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米成功上市:用戶信仰的勝利

小米成功上市:用戶信仰的勝利

1969年出生的雷軍,在即將知天命的年紀終於迎來了專屬於他的絕對高光時刻。他在2010年創立的小米,在時隔八年的7月9日登陸香港聯交所,IPO發行價17元港幣,估值543億美元。

儘管開盤後遭遇破發,跌幅超2%,但躋身有史以來全球科技股前三大IPO,小米上市依舊書寫了留名歷史的新篇,何況它代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上市的第一股、香港資本市場首家「同股不同權」創新試點、創中國製造企業市值紀錄……這裡的每一筆都值得大書特書。

雷軍的激動溢於言表,在上市前一天他發布的內部信中,小米過去八年的經歷的風雨、起落,涅槃時刻、真金時刻似乎都在眼前重演。「誰也沒想到,這家不起眼的小公司,此後實現了史詩般光輝的創業歷程。」雷軍寫道。

的確,世界會默默獎賞勤奮厚道的人。「上過岸又下海」的雷軍,以他在互聯網前期摸爬滾打的歷練和出走金山後作天使投資人時的視野鍛造了小米,20年的「工齡」貼在他身上最顯著的標籤卻是「超級勞模」。但持之以恆的勤奮並不足以支持成功,不斷創新和挑戰傳統是讓雷軍率領小米走到今天,成為標杆企業的馬達。

在5月3日小米提供的招股說明書中,其定義自己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體和IoT(物聯網)平台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商業模式是「鐵人三項」:硬體、互聯網服務和線上線下的新零售。但小米最深度的創新,是它打造了一個「生態閉環」:找到最好的成本結構,實現最高的效率,把用戶黏在身邊。

正如雷軍所言,如果100年後人們評價小米,我希望他們認為小米最大的價值並不是賣出了多少設備,賺回了多少利潤。而是我們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探索實踐了商業的終結形態——與用戶做朋友,實現商業價值與用戶價值最大程度的統一,證明了靠銳意創新的勇氣、持之以恆的勤奮、踏踏實實的厚道就能夠成功。

所以無論是用MIUI切入移動互聯網市場,讓硬體產品貼近成本定價,還是宣布硬體綜合凈利潤率不超過5%……通過這些舉措,小米杜絕了對高毛利的貪戀,用厚道的真心換真情,把用戶信仰做成KPI,也才讓用戶偏好決定商業範圍,用群眾基礎打地基建立起龐大又不斷更新的生態帝國。「這八年中,在我們的參與和推動之下,中國的山寨機已被徹底消滅;中國智能手機、智能硬體品質越來越好、價格越來越便宜,並在全球強勢崛起;對設計和體驗的重視,深入人心;移動互聯網應用迅速普及,深入滲透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小米也成為了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機廠商,通過生態鏈產品改變了100多個行業,全面推動了商業效率的提升,進入全球74個國家和地區,建起了全球最大的消費物聯網平台。不僅是手機,小米電視也已經拿下了中國第一,小米手環、移動電源、平衡車等也斬獲了十多個第一,在眾多領域一次又一次證明了『小米模式』的先進性。」雷軍對這份功勛顯然分外看重。

談及未來,雷軍深知堅持和用戶交朋友,堅持做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好產品這一內核的不可動搖,而他也知道,在消費環境越來越凈化,消費者越來越理性的當下,小米還需要堅持的是將創新和品質並舉。「創新決定我們能飛得有多高,而品質能決定我們走得有多遠,品質永遠是我們生命線。我們將矢志不渝地在全球打造廣受尊重的中國品牌。」

(國際商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商報 的精彩文章:

去哪兒北京第一批9家線下門店開業

TAG:國際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