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益謙的瘋狂造富故事

劉益謙的瘋狂造富故事

文 / 華商韜略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個瘋狂造富的年代。那時,國內資本市場初步開放,各方面尚不完善,規則的漏洞、投資者的盲目……這些產於時代的諸多因素最終成就了一大批財富神話。

被稱為「中國巴菲特」的劉益謙就是這一大批神話締造者中的一員。

上世紀80年代末,劉益謙邁出了投資的第一步,買賣國債。那時候,國債發行困難、流通性低,雖然利率高達10%,但是沒人願意買。銀行只好打折促銷,最低時打到七折。劉益謙算了一筆賬,一張100元的國債,利息加折扣一年下來就變成了140元,能獲得40%的收益。這筆賬讓他開了竅,大筆買入國庫券的同時,劉益謙也懂了資本市場錢生錢的道理,相較以前的辛苦錢,資本市場才是他大展拳腳的真正戰場。

買了國債後,劉益謙又馬上涉足股票市場,並且真正體會到了資本的魔力。1990年,他以每股100元的價格買入100股「豫園商城」,當股價漲到400元時,連豫園商場的公司老總都認為不值這個價。

那是一個瘋狂的年代,寥寥可數的股票與諸多希望一夜暴富的投資者,一起將股價推向了不合理的高峰。劉益謙洞悉人性,一直長捂豫園的股票不放,直到1992年5月,其價格衝上1萬多元後才拋出,這筆投資,讓他凈賺了近100萬元。

股市的瘋狂,徹底打開了劉益謙的視野,而炒股票認購則成為他積累億萬身家過程中關鍵一役。

90年代初,上海證券交易所剛剛成立,因股票供不應求,形成了粥少僧多、有價無市的局面。針對此,人民銀行決定發行股票認購證,憑認購證搖號中籤認購。

1992年,上海發行股票認購證後,很快就出現了炒賣認購證的狂潮,劉益謙也加入了炒賣的行列。

當時,大多數參與者只希望通過炒作賺取差價,但劉益謙經過市場調研和計算後發現:中籤率約為10.3%,即理論上100張認購證會有10張中籤。當時成本為3000元的百張認購證,最高被炒至1.9萬元。而若有10張中籤,按照3萬每張的預估價,轉手便是30萬元!

於是,劉益謙選擇在搖號前兩天以每百張20050元的高價大量收購,並與賣家約定在搖號日交款。最終,每張中籤的認購炒到了3萬元,劉益謙花20萬元買的1000張認購證,至少中了100張,價值300萬元。

依靠這種零風險的做法,劉益謙演繹了那個瘋狂年代中,最激動人心的造富故事。而且這場瘋狂的時代過後,他並沒有像這其中大部分人一樣,在資本市場規範之後便迅速「凋零」。而且還邁著與時俱進的步伐,用一次次的成功將自己的財富送上新的台階,讓一個緣起於20多年前的創富神話延續至今。有人說,如果一次兩次的成功是幸運,那這麼多年的持續成功則只能證明劉益謙確實有投資的天分。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商韜略 的精彩文章:

茅台1000,郎酒800,兩大醬香酒一起幹了件好事情
夠狠,韓國人當年是如何成為存儲器霸主的

TAG:華商韜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