:什麼是好的金融科技創新?金融科技如何與服務實體經濟相結合?我謹代表個人談三點意見。

第一,樹立正確的金融價值觀。我們不需要討論有沒有風險,而是在經營和監管風險的基礎上,看金融能不能有效的服務實體經濟。這是基本的金融價值觀。金融是存在風險和回報的滯後性,只要提供金融服務,就一定有風險的存在,正確姿勢是管理風險而非杜絕風險。我們有必要將金融創新回歸到服務實體經濟,回歸到真實的需求。這個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實際上很多的討論,要麼集中在消滅風險,或者懼怕風險,出現惜貸和嫌貧愛富的現象。所以,就風險而談風險,容易脫離業務的本質,這在邏輯上是不完整的。其實風險源分布在投資者、融資者和金融中介,理想的結果是有效甄別風險,大家同時承擔投融資的風險和收益。

第二,金融科技創新要聚焦在降本增效。人們往往對陌生的技術過度解讀,對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慧賦予了無所不能的標籤。今天我更願意界定一下金融科技的核心戰場,我認為有三支力量最有代表性,一個是金融科技公司的崛起。以螞蟻金服和京東金融為代表的獨角獸公司,開始就對傳統金融形成了非常大的競爭壓力和監管壓力,在強監管的情況下,競爭格局才由競轉合。當然這幾個公司是比較典型的降本增效案例,往往幾千人的公司就服務了數億的互聯網客群。第二個是傳統商業銀行的轉型。在這波金融科技浪潮,傳統銀行是恐慌的,尤其小銀行資方化很嚴重。但是銀行自身有資金和合規的優勢,試圖通過建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像建行、光大、民生,來尋求突破,這是有益的嘗試,我個人判斷這支力量雖然不可忽視,但是肯定有更長遠的路要走。第三支力量,是正在興起的互聯網銀行。從現實看,微眾銀行、百信銀行等新興互聯網銀行,已經形成了一個勢頭。這類銀行有幾個共性,一是發展普惠金融為使命的新興銀行,二是具備互聯網和金融的雙重屬性,三是具有獨佔的股東資源。他們可以直接對標金融科技公司,像我們創立之初就定位為有銀行牌照的金融科技公司。因為沒有歷史包袱,金融科技起點高,運營成本低,所以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也被廣泛的寄予銀行轉型發展的厚望,還可能改變資本市場對傳統銀行的傳統估值邏輯。

第三,服務實體經濟要抓痛點、送甜點。以小微企業為例,傳統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到底有什麼痛點?互聯網銀行如何服務實體經濟。個人理解有三個痛點。一是體制機制的痛點,領導要干,但是缺乏內生的激勵,只有自上而下的命令是走不通的。二是邊際成本比較高,小銀行基本靠幾家大型企業對公業務養著,想服務10萬+的小微企業是不可想像的。三是缺乏真正以信用為基礎的風險定價模型。我們國家在產業組織形式上還沒有形成大量的中小微企業服務大型企業的產業結構,商業銀行要識別小微企業的貸款風險就存在很大的風險。

而新興互聯網銀行,首先在體制機制方面就有得天獨厚的市場化優勢,有比較大的包容和創新的空間,聽得到市場上炮火的聲音,看得清用戶的真實需求。其次通過組織變革和科技投入,實現真正的降本增效。以百信銀行為例,我們有一半以上的員工都是科技和數據人員,營銷人員很少。我們的戰略叫「智能銀行即服務」,把我們的銀行服務潛入高頻場景中去,就要求我們在用戶層做得特別薄,通過APP、H5、微信或小程序,7X24小時都可以高效服務多場景下的海量用戶。但同時我們把底層做得特別厚,主要通過金融私有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把產品標準化做到服務個性化。我們開業至今7個月左右時間,已經服務了超過400萬的用戶,這在傳統銀行是幾乎不可想像的。這400多萬用戶裡面,我們通過大數據技術、結合工商等數據進行客戶畫像分析,驚喜地發現,裡面包括好幾萬的小小微自僱人士,雖然我們給的信用貸款還比較小,就像小甜點一樣,但我們服務很靈活、很及時,也不用任何抵押物,未來我們也會不斷的送上小甜點,滿足他們更多的金融需求。

所以,我們看到金融科技主戰場在開始發生變化,金融服務方式也在發生變化,雖然說拐點還沒有來,我想一定會來,而且可能不會太久。謝謝!

「金融科技50人論壇」(CFT50)於2017年4月22日在北京發布成立。CFT50匯聚了國內金融科技一線的監管層人士、專家學者和企業領袖,共同探究前沿課題、促進產業實踐,為中國金融科技的發展貢獻力量。論壇緊密圍繞國家金融發展戰略與市場趨勢,努力建設成為服務於「政產學研用」的優秀金融科技學術平台,並積極推動金融科技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協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科技研究 的精彩文章:

金融科技法律政策周報2018年第11期

TAG:金融科技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