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現代軍艦艦艏下方圓球狀凸起是什麼東西?二戰曾幫助美國立下大功

現代軍艦艦艏下方圓球狀凸起是什麼東西?二戰曾幫助美國立下大功

【軍武次位面】作者:騎豬騎士

二戰中,美國研發了QC、QGA、QDA、QGB等多型艦殼聲納,為大西洋反潛戰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有效保證了大西洋航線的暢通。二戰中積累的先進的聲納技術和水聲科學,為美國戰後的聲納發展奠定了基礎。

20世紀四十年代末,美國海軍開始裝備SQS-4聲納。SQS-4聲納包括音頻放大器、距離方位指示器、接受掃描儀和信號數據轉換等設備,安裝在艦船底部。聲納採用圓柱形基陣,換能器直徑1.2或1.5米,可以使用主被動兩種工作方式進行全向搜索和定向跟蹤,最初工作頻率為15kHz,發射電功率為800W,作用距離1海里,該聲納大量裝備美國戰後初期的水面艦艇。SQS-4聲納具有劃時代意義,在該聲納的基礎上發展了SQS-10、SQS-17、SQS-23等多型聲納。

安裝有SQS-4聲納的驅逐艦

由SQS-4發展了SQS-10和SQS-17聲納。SQS-10聲納是一種進程回聲測距聲納,最大作用距離達到了3海里。SQS-17聲納由EDO公司研發,是一種裝備小型艦艇的掃描聲納,掃描頻率為每分鐘3500轉,24根板條基陣直徑48.3厘米,安裝在直徑254厘米的圓柱形聲納罩中,僅全向發射一種工作方式。

SQS-23聲納是美國第一步用於水面艦艇的遠程聲納,採用了低頻、大功率和新的信號處理技術。發射頻率5kHz,發射聲源級達到了140~150dB該聲納採用大型圓柱形基陣,直徑2.5米,高1.5米,質量達到了6噸,由432塊水聽器組成。起初,SQS-23聲納安裝在距離艦艏30多米出的大型導流罩內。在使用中發現,由於導流罩太大,對艦艇的航速和機動性產生的影響太大,就把聲納移到艦艏,採用球鼻艏設計,開創了安裝在艦艏的全新方法。

SQS-23聲納

由於SQS-4和SQS-23的信號只能在直達聲道中傳播,無法利用海低反射和匯聚區探測更遠距離的目標。1955年,美國水聲研究所在SQS-23的基礎上設計了SQS-26聲納,SQS-26聲納可以利用匯聚區對水下潛艇目標進行遠距離的探測和跟蹤。1960年完成了設計,1961年進行裝艦試驗,1964年開始裝備部隊。SQS-26聲納有576個換能器單元,垂直方向有8層,每層排列72個,發射級為晶體管設備,所需的電功率明顯下降。主動工作頻率為3.05~4.5kHz,發射聲源級140dB。SQS-23聲納由電子計算機控制,採用數字波束形成技術,可以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同時產生波束。SQS-26聲納的最大主動探測距離可以達到12海里,測距誤差達到了7.6米。

SQS-26聲納

美國在計劃建造斯普魯恩斯級大型導彈驅逐艦時,要求其配備性能更好的聲納設備,為了滿足需求,從1974財年開始,對SQS-26CX聲納進行了進一步改進,命名為SQS-53聲納。SQS-53A聲納大量採用固態電路,增加與MK-116反潛武器的數字介面。SQS-53B聲納進一步提高了數字化採用了精度更高的數字顯示系統,與艦載反潛作戰控制系統相連接,採用了7台AN/UYK-44計算機實現了全系統的數據處理,大量採用了集成電路和衛星組建,提高了模塊化程度,減小了體積,降低了重量,由37個機櫃減少到22給機櫃。SQS-53C將模擬式發射/接受分系統改為數字式,增強了主動式探測的性能、多目標跟蹤、主被動同時操作等能力。

SQS-53聲納

更多有趣好玩的軍事文章、視頻、圖片、電影、遊戲,請關注「軍武次位面」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次位面 的精彩文章:

同樣都在用輕坦,對岸卻還在玩古董,而我們卻已有了「新玩具」
世界最大口徑AK,威力堪比巴雷特的AK-50啥來頭?

TAG:軍武次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