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辭去世界五百強的工作,歷時三年,親手打造歸隱山林的理想生活

辭去世界五百強的工作,歷時三年,親手打造歸隱山林的理想生活

噼里啪啦的鍵盤遠去,編程遠去,

熬夜遠去,加班遠去。

拿起鋸子、墨斗、刨、尺子、斧子,

種下豌豆、紫蘇、柿子、木瓜和黃皮。

有一個木屋,開滿鮮花,看花開花落。屋子裡都是他親手製作出來的物件,它們彼此呼應,人生活其中,與這些物件朝夕相處。2015年,菁木辭去世界五百強的工作,到家鄉的山溝溝里建木工坊,現在又開了家民宿——菁木山舍。

冬天的萵筍,春夏之交的枇杷,夏天的黃皮,秋天的柿子,便是菁木現在的生活。

菁木憧憬著房子建好後爬滿爬山虎的景象,撿木頭,撿石頭,從一個世界500強軟體開發部的項目經理,成了泥工,瓦工,木工……

菁木每天下班後就挖木頭,然後在微博分享教程,再開淘寶店賣手作和工具。等到漸漸做木工收入到了可以養家糊口的程度,他終於向家人爭取了半年時光去追逐夢想。

很多時候我們喜歡手作,便是因為那些滴落的汗水裡凝結了故事,故事裡長出了生命。

菁木的木工坊很快就吸引了很多人,他們從天南海北聚集到青木集舍,跟著菁木老師學木工。咖啡店主、雜誌主編、心理諮詢師、公務員、警察、老師……各行各業。有人形容「青木集舍」是木工版的深夜食堂。主人菁木邂逅一群在城市生活迷失的人,用木工溫暖了他們。

而木作的靈感就更無窮無盡了。豌豆、蘑菇通通都變成勺子、盤子。靈感來自梵高《星空》的星軌托盤,或者用木頭做餅乾寓意食木充饑。中秋到了,用學員挖盤子剩的邊角料挖幾顆鵝蛋,喝酒的時候點上正好。慢慢菁木的磁場開始向外輻射,他開始影響越來越多人了。

「我很想把自己的一個經驗告訴大家,就是什麼事情都盡量親力親為,有不懂的馬上去學。」菁木說:「一定要成為多面手。」要會自己設計,會造房子,會寫文章,做公號,會拍照……比如最近菁木新開了一家民宿菁木山舍,民宿的改造是菁木一點一滴親手打造的。

建好的菁木山舍是個百花園。繡球、月季、薔薇、橘子花,水池裡水草已經繁茂,荷葉才露尖角。

民宿外觀保留著純樸的質感。春天瓦面長滿青苔,特別下著小雨的時候,瓦檐滴水的意境,感覺就回到小時候了。

太陽和月亮升起的時候,光就會從窗戶里照進來。

房間里沒有電視,只有風景。遠方山尖的雲是鬆軟的棉花糖,一邊泡澡一邊就能捕獲。

民宿也是個木作展覽館。凳子、盤子、衣架、床頭櫃、衣櫃、榻榻米上的小木馬、睡覺的大床都是木工手作。

菁木山舍的前身是修建於1968年的廣州85中學,已經廢棄多年。但菁舍建好後的一天,有個穿黃衣的婆婆來看,她曾是這的學生,畢業於1978年。巧的是,後來又來了個花衣服的婆婆,她的兒子也曾在這裡上學,並和黃衣婆婆是當年同學。當年的菁菁學子,如今已是滿頭白髮,學校也曾一度荒廢,從沒想過有一天竟還能故人重逢,就在當年學校門前。這些緣分和故事是菁木做民宿時所沒想過的。其實他原先只是想給木工坊的學生建一個學院宿舍。鄉村住宿條件差,很多城裡來的學生住不習慣,甚至有個學生凌晨逃到鎮上的酒店去,因為實在睡不著,渾身起疹子。

有山有水,有茶有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這大概就是理想生活的模板了。

鄉村生活,很多好出乎意料,但也很多壞觸不及防。比如蚊子,比如購物不方便,比如有時信號不好。就像木頭大多都是不完美的,或有結疤,或有裂紋。但木工里有個工序叫蝴蝶榫可以修,並由此形成獨特的美感。「人生沒有完美,努力去逃避,不如用心來修補。」

人生好玩的地方就在於很多生活的美妙藏在克服那些壞的過程里。這也便成了菁木做民宿的初衷。未來菁木想在民宿後山建一棟真正的木屋,每天就挖木頭,喝茶,跟朋友喝酒喝茶。那是他嚮往生活的終極狀態。

部分圖片來自公共網路

-END-

美好家園新媒體

呈現每一個你我都可以觸摸的家!

經典的家居裝飾案例 | 權威的專業園藝指導

精緻的生活方式理念 | 敏銳新潮的藝術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好家園雜誌 的精彩文章:

離群索居,她帶著海歸老公和孩子,在南宋小村建了棟民宿

TAG:美好家園雜誌 |